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3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2238篇
安全科学   218篇
废物处理   414篇
环保管理   227篇
综合类   3490篇
基础理论   411篇
污染及防治   1022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Mn-Cu-O负载型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ZrO2或Al2O3负载Mn-Cu-O体系催化剂CO催化氧化活性,以及物相结构,表面氧性能与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锆基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明显优于铝基催化剂,起燃温度T50低达50℃,ZrO2载 利于活性组份形成高活性物相,并促进表面吸附氧的脱附,表现出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脱附温度高低次序与其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2.
对聚醚多元醇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吸附-UBF-接触氧化一氧化沟-吸附等进行连续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达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处理该类化工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3.
Fe3+催化氧化S(Ⅳ)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禾志强  刘启旺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701-1706
通过分析酸性条件下(pH为1~3),Fe3 催化氧化S(Ⅳ)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的趋势,对Fe3 催化氧化S(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推导.实验证明,液相中该反应机理主要是催化氧化与自由基反应相结合,O2的存在对于反应有重要作用,O-2的生成是S(Ⅳ)被氧化的关键;当水中溶解氧接近耗尽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当Fe3 、S(Ⅳ)浓度增加,自由基生成量增加时,有利于反应进行;作为反应产物,Fe2 、S(Ⅵ)浓度增加,反应推动力减小,反应速率降低;同时Fe2 、SO24-可以与溶液中的其它物质形成配合物,影响了Fe3 -S(Ⅳ)配合物的生成与分解,不利于S(Ⅵ)的氧化.  相似文献   
84.
庞爱东  沈剑虹  陈赟  刘军  顾飞玲 《环境科技》2005,18(3):19-20,22
针对某医药公司在制取胰岛素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采用预处理(酒精回收-盐水投配-除油)-倒A2O-接触氧化-化学除磷组合工艺进行调试,其处理效果明显,出水各项指标均能达标,同时对工艺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Fenton试剂处理青霉素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青霉素废水为研究对象 ,初步探讨了 Fenton试剂处理有毒有机废水时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通过实验确定了 Fenton试剂氧化降解青霉素废水的适宜操作条件为 :CODCr为 30 0 0 mg/L左右的青霉素废水 ,p H为 6.0、H2 O2 (30 % )投加量为 0 .6% (体积分数 )、Fe SO4 · 7H2 O投加量为 0 .2 % (质量分数 )、反应时间为 lh,此条件下废水 CODcr的去除率可达 70 % ,而且该方法设备简单 ,易于下一步实现工业放大 ,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处理青霉素废水工艺。  相似文献   
86.
制革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帮森 《环境科技》2003,16(3):20-21
介绍了采用调节—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生产废水工程的设计调试运行结果。从运行效果看该工程因地制宜,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7.
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厌氧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还原裂解作用,开发了以易降解工业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的染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3100—3500mg/L,COD总/COD染化比值40,HRT3.0d下,COD去除率>80%,最低染化COD去除率>45%,色度去除率>85%;实验证实,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组分的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应器内的污泥大多呈颗粒状;污泥活性和工艺性能可控制工艺运行参数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88.
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来自固定铵的佐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黔地区(遵义、大庸)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部分样品进行了Au、Ag、PGE、固定铵的分析,综合前人的资料进行了数据的对比和讨论,首次应用其中的固定铵来讨论了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  相似文献   
89.
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在亚铵黑液中生长的毕赤酵母菌株(Pichia sp.No.1)经耐毒驯化后,可接种于酸析脱木素和汽提脱毒后的亚铵黑液中,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连续发酵生产酵母菌体,该菌生产迅速,连续培养衡释率达0.26h^-1,总糖的酵母得率为0.48g/g(TS),COD去除23%,菌体易絮凝,可自然沉降分离。  相似文献   
90.
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深度净水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田  陈超鹏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42-343,349
以光催化氧化作为活性炭吸附工艺出水通常存在的亚硝酸盐、余氯与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并能去除铁穿透炭层的极性短链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与目前常用的活性炭-反渗透组合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可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成分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