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8篇 |
免费 | 264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287篇 |
综合类 | 619篇 |
基础理论 | 157篇 |
污染及防治 | 50篇 |
评价与监测 | 253篇 |
社会与环境 | 94篇 |
灾害及防治 | 1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区的设置同城市扩展紧密相联,1985年以来掀起了办开发区热。通过遥感信息的解译,获取了城镇扩展和开发区的设置的数据,至1993年下半年,经过调整,开发区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成为经济发展的“窗口”与“示范”。 相似文献
902.
武汉市城区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和不可忽视。如何快速、有效地监测城市热场的分布和强度,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测地面热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利用武汉市地区的LANDSAl7 TM图像,对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灰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解译,并且采用IHS图像复合增强的方法得到了武汉市地面热场分布图。取得了很好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热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区域平均温度的分布由高到低为:旧型工业区-新型工业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城市地面结构对于区域温度有直接的影响;保护现有的水体和增加绿地的分布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此外还结合图像分析了热场分布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903.
可持续发展网络的作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61-65
可持续发展网络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网络系统。以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网络是调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这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网络建设不但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同地理信息科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同时也将促进地理信息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04.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对保障调水有重要意义。针对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变化较快、短期波动明显,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稳定调水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2000年3月~2015年10月逐月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近16 a来月际平均水域面积均超过400 km2,2~7月份为枯水期,8月份~翌年1月份为丰水期。按季节来看,夏季至秋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增大趋势,冬季至次年春季水库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同时水库水域在秋季波动最为剧烈,冬季较为平缓。自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受大坝加高蓄水影响,水库水域面积均维持在550 km2以上。水库的水位涨落形成的消落区主要集中在丹江水库北部、东部和汉江水库的西部。 相似文献
905.
如何确切的掌握降水的时空分布,对区域气候、水文和生态应用等至关重要。以藏北高原典型区为研究区,在大量地面实况降水观测数据与对长时间序列FY 2C 影像光谱特征和云图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卫星降水模拟参数特征集以刻画云降水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选用最值归一化方法对不同量纲云图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基于三层前向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卫星降水估算模型,用于该地域降水估算,并采用多指标体系分析模型的降水模拟精度。结果表明:静止气象卫星红外波段能较精确地揭示云的降水机理,较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监测云图的变化细节,并获取能够反映云图降水特征的降水模拟参数;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地刻画该地域卫星降水特征的非线性规律;三层前向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卫星降水估算模型的估算结果与雨量计实测值间的相关性可以达到0.57。模型估算结果系统性的低估偏小,预示着对该地域弱降水强度将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906.
李劲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16-218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滩地资源进行调查,可以直接准确地圈定滩地的范围及其土壤性质。本文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提出了长江滩地的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07.
基于遥感开展城市湿地资源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是当前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及研究区相关资料,监测了1987~2007年上海市湿地资源的变动情况,并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估算研究区1987~2007年湿地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1987~2007年间上海市湿地资源呈现不断退化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后退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稻田、河流、库塘、滩涂等湿地面积的显著减少;(2)1987~2007年上海市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其中河流、库塘、稻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滩涂、湖泊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上海湿地资源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的。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城市发展中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8.
利用混合水体指数模型(CIWI)提取滨海湿地水体的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滨海湿地区域光谱特性分析和背景信息的反射特点,对主要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将混合水体指数模型(CIWI)应用于TM遥感影像,针对滨海湿地区域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实验,并与近年得到广泛应用和承认的水体指数模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等进行比较。实验证明CIWI的区分度最高,水体与植被、水体与城镇、植被与城镇之间的区分度分别为505%、292%与267%;水体、植被、城镇像元之间的差异比NDWI和MNDWI增大,减少了混淆信息的影响,对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研究区的水体信息提取精度达到949%,实现了滨海湿地区域水体信息的准确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909.
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系统对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末安徽省各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的有4个市,为\"良\"的有12个市;\"十二五\"期间,各市等级均保持不变;\"十二五\"始末相比,有8个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为\"略有变好\"等级,生态环境状况波动度为\"波动\"级别,其余8个市的变化度为\"无明显变化\"等级,波动度为\"稳定\"级别;省域EI增加了0.76,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