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排入近郊流域水体中的金属不断增多.为了及时阻断污染源头,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缓解措施,准确识别和量化复杂环境内沉积物中金属的污染来源显得尤其重要.对厦门杏林湾近郊流域水系表层沉积物中14个金属元素(Cd、 Cu、 Sr、 Zn、 U、 Pb、 Th、 Ni、 Be、 Co、 Cr、 Rb、 V和Mo)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等多种方法,识别和定量解析污染源及贡献.近郊流域水系沉积物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超过厦门市C层土壤环境背景值,各金属在不同区域(许溪、苎溪、后溪和杏林湾)分布存在差异,平水期和丰水期的苎溪区域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变异系数大的Cr、 Cu、 Zn、 Mo和Cd元素含量比其他区域的含量高,其中,Cu和Cd污染较为严重;丰水期的整体区域沉积物中金属的富集程度相比于平水期有所下降,Cu和Cd在两个时期均为显著富集;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杏林湾近郊流域水系表层沉积物中金属污染来源较为复杂. Ni、 Cu、 Zn和Pb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某型装备用硅橡胶密封圈在温度影响下的性能退化规律,并进行寿命评估。方法 采用热氧老化加速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模拟橡胶密封圈径向承压状态,通过强化温度试验条件,在90、100、110、120 ℃条件下对硅橡胶密封圈进行加速老化试验。以压缩永久变形率作为参数,对试验后的性能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结合Arrhenius模型,以硅橡胶(径压)密封圈压缩永久变形率分别达到10%、20%、30%、40%和50%为密封圈失效临界值指标,外推常温25 ℃时硅橡胶密封圈寿命。结果 加速老化试验后,硅橡胶密封圈的压缩变形率逐渐下降,且温度越高,其压缩变形率下降越快。硅橡胶(径压)密封圈在25 ℃条件下,压缩永久变形率达到10%、20%、30%、40%和50%的贮存寿命分别为1、2.9、5.6、9.1、13.8 a。结论 温度是造成硅橡胶密封圈性能退化的因素之一。文中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评估〇型密封圈的寿命。  相似文献   
93.
渤海辽东湾附近海域在严寒季节海冰分布广泛,核电厂向受纳海域排放的温排水带有大量乏热,将导致海域内水温升高而引起海冰融化。某核电厂址西侧海域有一斑海豹国家自然保护区,电厂温排水及其融冰效应可能影响斑海豹的生存、繁殖环境。文章根据核电厂温排水融冰模型对其融冰量的预测和环境影响分析,表明了电厂温排水对斑海豹保护区的影响是在较小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94.
在煤矿瓦斯灾害中,煤矿瓦斯突出是导致瓦斯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常用的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Elman神经网络(GA-ENN)耦合算法等建立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的预测方法在收敛性和精度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混沌免疫遗传优化算法(CIGOA)对Elman神经网络进行改进的新型智能优化算法来增强粒子的活性,提高其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优化能力,克服了遗传算法(GA)的固有缺陷。对煤矿现场跟踪实测后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提出的CIGOA-ENN预测模型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47%,最小相对误差为1.12%,平均相对误差为2.27%,明显小于BP神经网络和GA-ENN等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CIGOA-ENN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更精确,对瓦斯涌出量预测系统的辨识误差更小,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95.
综述了先进增强结构在航空装备应用过程中的腐蚀防护。结合先进增强结构金属-复合两种异种材料胶接结构形式,在先进增强结构腐蚀防护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从胶接技术、腐蚀防护体系设计、防腐蚀密封设计及试验验证等技术方面综述了先进增强结构腐蚀防护研究方向,目的在于加强腐蚀环境下先进增强结构的腐蚀防护探索研究,提高结构防腐蚀性能,加快工程化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96.
呼吸防护用品符合人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才能保证其防护效果和舒适性。笔者从人体的面部形态与生理机能角度,分析了呼吸防护用品与人体的适配性,系统提出密合性、呼吸阻力、死腔、视野等呼吸防护用品的人机工效学问题。该论文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丰富呼吸防护用品人机工效学研究内容,指导呼吸防护用品的设计与生产,提升我国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与核心竞争力,以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7.
北极动物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8.
后勤车辆装备封存管理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封存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是装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军后勤装备建设的特点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对装备封存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封存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的不足,提出了4条封存原则。研究了封存准备、封存实施和封存检查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
利用搭建的流动反应系统研究了两种生物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与O3的反应动力学.实验采用绝对速率法,以保证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浓度远远高于臭氧浓度,在准一级实验条件下获得反应的速率常数信息.首先,利用该装置测得了臭氧与异戊二烯和α-蒎烯的反应速率常数,发现其与文献报道值在误差范围内非常吻合,验证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的可靠性.进而实验测定了298 K和1.01×105Pa条件下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与O3的气相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78±0.24)×10-16和(1.54±0.18)×10-16cm3·molecule-1·s-1.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估算得到两种叶醇酯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约在2 h甚至更短,说明与臭氧的反应是它们在大气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消除途径,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100.
As the topmost predator in Antarctica, the seal is a unique indicator of Antarctic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Fildes Peninsula of West Antarctica, and used cholesterol, cholestanol, epicoprostanol, coprostanol, and seal hair numbers as the proxy indicators of seal population size and phytol as of general vegetation, and we reconstructed the 20th century history of variation of the seal population and vegetation abundance on this island. The sealing industr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caused the dramatic decline of seal population, and the ban of seal hunting since the 1960s led to its recovery of seal population. The seal population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wa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krill density. The reconstructed relation between seal population and vegetation abundance may oifer new insights into Antarctic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