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634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353篇
综合类   809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中国在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的国家13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石化工程相比其它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潜在安全隐患大等特点。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体会对石化工程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包括石化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期、试生产及竣工等各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内容,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为石化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随着不断增长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量与滞后的数据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现有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平台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逐渐不能满足基层监测部门、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要求,亟待更新和完善。对现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业务平台建设思路加以更新和完善,有助于建设功能相对完善的新型平台,从而为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并对政府决策和预报预警提供更为及时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3.
标准化站建设是提升环境监测站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为促进宜昌市三级站的整体达标验收,该研究分析了辖区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为:在岗人员数量少和人才流失严重、经费保障和监测用房面积不足、监测项目偏少、管理体系不健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监测经费来源、提高监测分析能力和强化质量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在分析当前城市环境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环境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基础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介绍如何建立集成环境风险信息采集、实时监控预警、预测模拟、处理为一体的城市环境风险信息监控预警平台,实现城市环境风险信息统一管理与共享,提高环境监管部门及公众对环境风险的应急反应及处理速度,为城市环境安全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5.
苏州市城区河道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时城区河道环境整治水质变化的实时跟踪监测,系统采用小型、节能、低噪的智能子站、免试剂的监测方法和多重保障的安防措施,集监控评价发布为一体化,体现了绿色监测的理念,且与大型水站同样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无人值守智能监测的特点.本文就系统的构架以及系统所具有的4个方面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在系统建设中的站点选址、对监测结果的有效利用、运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免试剂监测方法的适用性等几方面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06.
铁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阐述不同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从全过程控制角度,建立了涵盖前期规划、建设期、运营期3个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评定.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对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时期及...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工业园区同时又是污染产生排放集中地,我国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阻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可以从园区层面出发解决污染问题,这是个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本文在分析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工业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发现总体上园区环境管理水平较差。工业生态化建设为进行合理的园区环境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针对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工业生态化建设的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对策:1提升生态工业的意识,鼓励公众参与;2确立生态化建设思想,以生态化建设促进环境管理效率的提升;3加强工业生态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的完善和实施;4构建工业生态化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以生态化建设来实现工业园区科学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08.
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国家战略,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国内18个省域和沿线65个国家,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回顾认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是促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消除国际社会担忧、推进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内18个省份之间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相对领先,但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较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即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同质化竞争严重、污染性产业向中西部省份梯度转移、生态环境脆弱,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随着中央政府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到国家区域战略的新高度,其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作为客观反映地区剩余或潜在建设用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承载能力的指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成为决定研究区域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根据后备适宜建设用地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85 672.35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8%,总体潜力不大,空间上呈现出长江北部高于南部,中游、下游、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趋势;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0.22亩/人,下、中、上游地区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四川盆地、两湖平原、皖北等区域的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较大,长三角、大城市市辖区以及川西地区不仅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较缺乏,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也较低。  相似文献   
110.
以砖混建筑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雨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对雨水径流中Cu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建筑垃圾对Cu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均对雨水径流中的Cu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均超过90%,粒径粒级越小,对Cu的净化效果越好,但其渗透性能越差;建筑垃圾的粒径粒级对Cu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具有重要影响,粒径粒级2.36~4.75 mm的建筑垃圾对Cu的平衡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最大,分别为4.1μg/min和12.4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