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氨氮浓度过高是黑臭水体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了经活性污泥驯化的菌株与市售硝化菌液两种不同菌剂分别在有机填料聚丙烯纤维和无机填料沸石上的挂膜特性,考察了不同挂膜填料性质、填料粒径、源水pH值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构不同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探究填料负载微生物的生物膜法去除氨氮的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舰船应用时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 a期的自然曝晒试验,进而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其与低合金钢的电偶腐蚀效应,结合老化机制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对其与钢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在青岛大气环境曝晒不同周期的复合材料试样,开路电位与低合金钢相差较大,存在较高的电偶腐蚀倾向。随曝晒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表面微裂纹不断产生、扩展,导致电化学反应活性点增多,两者电偶电流密度随之增大。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2 a后,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与低合金钢的电偶电流为0.356 9 μA/cm2,两者的电偶腐蚀敏感性达到B级。  相似文献   
103.
以氧化石墨烯(GO)与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为改性剂,采用界面聚合法与抽滤吸附结合,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简称原膜)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新型纳米改性膜(简称GO-TiO_2改性膜).研究改性膜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其对腐殖酸(HA)的吸附截留性能与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1)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钛酸丁酯2 m L、GO 1 mg、间苯二胺1%(质量分数)、间苯二胺浸泡时间8 min、均苯三甲酰氯0.2%(质量分数)、均苯三甲酰氯浸泡时间10 min;(2)亲水性提高显著,亲水性表面为GO-聚酰胺-TiO_2复合结构,改性膜接触角由80.6°±1.8°下降到38.6°±1.2°;(3)抗污染性能提高明显.改性膜通量总衰减率由改性前的51.2%下降到35.6%,过滤周期约为原膜的2.5倍;反冲洗后膜通量恢复率由69%提高到96%.  相似文献   
104.
光纤传感器FBG和BOTDR应用于结构监测的若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筑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可以防止和避免灾害的发生。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是进行结构监测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因种类不同在性能方面也相差较大。FBG(FiberBraggGating,光纤Bragg光栅)和BOTDR(Brillouin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ry,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是近些年来发展比较快的光纤传感器,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光纤传感器,并着重从两者传感的基本原理、传感系统组成、温度补偿研究和性能优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得出了各自作为结构监测传感器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监测选用提供了依据,使应用两者时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5.
芳纶在阻燃防护服中的应用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性能,并对利用其性能制作的阻燃防护服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06.
对芳纶1313纤维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生产加工、产品应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芳纶1313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阻燃耐热纤维,在安全生产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自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芳纶1313纤维具备一系列的突出优点,同时也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建议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这种纤维的种种优点,同时通过纤维改性、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等方法,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使之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房豪杰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2):234-237,250
在对国内外现有的一体化烟气处理工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基于陶瓷纤维滤管的烟气净化一体化技术,对其技术原理、应用特性、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以江苏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中试示范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Ox、SO2、HCl、颗粒物、二噁英类去除效率分别为97.6%、84.1%、74.8%、>99.9%、99.9...  相似文献   
108.
张祯  江静  邹艳敏  吴向阳 《环境化学》2012,31(12):1929-1933
分别以l-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C8MIM][PF6])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作为萃取剂与辅助萃取剂,建立了中空纤维膜辅助的两相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环境水体中水杨酸(Salicylicacid,SA)的新方法.通过对中空纤维膜种类、萃取剂、供体相体积、供体相pH、离子强度和萃取时间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了较高的富集倍数(1653倍).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L-1,线性范围为0.5—1000μg.L-1.方法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9.6%—102.4%,可应用于环境水体中痕量S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9.
以北京朝阳区清河水为原水,开展碳素纤维生物修复试验,考察生物膜从形成到成熟及处理过程中碳素纤维外观、生物相结构、氮磷浓度及藻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碳素纤维在3 d内挂膜成功且生物相丰富,说明其生物亲和性强,吸附性能好. 碳素纤维生物膜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TN、TP、NH4+-N去除率分别达40%、60%、98%,其中对氮、磷的去除以吸附水体中颗粒态污染物为主. 碳素纤维生物膜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蓝藻的抑制作用显著,藻类总密度和蓝藻密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迟6 d,且藻类总密度及蓝藻密度都低于对照组. 碳素纤维生物膜还影响水体中的藻类群落结构,试验期间水体中以硅藻为主,蓝藻所占比例平均为22.4%,而对照组中以蓝绿藻占优,蓝藻平均所占比例高达47.2%.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厌氧反应装置,以腈纶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2组试验,对比了微量金属(Co)投加前后废水中有机物降解情况、累积产气量、三维荧光光谱图以及微生物生长情况,研究了微量Co对腈纶废水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的投加浓度〔以ρ(CoCl2)计〕为1.0 mg/L时,CODCr去除率达71.7%,累积产气量达到22.5 mL;当Co的投加浓度超过10 mg/L时,CODCr去除率为20%左右,累积产气量8.5 mL,未投加Co元素的空白对照组CODCr去除率为43.1%,累积产气量为10 mL.显示微量Co对腈纶废水厌氧生物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