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1171篇
  国内免费   838篇
安全科学   234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1776篇
基础理论   1531篇
污染及防治   550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2,3-二羟基苯甲酸经羟基保护、酰胺化、酯化和去保护4步反应,生成一种新型的四齿丙二酸二(2-(2,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配体.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中性pH值条件下,研究了这种配体对铀酰离子的络合能力.结果表明,丙二酸二(2-(2,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配体与铀酰离子的螯合常数为23.2.  相似文献   
132.
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非生物作用下3-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PHBV)的有机碳释放规律;以PHBV颗粒和陶粒作为填料建立了填充柱生物膜反应器,并通过长期(90 d)运行考察了其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非生物作用下PHBV难以向水体中释放有机碳;以PHBV作为固态碳源的生物膜反应器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器运行状态(HRT为2 h)稳定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8±1.3)%和(87.5±2.2)%,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11 g·(L·d)−1和0.20 g·(L·d)−1。填充柱沿水流方向可以分为2个区段,0~20 cm柱体内主要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20~100 cm柱体内主要进行反硝化过程;反应器中微弱的亚硝酸盐积累可以归因于短程反硝化。以上研究成果可以为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采用乙酸钠为碳源,通过硝酸钠和硝酸钙的交替投加、微量元素的投加以及碳氮比(COD/NO3-N)的改变,探究了不同控制条件对反硝化性能及NO2-N积累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演替特征。结果表明,在以乙酸钠为碳源的SBR中,Ca2+浓度过高会抑制反硝化。以NaNO3为NO3-N来源时,硝酸盐氮还原率维持在50%左右;相同条件下,以Ca(NO3)2为NO3-N来源时,硝酸盐氮还原率仅有20%。反应器中补充适量磷元素后,硝酸盐氮还原率提高至62%,同时有少量的亚硝酸盐氮积累。当C/N比提高为4后,硝酸盐氮还原率大于98%,长期运行下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平均为83.8%。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NO2-N积累的关键功能菌属是Thauera菌属,其最高占比为17.25%。以Ca(NO3)2为NO3-N来源时,Thauera菌属占比仅为0.14%。以上研究结果为短程反硝化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Wang CC  Lee CM  Lu CJ  Chuang MS  Huang CZ 《Chemosphere》2000,41(12):1873-1879
In this study, pure strains that are capable of utilizing 2,4,6-trichlorophenol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mixed culture grown on substrates containing chlorophenolic compounds.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capability of these isolated pure strains in suspended and immobilized forms to decompose 2,4,6-trichlorophenol. Additionally, the influence of primary substrates (e.g., phenol, 2-chlorophenol, 3-chlorophenol, 4-chlorophenol, 2,4-dichlorophenol)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by the isolated pure strains grown in immobilized form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are: Through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ree pure strains have been obtaine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1,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2 and Agrobacterium spp. Whether in suspended or immobilized forms, all strains have poor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2,4,6-trichlorophenol. However, addition of 200 mg/l phenol will enable the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1, an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2 to achieve 65% and 48% removal of 2,4,6-trichlorophenol, respectively. Addition of phenol will assist the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2 in achieving removal of 2,4,6-trichlorophenol bu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is not good if the phenol concentration is too low. The optimum phenol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between 200 and 400 mg/l.  相似文献   
135.
王成志  曹鹏  颜鑫  孔伟 《环境工程学报》2018,12(4):1055-1064
采用自行设计的反应装置,研究中试规模条件下关键参数对蜂窝堇青石Mn-Ce/Al2O3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以及抗硫抗水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研究催化剂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空速、氨氮比对催化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同时,催化剂对氮氧化物浓度有较强适应性,NO浓度在134~469 mg·m-3区间内脱硝效率均可保持在75%以上。催化剂在100 oC,空速3 336 h-1,[NH3]/[NO]为0.9,烟气量20 m3·h-1条件下连续反应168 h,其催化效率可以稳定保持在75%~80%,说明蜂窝式Mn-Ce/Al2O3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在含5%H2O气氛中催化效率由80%减少至60%,在去除H2O后抑制作用消失。反应气中通入143 mg·m-3 SO2后催化效率由80%降低至62%,停止通入SO2后活性不能恢复。同时通入143 mg·m-3 SO2和5%H2O,催化效率下降并维持在53%左右,停止通入后活性恢复至67%。通过对SO2中毒前后的催化剂表征分析可得,SO2存在条件下生成的硫酸铵盐堵塞了20 nm孔径以下的部分孔道,覆盖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是引起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6.
采用化学沉淀法与液相复合方法联合制备磁性无机-有机Fe3O4/纤维素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废水,考察了接触时间、溶液初始pH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温度为22℃,溶液初始pH为7.55,Fe3O4/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加量为0.67 g·L-1,接触时间2 h,30 mg·L-1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9.20%,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Fe3O4/纤维素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同时,Fe3O4/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可通过简单的磁铁吸引作用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37.
2013年北京市臭氧时空分布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1-12月北京市O3小时浓度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市O3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了O3回归统计模型。结果显示:2013年北京市O3 8 h全年平均为84.75 μg/m3,O3超标日主要集中在5-9月份;O3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分布,一般在15:00、16:00左右达到峰值,且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空间分布上,中心城区O3浓度相对较低,生态植被优良的北部、西部山区站点浓度较高;建立的O3回归统计模型对北京市2013年O3 8 h临近预报的级别准确率在75%以上,能较好地反映O3浓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8.
选择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有相关规定,以及部分用量较大或虽被禁用但仍有残留的农药共25种,对黄浦江水源水以及采用臭氧活性炭-后置砂滤工艺的某水厂工艺段出水中的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评估了砂滤后置工艺条件下相应农药的实际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原水中有包括莠去津、乐果、六氯苯、敌敌畏、乙草胺、丁草胺、仲丁威和p,p'-DDT的8种农药检出,且总浓度较高达到760 ng/L,其中莠去津和乙草胺含量较高,最高浓度分别达到531 ng/L和277 ng/L;从季节性分布来看,春季总农药浓度最高达760 ng/L,秋季最低为175 ng/L。从工艺去除效果来看,臭氧活性炭砂滤后置工艺对农药的总体去除率为62%~78%,与冬春季相比,夏秋季节的农药的去除率提高约10%左右,这可能与高温期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关。值得关注的是,砂滤后置工艺与同期常规臭氧活性炭工艺相比农药的总去除率要低10%左右,应结合总体出水水质情况对其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9.
油污泥属危险性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已成为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利用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将油污泥转化为生物质,并研究了其特性。研究表明,NY3、NB1D、 NB2D及NB12DD均能降解油污泥中烷烃,但NY3、NB1D和NB2D菌对分子量较高烷烃(从C17~C32)的降解率比双突变菌NB12DD分别平均提高19.68%、28.76%和24.04%。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能直接将油污泥中烃类转化为胞外聚合物。与未加共代谢碳源相比,葡萄糖作为共代谢碳源时(培养液中表观油浓度达15 g·L-1),培养120 h后,NY3 、NB1D、NB2D、NB12DD菌胞外聚合物产量分别提高83.3%、79.8%、20.6%和62.9%,且碱性条件有利于各菌株高效降解油转化为生物质,pH为8~9时,其胞外聚合物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8.1、4.34、4.94和7.15 g·L-1,野生菌NY3转化碳源为生物质转化率最高,为52.75%。结构和组成分析表明,胞外聚合物主要为糖蛋白,蛋白4.4%,总糖44.1%,蛋白与糖的连接方式为O-糖苷键链接,91.1%大分子粒径分布在33.0~716.9 μm范围。  相似文献   
140.
以陶粒为载体,以TiO2,Fe2O3,MnO2为活性组分,考察不同活性组分的陶粒作为催化剂对化工园区生化尾水臭氧氧化能力的强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负载型催化剂均能有效强化臭氧氧化过程,显著降低生化尾水Abs、UV254以及COD等指标,其中以Fe2O3/陶粒的催化强化效果最为显著,能显著降低生化尾水在200~250 nm处的吸波强度,尾水UV254从0.580降至0.320,COD从240 mg/L降至19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