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为研究海上钻探平台井喷燃爆事故后果,运用FLACS软件对某深海钻探平台井喷爆炸事故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同事故场景下气云爆炸发展过程及平台荷载分布规律,讨论井喷速率、风向、点火位置等对爆炸超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泄漏速率增加,爆炸强度和爆炸范围均增大,爆炸严重程度不仅与井喷速率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平台结构影响;点火位置会对爆炸超压产生影响,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气体比例为化学理论当量比处点燃气体,生活区承受的爆炸超压最大;在设施及建构筑物分布较为密集、拥塞度较高的地方产生的爆炸超压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可为平台的阻隔防爆性能设计与应急响应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决瓦斯排放孔半径测定过程中由于方法选择和操作等原因而出现的测定结果不够准确,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空白带出现问题,通过现场试验,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测定的方法,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修正,确定安顺煤矿Φ42 mm直径的排放钻孔有效作用半径为R0.25 m,Φ90 mm直径的排放钻孔有效作用半径为R0.55 m,经实践证明是准确和可靠的,排放钻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空白带的出现。  相似文献   
23.
为降低瓦斯抽采漏气,开发了1种具备后期膨胀的二次膨胀材料(DE),以水泥基材料为对比样,利用自制的膨胀力测试装置,以XRD和SEM分别表征其膨胀力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水泥基材料,DE材料的膨胀力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且DE材料的膨胀力随约束刚度增大而增大;水化1 d时, DE材料较水泥基材料生成更多的钙矾石(AFt)晶体;随着DE材料水化,AFt晶体不断增多,且水化7 d后AFt晶体发生延迟膨胀,这是引起DE材料后期膨胀的主要因素;工程应用表明DE材料可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及纯量,有效改善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24.
井喷点火过程天然气爆炸后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喷失控事故发生后,尽快点火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点火过程中一旦发生天然气爆炸,其可能的爆炸伤害范围、破坏范围以及是否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就成为决策能否点火的关键。本文应用蒸汽云爆炸的肿当量模型和冲击波峰值超压模型,提出了天然气井喷失控后,发生天然气爆炸的人员死亡区、重伤区和轻伤区的计算方法;假设井喷的天然气无阻流量,计算了可能的人员伤害范围,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在井喷失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井喷失控时间,以及最大限度地防止天然气在某一区域的大量积聚,是减轻井喷失控天然气爆炸后果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25.
摘要:为研制适用于煤矿瓦斯抽采钻孔、满足施工强度要求的小尺寸随钻超声成像仪器,对随钻超声成像仪器的关键受力部位——超声探头安装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煤矿瓦斯抽采钻孔的一般规格,建立超声探头安装孔的三维模型,确定关键参数类型及其取值范围,采用极差分析法找到对受力部件强度影响较大的参数,基于响应面法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运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得到超声探头安装孔关键参数与仪器受力部件性能指标的关系,优化受力部件关键参数的数值。结果表明:优化前最大的等效应力为138.6 MPa,优化后受力部件最大等效应力较优化前降低9.05%。结论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煤矿抽采钻孔随钻测井仪器的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国内外事故行动计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分析了含硫气田井喷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结合我国现行的事故应急工作体系,将事故行动计划应用在含硫气田井喷事故应急工作中,提出了针对含硫气田井喷事故的事故行动计划编制方法,建立了包括现状分析、设立事故目标、确定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制定应急处置措施、调配应急资源、开展评估与监控在内的含硫气田井喷事故行动计划编制技术体系.事故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有效提高含硫气田应急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含硫气田井喷事故应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为了采取合理的瓦斯抽采技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对朱集煤矿13—1煤层实行高位钻孔以及上隅角采空区埋管作为抽采瓦斯实验方案。通过对现场工程实践以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应用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抽采效果十分明显,且工程施工费用较低,易于生产管理,该抽采技术适用于朱集煤矿采空区瓦斯抽放。  相似文献   
28.
Forward modeling of borehole radar data for a series of synthetic discrete-fracture network (DFN) models provid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experimental field data at fractured rock sites. A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radar wave propag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this purpose. Synthetic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single-hole reflection-mode and cross-hole transmission-mode borehole radar for (1) identification of fractur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and (2) identification of fracture pore-fluid properties, which might change as a result of tracer tests or flooding exercises in support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or site remediation. A two-dimensional, synthetic DFN was generated statistically based on hypothetical distributions of fracture length, orientation, aperture, permeability, and inter-connectivity. The DFN includes a zone of permeable fractures embedded within a network of lower-permeability fractures and a low-permeability rock matrix. We modeled the unconnected and non-permeable fractures as being filled with freshwater. To simulate tracer experiments, contaminant releases, or engineered-remediation processes, we considered alternately the inter-connected, permeable fractures to be filled with freshwater air, or saline water (tracer). Synthetic radar data sets for both single-hole reflection and cross-hole transmission modes were generated. The features in synthetic radargrams were then examined and compared to the DFN model to evaluate the likelihood of identifying fracture location, orientation, and pore fluid in field situations. This comparison demonstrates that (1) the replacement of freshwater with saline water in permeable fractures generally increases the amplitude of reflections from permeable, connected fractures; and (2) in general, radar reflection-mode data contain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racture properties than transmission-mode data.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煤巷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建立煤巷突出平衡方程,探究煤巷突出发生条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探究钻孔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压力的关系;利用ZTL20/1000-Z型矿用隔爆型连续流量法煤层巷道突出预测装置,以薛湖煤矿二煤层为试验对象,进行煤巷突出危险性预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钻孔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压力呈线性关系,钻孔初始瓦斯流量可以作为预测煤巷突出危险性的敏感指标;最大流量峰面积、钻屑量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最大流量峰面积取值范围较广;最大流量峰面积突出临界值取值为59.30 (L·m2)/min。  相似文献   
30.
为揭示剪切闸板在纯剪切工况条件下(无压差、无悬重)剪切钻杆时剪切力特征,以及悬重、内外压差等复杂工况条件对剪切钻杆时剪切力和油压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Shear Damage断裂损伤模型,通过显示动力学方法开展剪切过程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纯剪切工况条件下,剪切力随时间增加先逐渐增加再急剧下降为0;在有悬重工况条件下,剪切力和油压随悬重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钻杆内压大于外压工况条件下,剪切力和油压均随压差增大而增大;在钻杆内压小于外压工况条件下,剪切力随压差增大而减小,5 in(壁厚14.50 mm)、5 in(壁厚12.70 mm)规格钻杆油压随压差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5 in(壁厚10.54 mm)规格钻杆油压随压差变化不明显,其余钻杆油压随压差增大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剪切闸板防喷器油压配置、结构优化、关井工艺改进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