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哈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森林覆盖率低,草场退化严重,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保证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哈密地委、行署提出了"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本文对哈密地区"生态立区"的内涵及实现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一种新技术的问世,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4G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把移动通信技术推向另一个高端平台,其推广应用也成为了各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的关键法宝.智慧旅游是一种需要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支撑而发展的新型旅游,必将在未来旅游业中迅速崛起.着眼4G于实际,放眼智慧旅游于未来,从智慧旅游和4G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着手,挖掘了4G与智慧旅游发展的内在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区作为实例,分析了当地资源状况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并从以政府为代表的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提出武夷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3.
简述全国首家“ISO 1 40 0 0国家示范区”———苏州新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原则 ,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特征、主要内容 ,以及体系运行后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混合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中常用的分类后比较法中存在的误差累积 ,夸大变化程度的缺陷 ,提出了把变化矢量分析和分类后比较法相结合进行混合动态监测的新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区的实例研究来看 ,尽管该方法对单景图像分类精度提高不明显 ,却可以大大降低常规分类后比较法中误差累积的程度 ,改善了常规分类后比较方法中误差累积、出现不合理变化类型的缺陷 ,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105.
汉江流域及丹江口库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万咸涛 《环境科技》2001,14(2):17-18
江汉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文章对江汉流域丹江口库区水环境状况及中线工程动工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区域水环境的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06.
Due to the influences of precursors emissions, meteorology, geography and other factors, ozone formation sensitivity (OFS) is generally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heterogeneous.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detailed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OF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GBA) from 2012 to 2016 based on OMI satellite data,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of OFS with precursors emissions, meteorology and land use types (LUTs). From 2012 to 2016, the OFS tended to be NOx-limited in GBA, with the value of FNR (HCHO/NO2) increasing from 2.04 to 2.22. According to the total annual emission statistics of precursors, NOx emissions decreased by 33.1% and VOCs emissions increased by 35.2% from 2012 to 2016, directly resulting in OFS tending to be NOx-limited. The Grey 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column water (TCW), surface net solar radiation (SSR), air temperature at 2 m (T2) and surface pressure (SP) are the top fou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ith the greatest influences on OFS.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FNR and T2, SSR, TCW, an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FNR and SP. In GBA, the OFS tends to be NOx-limited regime in wet season (higher T2, SSR, TCW and lower SP) and VOCs-limited regime in dry season (lower T2, SSR, TCW and higher SP). The FNR displays obvious gradient variations on different LUTs, with the highest in “Rural areas”, second in “Suburban areas” and lowest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07.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 ,在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适合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含代表性、稳定性、协调性、奇特性、观赏性、社会性和梯度性等 7个指标 .然后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进而得到各景观类型的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 ,将风景区划分为 3种景观生态等级 ,即理想景观、正常景观和危急景观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组成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 10种景观类型中 ,河流与马尾松林属于理想景观 ,居住地与农田属危急景观 ,其余 6类景观皆为正常景观 ,正常景观 (含理想景观 )面积占整个景区面积的 85 %以上 ,表明了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景观生态现状良好 ,确实受到较为积极有效的保护 .图 1表 4参 35  相似文献   
108.
秋浇是河套灌区传统的秋后淋盐、春季保墒的一种特殊灌溉制度 ,秋浇对不同类型农田盐分损失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秋浇前白菜地土壤含水率最高 ,向日葵地最低 ,秋浇后 5种农田土壤含水率均较高 ,且彼此间无显著性差异。秋浇后不同土壤剖面盐分的损失量按照表层 (0~ 40cm)、中层 (40~ 80cm)、深层 (80~ 1 2 0cm)依次递减(向日葵地除外 )。不同农田的盐分淋失量按照白菜地、向日葵地、玉米地、小麦 -玉米地、小麦地依次递减。非生长季灌溉下 ,农田土壤 0~ 1 0 0cm土层中盐分的淋失量与土壤储水量的增加量 (灌溉前土壤含水率 <2 50 g·kg- 1 ,r =0 .990 2 )密切相关 ,但与灌溉前土壤盐分初始含量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以桐麦间作人工群落为例,以10年为泡桐生长的一个轮伐期,以6种不同的空间配置方式作为对策,以林业经济收益、农业经济收益和系统总体效益为目标,进行多目标决策,定量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为主间作型泡桐的最佳株行距为5×40m,以桐为主间作型的为5×5m,农桐并重间作型的为5×20m。  相似文献   
110.
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氮浓度和地下水埋深的季节变化规律调查结果表明:3月地下水NO3--N和TN浓度显著高于5、7和9月,地下水埋深也比5月和7月深。不同类型的井水N浓度差异较大:农田与庭院的井水NO3--N浓度显著高于村庄附近的井水,而NH4+-N和TN则表现为庭院井水浓度显著高于农田和村庄。地下水氮形态以NO3--N为主,全年17.1%的水井地下水NO3--N浓度高于10 mg.L-1,最高达184.4 mg.L-1。在灌溉量和其他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沙壕渠试验站农场内施肥区井水NO3--N浓度[(17.55±15.02)mg.L-1]明显高于未施肥区[(7.67±4.48)mg.L-1],且65.5%的水样NO3--N浓度超过WHO规定的生活饮用水NO3--N浓度上限值(10 mg.L-1),而未施肥区仅有27.6%的水样超标。井水NO3--N的来源主要为农田氮肥与动物粪肥,当地地下水NO3--N污染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