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049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61.
以火灾爆炸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工行业的特点,首先从应急组织与制度、应急管理保障、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技术四个方面,针对性地建立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盲数与成熟度理论建立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能力盲数与成熟度评估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南阳化工产业集聚区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能力展开评估,以为识别该化工园区应急系统的薄弱环节以及提高其综合应急能力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多起硝酸铵燃爆事故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高塔熔体造粒生产硝基复合肥工艺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此工艺涉及的物料进行了热危险性实验研究;根据调研、分析、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保障高塔熔体造粒生产硝基复合肥工艺安全生产的改造建议和生产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963.
提出一种基于BN-LOPA的生物质气化火灾爆炸事故评价方法。绘制出生物质气化火灾爆炸故障树并转换为贝叶斯网络,计算出的事故发生概率为2.600×10-3,根据风险矩阵得出对应风险等级为10级,因此需要在计划内采取安全措施降低风险。采用贝叶斯网络的向后推导计算基本事件后验概率,找出失效后易导致事故发生的节点,对这些节点设置独立防护层并计算设置后基本事件及顶事件的发生概率。最后得出在设置独立防护层后,生物质气化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至8.068×10-6,对应风险等级从10级降至5级,可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4.
为研究惰性气体抑制瓦斯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在自行搭建的中尺度爆炸激波管道上,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压电式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同步控制系统和激光纹影测试系统,通过对比4种不同喷射压力(0.5,1.5,2.5,3.5 MPa)的实验工况,选用N2做为惰性介质时抑制火焰的传播特性与喷射压力密切相关,火焰传播速度随着喷射压力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少量N2在管道中扩散,加剧了未反应预混气体的扰动状态,造成火焰阵面褶皱的卷吸能力增强,进而加速化学反应进程,促进预混气体燃烧;喷射压力为1.5 MPa时,火焰阵面拉升、变形最强,火焰传播速度提高,最高可达到250 m/s;喷射压力为3.5 MPa时,火焰阵面出现明显三维凹陷结构,运动发生明显滞后现象,火焰传播速度大幅度降低至5.4 m/s,惰性气体抑制火焰传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65.
基于烟草粉尘的物理、化学特性,对烟草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与粉尘爆炸双重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开展烟草粉尘的收集、清扫、治理、监测等烟草粉尘防治工作。通过建立除尘系统、佩戴防尘口罩、定期浓度检测,尽可能降低环境中的烟草粉尘浓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吸入量,可以避免职业性危害;通过采用防爆、隔爆、泄爆设备设施、规范操作行为、实时在线监测,控制烟草粉尘的爆炸风险,尽可能降低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爆炸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烟草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与粉尘爆炸双重危害。  相似文献   
966.
为了研究障碍物条件下纳米SiO_2粉体对瓦斯爆炸的抑制特性,采用自行搭建的150 mm×150 mm×500 mm可视化瓦斯爆炸试验系统,分别对不同质量浓度和粒径的纳米SiO_2粉体抑爆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障碍物条件下,纳米SiO_2粉体对瓦斯爆炸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0.10 g/L的30 nm SiO_2粉体可使9.5%瓦斯气体的最大火焰传播速度降低35%,爆炸超压降低34%;然而,纳米SiO_2粉体并非质量浓度越大抑爆效果越好,而是存在最佳抑爆质量浓度,即随纳米SiO_2粉体质量浓度上升,其抑爆性能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抑爆质量浓度约为0.10 g/L;此外,纳米SiO_2粉体的抑爆性能与其粒径相关,且存在最佳抑爆粒径,相同质量浓度下30 nm SiO_2粉体比15nm和50 nm SiO_2粉体的抑爆效果好。  相似文献   
967.
968.
Waste DVDs and CDs were thermally degraded at 450°C by a semibatch process. In total, 40–50 wt% was converted into liquid product that consisted of phenol derivatives (∼75 wt%), bisphenol (∼10 wt%)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small amounts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such as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dimethylbenzene, methylethylbenzene, diethylbenzene, and methylisopropyl benzene. Degradation of the polycarbonate support from DVDs and CDs was enhanced by coprocessing with vegetable cooking oil, the degradation of which gave a homologue series of hydrocarbons and organic acids with up to 25 and 18 atoms of carbon, respectively. Silver from the reflective coating on DVDs and CDs remained in the solid residue, its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about 2.5 time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disks.  相似文献   
969.
天燃气安全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面向全社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天然气市场开拓和广泛利用,庞大的管网系统和多样的用气环境给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道内天然气爆炸火焰及压力波的传播规律。应用直径为700mm,长度为93m的管道进行了三次天然气爆炸传播实验。得出爆源点最大压力值并不是整个爆炸过程的最大值;压力波最大压力值在爆源点附近先降低,然后上升到某一峰值之后再逐渐衰减;最大压力值在衰减过程中不是单调衰减,有点起伏;随着天然气浓度的增大,其爆炸平均升压速率反而减小;随着天然气浓度的增大,其爆炸平均升压速率反而在减小;爆源附近火焰传播速度较小,上升到某一峰值后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970.
爆炸冲击波在多级穿廊结构坑道内传播规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型尺寸参照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所建的穿廊结构坑道实体模型,采用ANSYS/LS-DYNA建立三维穿廊端部不同开闭的数值模型,得出冲击波在多级穿廊结构坑道内的传播规律,并与长直坑道内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级穿廊结构端部开放坑道对爆炸冲击波的削弱作用非常显著,一级穿廊结构削弱冲击波强度62%,级数越高,削弱效果越明显;端部封堵时冲击波反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