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根系细胞壁在提高植物抵抗金属离子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根系细胞壁在抵抗金属离子毒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对金属胁迫下植物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固定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属离子胁迫下,细胞壁提高植物抗性的机制:其一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区隔机制";其二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适应机制".两种机制对于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探讨细胞壁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机制的同时,还对通过外加手段在细胞壁水平来调节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植物可以形成菌根共生体的特性,可以从细胞壁角度入手更好地阐述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32.
为了增强接触器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提高接触器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特此提出对接触器应通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提出了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33.
雨洪适应性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底线约束与生态优先原则,是海绵城市规划中重要的评价标准。采用INVEST模型与GIS技术,进行了研究区的雨洪适应性评价、雨洪适应性的功能分区及安全水平分区。研究表明:(1)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三个方面进行雨洪适应性评价,并融合雨洪汇流路径与适应性等级,划分雨洪适应性功能分区,体现了雨洪适应系统的源间廊道与基本骨架视角。(2)雨洪安全格局是海绵设施空间形态上的表现,重构不同安全水平雨洪适应性空间,实现了“源—汇”平衡,形成城市雨洪安全系统。(3)雨洪适应性通过水文过程与空间格局耦合,体现了雨洪管控中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协调,对提升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自组织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救灾帐篷性能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多灾复合环境试验平台,利用其平台开展救灾帐篷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研究,探究不同环境下救灾帐篷内部热环境分布和保温性能的变化。结果帐篷内部热环境分层现象只发生在温度上升阶段,而在附加风载后,分层现象减弱,在下降阶段,各内表面温度变化情况表现基本一致,当附加雪载环境温度低于–10℃时,救灾帐篷的保温性变差。利用价值函数法建立了救灾帐篷耦合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风&低温、雨雪复合环境下救灾帐篷适应性评价方法,得出评价得分,并与试验结果相印证。结论低温复合环境下,帐篷内环境受外界影响较大,保温性能不佳,易出现“冷室效应”,应积极寻找新型材料改善帐篷在恶劣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35.
低C/N城市污水亚硝酸型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C/N城市污水进行亚硝酸型硝化的可行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了系统的启动培养、稳定亚硝化、污泥毒害、短暂亚硝化、污泥适应等5个阶段及污泥的适应性问题。低C/N城市污水可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硝化,其亚硝化率最高可达90%。试验中合理确定反应周期的首要因素是系统出水NH4+-N的浓度至少达到50%降解率,其次是出水中NOx-NN应主要以NO2-N为主。根据泥龄维持所能维持的MLSS浓度确定系统泥龄在合理范围。系统不排泥和较长泥龄将不能通过排泥,将系统中硝化菌"洗出",硝化菌也会最终适应亚硝酸型硝化的环境因素,从而导致亚硝酸型硝化现象的不可逆消失。杆状污泥絮体为亚硝酸型硝化现象的特征污泥相。  相似文献   
36.
非金属药筒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非金属药筒全弹采用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模拟了部队实际的弹药贮存条件,在亚热带地区,进行了长期、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在典型气候条件下,非金属药筒外形尺寸的稳定性及透湿性;分析了不同试验时间段发射药的内、外挥发分。结果表明,湿热贮存环境下,非金属药筒有一定的变形和透湿性。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掌握东南亚地区环境特征,提出产品环境适应性工作对策。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东南亚地区环境精细化分类,依据分类结果,开展环境特征分析和规律研究,并在产品环境适应性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东南亚地区使用产品环境适应性工作对策。结果 东南亚地区具有年温度较高、相对湿度高、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较强等特征,但不同类别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D1、D2类环境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D3、D4类全年环境较为稳定,温度、平均湿度、太阳辐射和降雨量均稳定地保持在较高量值范围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30℃,平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结论 东南亚地区环境整体较为严酷,在产品环境适应性论证、设计和使用维护等阶段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东南亚地区使用产品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解决多层泡沫夹芯结构的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在环境效应下产生外观失效的问题。方法 制备3种类型的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开展典型自然环境试验。观察试验样品外观状态,并检测变形量。通过观察泡沫的微观组织形貌,检测热膨胀量变化及泡沫与树脂间的粘黏强度,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复合材料裂解气体成分,分析复合材料外观失效成因,并提出解决技术途径。结果 6个月自然环境试验后,1#、2#样品外观失效,而3#样品无明显变化。复合材料100℃裂解气体成分为氮气、二氯一氟乙烷、甲基膦酸二甲脂。4种泡沫在22~85℃的最大热膨胀量分别为–0.18%、–0.37%、–0.30%、–0.45%。环氧树脂与4种泡沫的粘黏强度在41~52N,而聚氨酯树脂达到了54~81N。结论 雷达吸波复合材料泡孔内残留气体的释放,是导致外观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热处理工艺,减少样品残留气体量,并提升胶黏剂与泡沫的粘黏复合强度,是提升复合材料环境适应性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9.
地地导弹环境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地地导弹武器装备在寿命期内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状态均会受到各种气候、力学、静电和电磁环境的单独、组合和综合作用,这些环境的各种方式的作用会使武器装备的材料和结构受到腐蚀或破坏,电子器件、部件和装备性能劣化和功能失常,从而影响其作战性能,使军事行动失败。在调研了地地导弹的环境适应性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地地导弹贮存、使用的环境因素,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地地导弹的影响,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0.
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农户作为该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和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单元,其对生计压力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于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的生计压力、适应能力及适应策略,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明了影响适应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有近90%的农户遭受多重生计压力的冲击,其中,“自然+社会+经济”型压力是该区农户面临最多的生计压力组合。②经济示范区农户的适应能力最高,恢复治理区次之,重点保护区最低;遭受“自然+社会”型压力冲击的农户适应能力最高,遭受“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型压力冲击的农户适应能力最低。③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有87.45%的农户采取多种适应策略来应对生计压力,其中,选择“扩张+援助+收缩”型适应策略的农户占比最大。④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压力的严重程度和生计压力的多样化程度是影响适应策略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政府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建立多元化信贷机制,加强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在面临生计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