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电子设备的三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东 《环境技术》2006,24(5):34-36
在电子工业中,三防设计是指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设计,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使用的,尤其是在户外使用的电子设备必须具备三防设计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本文对电子设备的三防设计作了一些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82.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餐饮业油烟道油垢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所采用的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5℃/min和25℃/min.吹扫气体为干空气,流量为20 mL/min.结果表明,试样从常温至800℃的升温燃烧经历了第1步水分析出、第2~5步燃烧失重过程.采用Doyle和Coats-Redfern方法建立了"4阶段1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用试验热重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油垢燃烧失重的4个主要过程均可用简单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反应级数为1;燃烧总趋势是随升温速率提高,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83.
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雾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上海市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大雾数据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了上海市大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开展了上海市大雾的风险特征及地理区划研究,获得了1 km空间分辨率的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图、上海城市对大雾敏感性特征图和上海市大雾风险区划图。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城市大雾评估和风险区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现有标准中印制电路板工艺涂层的防湿热、防霉菌、防盐雾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标准在标准试样制备、试验依据方法及表征参数等方面的要求,对比分析结果可为印制电路板工艺涂层三防性能验证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上海雾霾的成分和火电的贡献率。火电厂通过提高除尘效率和烟气脱硫、脱硝建设,在装机容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烟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PM2,从2005年占上海的25%降至8.8%。针对新的环保标准,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提出了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6.
宁夏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纳丽  冯瑞萍 《灾害学》2008,23(1):61-64
选用1961~2004年宁夏19个主要站逐日大雾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宁夏大雾的空间、时间分布气候特征和大雾气候变化的事实。宁夏大雾空间分布为南部多中北部少,高山、城市多,其他地区少;时间分布为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且大雾日数月季分布存在地域差别,北部引黄灌区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中部干旱带不明显,南部山区季节变化曲线有两个峰值,分别在春季的3月和整个秋季,春末夏初大雾日数最少。宁夏年大雾日数突变特征不明显,在1961~1995年存在8年左右周期,1995年以后有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目前处在一个相对偏多的阶段。宁夏大雾局地特征十分明显,不同地区大雾日数年变化差异较大,但大雾日数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87.
张红雨 《环境技术》2008,26(4):42-44
介绍了ASTM D 5894—05,分别从标准的适用范围及用途、试验设备、试验样品、试验程序、暴露持续时间和报告等方面对标准进行解读,认为今后的盐雾试验发展方向应向人工试验和自然环境相关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2003-2005年在距新疆乌鲁木齐市58 km、海拔1 922 m的南山地区白杨沟处采集的23个雾水样品和2005年采集的7个雨水样品的分析,对静态雾水采集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雾水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南京地区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化学组成和尺度分布的影响,在2017年冬季的雾观测中平行收集了3级分档雾水和分粒径气溶胶样品,并对雾微物理量与气溶胶谱分布、3级分档雾水与雾前、雾中、雾后分粒径气溶胶化学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冬季南京第1次雾过程的雾滴液态水含量随粒径分布为不对称“V”型,最低值位于7μm处,第2次雾过程的雾滴液态水含量随粒径分布为3峰型,峰值分别位于5,15,21.5μm处。在雾形成、发展阶段,粒径<0.33μm的气溶胶质量浓度降低,粒径0.38μm气溶胶质量浓度升高,雾成熟阶段,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在全粒径段均达到最低,粒径0.38μm的气溶胶质量浓度大幅降低,与雾前相比,雾后气溶胶质量浓度峰值向大粒径方向移动。雾前,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组分富集在粒径<0.43μm的小粒子中,随着雾过程进行,成核作用和吸湿增长使得水溶性离子向较大粒径段富集。雾中新生成的气溶胶随着雾滴的蒸发被释放,导致雾后NO3-、SO42-和NH4+浓度升高。较小粒径的气溶胶中和率更高,雾形成初期的新生雾滴酸性较强,随着雾过程的进行逐渐中和,雾水pH值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低能见度雾霾天气现象更加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造成的影响,研究了灰霾天气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存在危害。探讨了灰霆天气控制措施、监测方法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