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目的 针对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导管架平台,通过对比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用量来评价新型阳极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针对设计寿命15年和30年的导管架平台,计算满足不同阶段保护电流需求的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的需求量。结果 当导管架平台设计年限较短,比如15年,牺牲阳极用量由初期保护电流需求量决定,新型阳极的使用可以达到节约阳极用量的目的。当设计年限较长,比如30年,牺牲阳极用量则由维持电流需求量决定,采用新型阳极并不能节约阳极用量。结论 并非所有设计年限的导管架平台使用新型阳极都能达到节约用量的目的,具体要根据实际计算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穿戴性能,首先,搭建航空座椅试验平台,选择113个大学生和42个成年村民作为对比性测试对象,采用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均配备的标准救生衣作为穿戴对象开展试验;然后,分析试验结果满足国家标准《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GB/T 36508—2018)中穿戴要求的情况,并采用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演示水平下穿戴时间的差别是否显著。结果表明:测试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穿戴时间无法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且性别、年龄对救生衣穿戴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但不同演示水平下穿戴时间的差别十分显著;国家标准中穿戴时间要求、测试对象选择、演示水平等方面与文中研究结论有较大差异,建议更多研究人员通过更详细、更深入的试验,来深入探讨GB/T 36508—2018中这3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3.
本文首先以近几年几起典型事故为例,提出开展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并在简要回顾应急演练及其支持系统的功能与技术演化过程后,以“预防、监测、响应、恢复、重建”为五阶段,“减灾、准备”为基础活动的应急管理阶段模型为基础,规划推演系统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与应用范围,进一步归纳、分析系统平台的参与者与功能需求,提出以“推演项目”为核心,以“应急推演导调”、“应急推演学员”、“应急推演模拟员”、“应急推演评估员”和“应急推演管理员”五类角色为系统参与者的“系统总体功能框架”,并从物理实现的角度讨论了系统平台的技术特点与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北京岛式站台噪声水平及噪声特点,选取了北京地铁2号线和5号线的10个岛式站台进行了实地的测量,从噪声级以及频谱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内的LAeq,max都高于标准限值80dB(A)。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得出,2号线与5号线在LAeq以及LAeq,max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2号线和5号线噪声在相近的水平上。通过噪声频谱的时程曲线也直观的得出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噪声级大于80dB(A),无列车通过且不受相反轨道列车影响时的背景噪声在65dB(A)左右,受影响时在70dB(A)左右。倍频程频谱分析得出,地铁站台噪声具有明显的中频特征。进一步分析,2号线和5号线站台都存在若干的主频,其基频和谐频分别为63、250和1kHz。  相似文献   
45.
当前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监管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职业卫生监管,可有效提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阐述了职业卫生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分析并论述了具体建设内容以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46.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field of exploration for the research community: in spite of the growth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systems involves critical issues in terms of degradation of the safety levels. In such a situation, new safety management approaches are now mandatory in order to face the safety 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evolutions. Along these lines, performing risk-based analysis alone seems not to be enough anymore. The evaluation of robustness, antifragility and resilience of a socio-technical system is now indispensable in order to face unforeseen event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topics of Safety I and Safety II, resilience engineering and antifragility engineering, explaining correlations, overlapping aspects and synergies. Secondly, 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those paradigms to a real accident, highlighting how they can challenge, stimulate and inspire research for improving OH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7.
为了了解障碍物排列方式对海洋平台蒸气云爆炸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蒸气云爆炸计算模型,选用国外MERGE项目的系列爆炸实验进行模型验证,提出用于衡量障碍物排列不均匀度的量化参数,针对海洋平台典型结构形式,分析障碍物排列方式对爆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蒸气云爆炸后果对于结构排列方式比较敏感,结构障碍物间隔均匀排列的形式造成的爆炸冲击作用最大;在爆炸发展初期阶段,障碍物阻塞程度对超压产生和发展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在海洋平台油气泄漏危险区将管线沿甲板非均匀排列布置等防控建议,为海洋平台蒸气云爆炸安全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8.
为了降低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浓度和提高体系可生化性,构建了GAC(粒状活性炭)-O_3/H_2O_2体系催化降解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同时,考察了体系O_3、GAC和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对GAC-O_3/H_2O_2体系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影响,并使用分子量分布、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解析了难降解有机物在GAC-O_3/H_2O_2体系的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在GAC投加量为10 g·L-1,O_3投加量为32.16 mg·min-1,H_2O_2投加量为3 m L·L-1,初始pH值为5的条件下,反应20 min后,其渗滤液尾水的COD和UV245分别从700.08 mg·L~(-1)和0.488下降到393.85 mg·L~(-1)和0.244,COD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3.80%和50.00%.经GAC-O_3/H_2O_2体系处理后,得益于含芳香环有机物的有效降解,渗滤液尾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大于50 k Da)明显减少,分子量小于1 k Da的有机物比例增多.与此同时,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区及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区峰值也大幅降低,其去除率分别为70.20%和58.69%,B/C从0.04增加到0.35,这也使得废水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9.
建成“一网-二库-二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服务平台,为宁波市环境监测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应用模式,以及实现、部署与应用。  相似文献   
50.
面对煤矿事故频发现状,立足矿井安全实际生产困难,深入探索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煤矿安全事故中,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实验平台模拟煤矿员工工作现场,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以及安全文化教育后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趋势。对比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次数不一定越低,且安全文化教育的刺激作用具有保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