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4篇 |
免费 | 477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1篇 |
废物处理 | 153篇 |
环保管理 | 136篇 |
综合类 | 916篇 |
基础理论 | 274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306篇 |
评价与监测 | 107篇 |
社会与环境 | 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352.
353.
354.
嗜盐菌群对菲的降解及萘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胜利油田富集了一个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嗜盐菌群,通过克隆文库技术解析了菌群萘双加氧酶(ndo)基因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嗜盐菌群有6种ndo基因型,其中3种主要基因型(占总克隆子92.7%)与经典nah-like基因的相似度为89%.采用real-time RT-PCR等技术分析了不同盐度下菲降解过程中ndo基因的表达量、降解速率、生长曲线以及菲的生物可利用度,探索了菌群对菲的降解及ndo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当盐度由10%升高到20%,菌群完全降解100mg/L菲的时间从6d延长到9d,菌群生长的迟滞期由1d延长为3d.溶解菲的浓度在菌群生长过程中呈增加的趋势.Ndo基因的表达量在降解过程中呈先降低后随溶解菲浓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表明高浓度菲在初始阶段可能抑制ndo基因的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n=3, P>0.05)表明溶解菲浓度在10%和20%盐度下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一定范围的盐度不会影响菌群降解过程中菲的溶解度.菌群nd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10%盐度下较在20%盐度下高,说明盐度对嗜盐菌群功能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5.
356.
The performance of Ce-OMS-2 catalysts was improved by tuning the fill percentage in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process to increase the oxygen vacancy density.The Ce-OMS-2 sample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fill percentages by means of a hydrothermal approach(i.e.80%,70%,50% and 30%).Ce-OMS-2 with 80% fill percentage(Ce-OMS-2-80%)showed ozone conversion of 97%,and a lifetime experiment carried out for more than20 day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till remained satisfactorily high(9... 相似文献
357.
358.
为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在大气条件下的碳排放特征,完善油气系统潜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胜利油田典型区块——胜坨油田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静态室-气相色谱及质谱法对原油在大气条件下的自然脱气(排放)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CH4和CO2是胜坨油田原油溶解气中的两种主要温室气体;将模拟时间(48 h)均分为4个时段,CH4、CO2的主要排放阶段为0~12 h,并且其排放量远高于>12~24、>24~36和>36~48 h,其中,不同温度下CH4、CO2的最大排放率均出现在0~2 h. 原油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长短及所处大气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CH4、CO2的累积排放量均随模拟试验的进行而递增;原油所处环境温度越高,累积排放量越大,3 ℃时CH4、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2.498、15.071 g/m3,13 ℃时为20.626、21.004 g/m3,27 ℃时为31.353、26.954 g/m3. CH4、CO2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排放量存在差异,表现为低温(3、13 ℃)条件下CH4排放量低于CO2,相对高温(27 ℃)条件下表现相反. 研究显示,原油所处大气环境的温度及暴露时间是影响原油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9.
360.
二氧化碳(CO2)的捕集及转化技术可将CO2转化为清洁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未来缓解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CO2的转化机理,结合近几年CO2转化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催化转化、电化学还原、光化学转化、光电催化转化及生物转化技术制备CH3OH、HCOOH、C2H6O、CH3COOH等一系列高值化学品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技术,通过进一步开发利用新型催化剂,培育优化具有CO2转化功能的微生物等手段,将CO2转化技术与多领域技术相结合发展,可为CO2转化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