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920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466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65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o gain more insight in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naerobic bacteria and reactor performances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2,4 dichlorophenol-2,4 DCP removals, volatile fatty acid-VFA, and methane gas productions) and how they depended on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he microbial variations in th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from a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reactor treating 2,4 DCP was studied. The study was composed of two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numbers of methanogens and acedogens in th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ere counted at different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umbers of methanogens, the methane gas production and VFA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increased to 74% from 30% while the number of total acedogens decreased to 10 from 30 cfu ml(-1). The number of total methanogens and acedogens varied between 11 x 10(3) and 10 x 10(9)MPN g(-1) and 10 and 30 cfu ml(-1) as the 2,4 DCP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obtained between 60% and 99%, respectively. It was seen that, as the number of total acedogens decreased,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increased. However, the number of total methanogens increased as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increase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bacterial number and with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btained in different operational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bacteria, COD removals, methane gas percentage, 2,4 DCP removals and VFA was observed. In the second part, methanogen bacteria in th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ere identified. Microbial observations and biochemical tests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from th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the reactor treating 2,4 DCP, Methanobacterium bryantii, 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 Methanobrevibacter smithii, Methanococcus voltae, Methanosarcina mazei, Methanosarcina acetivorans, Methanogenium bourgense and Methanospirillum hungatei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22.
运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甲苯废水,甲苯浓度的提升对两相厌氧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小。在提升进水中甲苯浓度的初期,即甲苯浓度≤20 mg/L时,产酸相COD去除率及酸化度下降,驯化一段时间后可恢复正常。当浓度高于150 mg/L时,甲苯将对产甲烷相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系统COD去除率开始下降。但进水甲苯浓度提高至200mg/L,两相厌氧系统对甲苯的去除率仍可达99%以上。在高浓度甲苯影响下,出水中高分子量物质增多,推测高浓度甲苯刺激微生物代谢分泌大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23.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 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gVSS/L,停留时间约为30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124.
对厌氧滤池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滤池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在8.1~14.6 h之间,进水COD浓度波动较大(500~1 000 mg/L)时,对COD平均去除率为20%。印染废水的BOD5/COD由0.23提高到0.35,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印染废水中硫酸根浓度略有下降,去除浓度为70 mg/L左右。厌氧滤池进出水颜色明显变化,由紫红色变为蓝黑色,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废水中的有机物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5.
为了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情况,在22.5~30.2℃条件下,对不加填料的5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加填料的4隔室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同步进行了启动实验。实验用水为高浓度淀粉废水,两反应器采用相同的启动策略,即梯度增加进水COD浓度与降低水力停留时间相结合的方式。两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47.8 L,启动初始负荷为0.6 kg COD/(m3.d),逐渐增加到10 kg COD/(m3.d)。实验表明,经过6个阶段87 d的运行,反应器启动完成,并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5%以上。在启动过程中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相近。  相似文献   
126.
分析了年产15万t啤酒的生产废水情况,介绍了采用IC厌氧反应器-一体化氧化沟处理该生产废水(7 200 m3/d)的工艺路线和主要设计参数,讨论了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其中IC厌氧反应器的HRT为8 h,运行温度为35~37 ℃;一体化氧化沟包括氧化沟段和沉淀池段,总尺寸为40 m×24 m×6 m.IC厌氧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在7.78 kg/(m3·d)时,COD去除率为84%左右.整套废水处理系统的COD总去除率为98%左右,出水COD小于80 mg/L.厌氧所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废水的升温.  相似文献   
127.
镍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以酒糟废水为基质,在相同条件的不同反应器中每日加入不同浓度的镍离子(以硝酸镍形式加入),研究不同浓度的镍离子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以及体系中溶解态的镍离子含量与抑制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日加入镍量低于36.4mg/L时,对体系无影响;在40-60mg/L时,产生轻微的抑制;超过80mg/L时,对体系造成严重的抑制。当体系中溶解态镍离子浓度低于2.5mg/L时,体系不受影响。厌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混凝吸附工艺处理洁霉素生产丁提高浓度有机废水,工程实践表明,CODCr和BOD5去除率在99%以上,所排废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9.
UASB-FEO-氨吹脱-CASS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和国内处理工艺现状,采用UASB-FEO-氨吹脱-CASS工艺处理合肥市龙泉山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介绍了工艺的重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运行实践表明,整套装置运行平稳,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出水水质对该工艺进行技术分析以及运行结果的讨论,并与新发布的技术规范及排放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0.
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酸化阶段,反应器内温度的快速下降将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产酸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当温度依次从30℃下降到25、20和15℃时,反应器内厌氧微生物数量呈缓慢减少趋势,受温度影响不大;但是,厌氧酸化过程却明显表现出受到每一次骤然降温的影响,其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随温度骤降从92%依次降低为84%、72%和25%,且最低分别达到78%、52%和10%。研究还表明,随着温度的骤降,厌氧酸化活动将立即受到强烈抑制,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以适应发酵温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