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592篇
安全科学   299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391篇
综合类   1882篇
基础理论   468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175篇
社会与环境   315篇
灾害及防治   17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简述了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水系的变化及京杭运河苏州段沿岸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变化,对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防治的共同影响。提出,除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外,还需对水系范围内的生活、农业等方面产生的污染进行防治;在规划水利建设工程时,应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态建设全面地比较与评价,按其结果再实施工程建设;已建成的环太湖闸在不影响其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应保持开启,让优质的太湖水补给运河,从根本上改善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就扬子板块东南缘湖南段上元古代三套同期异相沉积层—泥市群、板溪群及高涧群的构造变形特征分别作了简要概述。指出它们的主体构造变形是显生宙以来构造叠加变形的综合反映,其中,板溪群与高涧群的构造变形型式迥然有别,“雪峰隆起”的南北两侧不仅在组成上而且结构上均具显著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93.
调研区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中生代以来班公湖—怒江洋及雅鲁藏布江洋相向俯冲、消亡,形成多岛弧—盆系洋陆的转化和陆内汇聚—高原隆升,构成了极复杂的构造格局。根据藏北1:25万邦多幅、措麦幅地质调查成果及区域前人资料综合分析,以多岛弧盆造山模式为理论,认为在Ⅰ级大地构造单元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及拉达克—冈底斯—拉萨—腾冲陆块上,由北至南可进一步划分晚侏罗世前陆盆地、白垩纪残余海盆、阿索构造混杂岩、燕山期岩浆弧、中生代复合弧后盆地、断隆带、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岩浆弧带及新近纪—第四纪南北向地堑等Ⅱ级大地构造单元,将复杂的造山活动遗迹进行了有序的时空配置。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新汶矿区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探求矿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95.
生排烃史是研究成藏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恢复埋藏史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生排烃史模型,模拟并编制各时期的生排烃强度等值线图并分析其生排烃史。结果表明,孙虎地区存在持续沉降型、早期沉降型和二次沉降型三种生排烃类型。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末期只在北区和前磨头洼陷中心有少量的烃生成排出;孔二段在沙一段沉积末期生排烃范围有所扩大,东营组沉积末期几乎扩展到全区。本区生排烃总量较少,属贫油区块。  相似文献   
996.
水污染流域管理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柯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2):70-71,74
针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呈现出的区域化、流域化的新趋势,提出了流域(区域)管理的概念,并对水污染流域管理的理论依据,管理原则和管理机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水污染流域管理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与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至2000年底,已累计塌陷土地5389.40hm2;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兖州、济东2个煤田最终将形成两个塌陷中心,面积达4.4×104hm2。这不仅使大面积农田被毁,造成生态失衡,而且给当地工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应该彻底进行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据此,根据矿区工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方位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998.
结合我国多个东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实践,分析了东部矿区土地破坏的特点及优势,指出在复垦规划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99.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段沙是长江口新生沙岛,在调研其湿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演变趋势基础上,尽快设立九段沙自然保护区已是各方共识,但对其而言,一方面已有大型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滩地的冲蚀可能使高级群落-芦苇的分布面积减少,因此提出,在保护湿地初期建造,低堤不至于影响湿地的自然演变过程,而有利于保护高级群落和局部高潮滩的增速。  相似文献   
1000.
歙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易发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歙县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区县,本文根据调查资料,概括歙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影响的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结合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判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区,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隐患点,使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的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出最大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