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3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386篇
基础理论   6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论地缘能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72-2584
权力与空间是透视与解析能源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合作与全球能源治理等问题的重要视角。从能源的基本地理属性出发,探讨能源的地缘政治属性,提出地缘能权的概念,阐述地缘能权的基本理论内涵,并借鉴经典地理学理论,提出地缘能权研究的地理学框架。研究认为:资源控制权、贸易控制权、技术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是最核心的四种能源权力。其中,资源控制权与贸易控制权是传统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技术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是新时代能源权力关注的新焦点,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全球能源治理等因素拓展了地缘能权的外延。从地理学的视角对地缘能权进行研究,其基本范式离不开能源地理的分布规律研究,能源权力从地点空间向流空间的转向研究,能源行为体的相互关系与全球能源治理研究以及面向国家能源安全的决策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992.
中美能源权力的空间领域与均势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良  王杰  杜德斌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96-2612
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当前世界能源贸易版图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塑,美国成为新的传统能源权力领导者,中国和平崛起下的能源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基于相互依赖理论和均势理论,构建了能源权力空间理论框架和能源权力静态模型,刻画出2003—2018年间中美能源权力的空间范围及均势区变化:(1)随着国际能源权力体系和能源贸易网络的发展演变,中国和美国的能源权力空间发生巨大变化。(2)中美煤权力和天然气权力空间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区域组团,中国原油权力空间保持强劲的全球扩展趋势,而美国原油权力空间面临转型重构。(3)中美能源权力的空间均势区不断碎片化成点状镶嵌,相对集中于欧洲大部、非洲南部和东亚,形成资源禀赋型、资源消费型、地缘通道型、政经倾向分离型、"第三国"控制型等五种类型。(4)中国对五种类型国家的能源合作政策宜因地制宜,有所侧重。通过政治和经济双重利益吸引资源禀赋型国家,与资源市场型国家加强能源技术合作,确保地缘通道型国家安全畅通,对政经倾向分离型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以影响外交政治,合理安排与"第三国"主导型国家的能源合作。结论可为中国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能源格局重塑的复杂性变局,加强对外...  相似文献   
993.
基于2000年、2008年、2016年遥感影像、历史矿井信息以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范式:综合识别生态源地—经井田边界修正生态阻力面—应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判别生态过程障碍区,将代表生态修复需求、生态过程难易和生态要素特征的生态源地、障碍区和生态阻力面空间叠加,最终划定生态修复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年份生态源地面积平均约占贾汪区面积的17.77%,随着城镇化发展和矿井闭坑等因素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生态阻力面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并逐步以城镇化发展为主导影响因子。(2)生态廊道分布明显存在整体空间相似性和各镇内部分异性,呈环形沿河流分布或位于植被覆盖较好的低山丘陵区;障碍区明显存在重叠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以北的区域,以北部和中部较多。(3)划分了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区、生态修复区、生态控制区四个生态修复分区,面积分别为144.38 km2、189.60 km2、182.68 km2、103.34 km2。研究结论能够为贾汪区生态转型发展和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994.
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构建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安全预警体系的一般原理,从水质安全角度出发,基于基础信息层、预警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构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框架;提出建立既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污染负荷、生态破坏力等驱动力、压力影响,又考虑了生态健康、服务功能、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状态和响应的指标体系,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环保体系已经成为推动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支撑,建立完善的智慧环保体系更是我国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将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治理中,建立智能的环境数据获取和处理分析系统,做出合理的决策,进而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是建立和完善智慧环保体系的关键措施。智慧环保体系与城市环境治理的结合能实时高效地监测城市污染源、生态管理等多领域环境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出应急反应及决策。系统地介绍了智慧环保体系的总体架构及支撑整个系统的标准体系,同时提出了智慧环保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了智慧环保体系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不同领域的应用,以期为未来智慧环保体系应用于环境治理和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以粤北山区翁源县为例,综合水资源、水灾害与水环境视角,结合县域地形、水文、生态保护、国土现状调查、实测水质采样等数据及相关规划、标准,运用水源欧氏缓冲结合涵养量计算、蓝点模型模拟和水环境载荷量计算方法,分别对区域水资源、水灾害与水环境安全格局进行计算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多视角下的综合水安全格局。结果显示:翁源县水资源、水灾害和水环境安全格局分别与重要水系和相关保护区及地形地貌,滃江水系上、中、下游位置及周边人类活动强烈程度,水体污染状况密切相关。翁源县综合水安全格局中的低安全区主要分布于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重要水系廊道与水源涵养区及周边毗邻区等生态敏感脆弱区;中安全区主要分布于低安全生态敏感脆弱区的缓冲区,及其毗邻影响区域;高安全区主要分布于中安全缓冲区外围区域及其毗邻影响区。翁源县综合水安全格局中较敏感脆弱的低和较低安全区,与建设用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较小面积冲突管控区,而与生态保护红线和水土保持治理空间保持较高的契合度,表明研究结果与用地管控、相关保护规划和治理空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基于DPESAR框架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选择辽宁省1995—2017年的面板数据,应用SPSS17.0和EViews6.0软件,建立生态安全演化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的结构模型,研究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症结,进而构建最优控制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演化关系,依据辽宁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标要求,模拟并预测辽宁省到2022年的生态安全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的理想演化状态。结果显示:敏感指标的下降会造成生态安全的恶化。但是,通过政府的调控,消除暴露指标C(k)通过压力指标带来的滞后影响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调整后的生态安全影响因子对绿色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为辽宁省"十三五"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利用航空卫星图片与野外调查数据对福州浦下洲区域及周边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安全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浦下洲区域及周边湿地近20年来人类干扰作用持续加强,各种湿地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加大;景观组分的变化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大部分湿地生态功能已经丧失.  相似文献   
999.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an integral focus of policies and investments aiming to reduce poverty, vulnerability, and pressure on fishery resources in coastal communities around the globe. In this regard, coastal fisheries in the Pacific Islands have long been a sector where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has featured prominently. Yet, despite the widespread promotion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this strategy, the ability of externally funded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projects to facilitate improve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outcomes often remains inconsistent. We argue these inconsistenc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a conceptual ambiguity stemming from a lack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to the complexity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There is still much to learn about the process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both in its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s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Herein, we utilize a common diversity framework to clarify some of this ambiguity by distinguishing three diversification pathways. These pathways are illustrated using an ideal–typical Pacific Island coastal household and supported by examples provid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detail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projects in the Pacific. Through this perspective, we seek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meant within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goal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Thereby enabling more targeted and deliberate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investments that facilitates outcomes in support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控制问题,建立不确定概率下施工企业与建筑工人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博弈参与方的安全控制行为选择与收益矩阵中经济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施工企业和建筑工人的安全控制行为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双方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概率估计、工程顺利完成之后的收益、安全控制成本、发生事故之后的损失及赔偿以及对方的策略选择,继而建立了博弈双方策略选择与安全概率估计及经济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