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0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检测管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的S2-的检测管比色测定法,以亚甲兰法为基础,显色反应在自制的小检测管内进行。通过与标准色列管进行比较来确定样品中S2-的含量。方法适用于水中硫化物的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42.
用锆盐对石墨炉进行涂覆处理,同时又将其作为基体改进剂,有效提高了测定环境水样中银的灵敏度和分析精度,方法快速简便,检出限为2 8×10-12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 2%。  相似文献   
243.
钢管混凝土输电塔,由于混凝土与钢管相互作用,使得其地震易损性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输电塔。为了对比研究它们的地震易损性区别,从材料本构模型层面考虑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使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 建立钢管混凝土输电塔模型,对其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绘制输电塔在多遇、设防、罕遇和极罕遇地震时的易损性曲线,定量分析出地震的第一周期谱加速度对于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失效概率的影响,同时与普通输电塔的地震易损性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在多遇、设防、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均不易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钢管混凝土输电塔出现倒塌时的Sa ( T1 ) 多位于1.0g~1.4g;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钢管混凝土输电塔相较于普通输电塔的抗震性能更差。  相似文献   
244.
针对330 MW亚临界锅炉末级过热器T23受热面管爆管事故,通过微观组织分析、氧化皮厚度测试及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得出爆管氧化皮过厚,在机组启停或振动情况下脱落并堵塞受热面管,导致管子传热不畅,最终发生长时过热爆管。通过制定控制氧化皮生成速率、防止脱落及堵塞的措施,减少T23受热面管因氧化皮脱落堵管造成的爆管故障。  相似文献   
245.
爆炸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钢管混凝土柱是被广泛采用的组合构件之一.爆炸发生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可能会对框架结构内部的方钢管混凝土拄造成严重破坏,然而目前对其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爆炸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拄实体有限元模型,其...  相似文献   
246.
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分析,无论是检测自来水的标准方法还是环境监测统一方法,都规定为顶端空间气相色谱法.新近文献报道测定硝基苯类化合物也采用顶端空间法.在这些方法中都使用50ml比色管作为气液平衡瓶,比色管用医用反口橡皮塞封口,本改进设计了玻璃球封口比色管作为气液平衡瓶,利用乳胶管中玻璃球的滚动来达到密封针孔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7.
The regeneration and adsorption of desiccant wheel for producing the dry air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air needed for regeneration was heated in an evacuated tube solar collector with surface area 4.44 m2. The desiccant wheel is regenerated a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43.9–72.6°C. The regeneration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s are affected by the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wheel rotation, air flow rate (process and regeneration) and ambient conditions. By comparing the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air flow rate and constant rph, it was found that maximum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rates are obtained at air flow rate of 210.789 kg/h.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ccant wheel. Maximum desiccant wheel effectiveness of regeneration sector and adsorption sector is obtained at air flow rate of 105.394 kg/h. The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desiccant wheel with evacuated tube solar air collector is suitable for the Indian climate.  相似文献   
248.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centrifugal compaction (spin tube) test to thoroughly evaluate polyelectrolyte conditioning on lab scale. In contrast to the well-known and widely applied existing tests (e.g., the beaker, the Jar settling, the free drainage, and the [sheared] capillary suction time test), the proposed spin tube test has a clear relation with the dewatering process taking place in a decanter centrifuge. Firs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entrifugal compaction, the solids stress of separate layers of sludge cake (obtained after spinning sludge in a lab centrifuge) is calculated. Next, the test was applied to assess in the lab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different polymers by evaluating the obtained sludge dryness. To verify and/or compare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spin tube tests, sheared capillary suction time tests were conducted and floc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analyzed. Finally, two of the three polymers evaluated in the lab were applied in the industrial sludge dewatering and drying sys...  相似文献   
249.
关于实心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而空心钢管混凝土的耐火实验目前还非常少见。针对这一不足,对空心钢管混凝土进行了耐火实验研究,其中考虑了不同的空心率,并对中空注水对构件耐火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荷栽比下,构件的耐火时间随空心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空心率较小时,中空注水对构件耐火时间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当空心率较大时,注水对耐火时间的提高才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50.
为研究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钢管混凝土(CFST)柱的压弯承载力,进行3个原CFST柱和7个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CFST柱(组合加固柱)试件的偏压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在试验基础上,通过纤维模型法对258个组合加固柱进行参数分析,分析了夹层混凝土强度、外套钢管厚度和屈服强度对组合加固柱N/Nu -M/Mu 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CFST柱和组合加固柱的破坏形态基本一致, 均为典型的弯曲型破坏,组合加固柱加固部分与原CFST柱变形协调良好;夹层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外套钢管厚度和屈服强度的降低使试件N/Nu -M/Mu 曲线呈现外凸趋势;在这些因素当中,夹层混凝土强度对平衡点位置影响效果最显著,钢管厚度和屈服强度对平衡点位置影响不大。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组合加固柱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公式得到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纤维模型法模拟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表明计算方法可准确预测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CFST柱压弯承载力,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