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61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1419篇
基础理论   180篇
污染及防治   514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低温烟气脱氮活性炭基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锦平  华坚  尹华强  刘中正 《四川环境》2006,25(2):99-104,110
活性炭基催化剂是低温烟气脱氮的优良催化剂。本文探讨了活性炭基催化荆的低温脱氮机理,分析了催化荆性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各种催化荆的脱氮机理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2.
漆文光  陆少鸣 《四川环境》2006,25(3):18-21,49
本文通过分析饮用水深度处理中试工艺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试工艺中,臭氧具有很好的氧化、杀藻和消毒的作用;并且两级臭氧氧化分别对常规处理单元和颗粒活性炭去除污染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以黄浦江水源水厂的滤后水为试验对象,进行饮用水O3-BAC深度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的中试研完。针对进水水质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3mg/L左右,空床停留时间为15min左右。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在回转窑煅烧石油焦的过程中,大量的高温烟气和比较严重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文章以清洁生产理论为依据,综合论述了回转窑煅烧石油焦全过程,并对污染处理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等方案进行了研究。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是采用余热回收蒸汽和袋式除尘技术。回转窑产能大,机械化程度较高,投资少,建设速度快,所产生的污染物易控制,维修费用低,换料容易,是大规模煅烧焦厂家应优先采用的石油焦煅烧设备。  相似文献   
55.
试验工艺流程的方案选定,充分吸收了各炼油厂进行的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功试验经验,以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单元为基础,提出了以混凝气浮与臭氧生物活性炭串联工艺为核心的总体工艺流程,以降低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因此,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试验研究,必将为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56.
将石灰混凝处理后的沉淀泥渣进行回流,对石灰混凝法进行改进,研究改进后的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泥渣回流有利于提高石灰混凝法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回流位置在石灰投加前、复合絮凝剂投加后,最佳回流量为新泥渣产生量的100%~200%,活性泥渣回流的最佳pH为11.0~11.5;活性泥渣中CaCO3、Mg(OH)2、Fe(OH)3等沉淀物以及有机高分子絮体均有助于提高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其中Mg(OH)2沉淀物起主导作用;含循环泥渣的活性污泥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脱硫剂、脱硫工艺、脱硫原理及联合脱除氮氧化物和有毒物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在概述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的同时,分析了制约炭法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的原因并对炭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8.
ZnCl2-微波法制甘蔗渣活性炭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业副产物甘蔗渣为原料,ZnCl2-微波法制备活性炭,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活化剂ZnCl2浸泡浓度、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等实验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采用改性活性炭粉末对用纯净水加氟化钠配制而成的含氟水溶液进行动态电吸附去除实验.研究不同电压、电吸附时间,以及Cl-和SO2-4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并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对氟离子去除与所施加的电位、吸附时间等因素有关,施加的电位越大,去除效果越好;随着吸附去除时间的延长,氟离子浓度下降趋缓;Cl-对氟离子去除影响很小,而SO2-4对氟离子去除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0.
郑雯婧  林建伟  詹艳慧  王虹 《环境科学》2015,36(6):2185-2194
采用锆(Zr)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对活性炭进行联合改性,考察了所制备的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去除作用,并探讨了相关的吸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均具备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Zr-CTAC改性活性炭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附动力学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的等温吸附过程,Langmuir和D-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酸盐等温吸附过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得到吸附剂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最大单位吸附量分别为7.58 mg·g-1和10.9 mg·g-1.高的p H会抑制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水中共存的Cl-、HCO-3和SO2-4等阴离子均会抑制Zr-CTAC改性活性炭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且对吸附硝酸盐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吸附磷酸盐的抑制作用较弱.水中共存的磷酸盐对Zr-CTAC改性活性炭吸附硝酸盐的抑制作用较强,而水中共存的硝酸盐对Zr-CTAC改性活性炭吸附磷酸盐的抑制作用较弱.1 mol·L-1Na Cl溶液可以使90%左右被吸附到Zr-CTAC改性活性炭表面上的硝酸盐解吸下来.1 mol·L-1的Na OH溶液可以使78%左右被吸附到Zr-CTAC改性活性炭表面上的磷酸盐解吸下来.Zr-CTAC改性活性炭对硝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阴离子交换作用和静电吸引作用,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配位体交换作用、阴离子交换作用和静电吸引作用.上述结果说明Zr-CTAC改性活性炭适合作为一种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和磷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