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9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2563篇
安全科学   367篇
废物处理   853篇
环保管理   643篇
综合类   5143篇
基础理论   546篇
污染及防治   1656篇
评价与监测   16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616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铁路中小站段污水排放规律及处理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迪  付永胜  邱钰棋  房景燕 《四川环境》2007,26(1):40-42,48
随着铁路通车里程的增长,铁路中小站段随之增加。但是大部分站段污水经过简单处理或不经处理排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沈阳铁路局下属中小站站段调研,找出典型站段污水排放规律,并提出与之相匹配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82.
目的:了解长江沿岸高校实验室废液排放情况及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长江沿岸高校实验室操作程序、管理制度、废液排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8%的高校管理制度不完善,68%的高校实验操作不规范,44%的学校环保意识宣传不到位,62%的高校实验废液未处理就直接排放。结论:高校实验室正成为长江生态环境恶化的污染源.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实验废液处理,杜绝高校成为长江水质污染新的根源。  相似文献   
983.
结合大港石化实际情况,在详细介绍柴油碱渣应用QBR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提出酸化回收粗酚或环烷酸并配套QBR、QBF等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各种碱渣的新型工艺路线。经QBR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可达97%以上,石油类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硫化物去除率在99%以上。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困扰石化公司多年的碱渣废水处理的老大难问题,为炼厂碱渣废水乃至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4.
制备了一种铁碳基/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其物质摩尔配比为Fe:C:TiO2:MnO2:ZnO=2:1:1:1:0.3,使用该催化剂拟定了二次催化—固定床生物氧化降解流程。在pH=6、温度=90℃的条件下,用该流程处理煤化工工业所产生的洗煤气净化脱酚、蒸氨剩余废水,在无需对原废水进行稀释的前提下可很好地对此废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出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r78—1966)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85.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了Cu/Mn,Cu/Ce,Cu/Ni,Ce/Mn,Ce/Ag等催化剂,经过性能比较,选择催化活性较高且金属溶出量较小的Cu/Ni作催化剂。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6.93、Cu/Ni加入量为4.0g、反应温度为190oC、氧分压为1.6MPa、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5%;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从0.093增至0.590,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86.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为1株黑曲霉.采用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2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对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絮凝条件下,M-2对造纸中段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70.6%,浊度去除率可达91.7%,其絮凝效果优于传统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987.
An integra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duckweed-tilapia ponds was used for recovery of sewage nutrients and water recycling. A UASB reactor with 40 liter working volume was used as pre-treatment unit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three duckweed ponds for nitrogen recovery. The treated effluent and duckweed biomass was used to feed fishponds stocked with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The UASB reactor was fed with raw, domestic sewage at 6 h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The three duckweed ponds were stocked with Lemna gibba and fed with UASB effluent at 15 days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Nitrogen recovery from UASB effluent via duckweed biomass represented 81% of total nitrogen removal and 46.5% from the total nitrogen input to the system. In subsequent fishponds the nitrogen recovery from duckweed as fish feed was in the range of 13.4–20%. This nitrogen in fish biomass represented 10.6–11.5 g N from the total nitrogen in the raw sewage fed to the UASB reactor.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showed specific growth rates (SGR) in the range of 0.53–0.97. The range of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were 1.2–2.2 and 2.1–2.28,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otal fish yield and net fish yield in the range of 17–22.8 ton/ha/y and 11.8–15.7 ton/ha/y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UASB-duckweed-tilapia ponds provide marketable by-products in the form of duckweed and fish protein, which represent a cost recovery for sewag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88.
研究了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及改性蒙托石等不同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配使用处理炼钢厂连铸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考察了不同絮凝剂的复配以及絮凝剂的不同复配比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3种絮凝剂复配使用除油效果最佳,当3种絮凝剂的复配比为2∶2∶3时除油效果最好,除油率达到88.2%,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89.
改性木屑吸附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廉价易得的杨树木屑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的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研究各种反应因素(氢氧化钠浓度、环氧氯丙烷用量、反应温度、木屑粒径等)对反应过程和吸附剂性能的影响,检验了其对品红及孔雀石绿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它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990.
US/Fenton试剂协同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US (超声波)协同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 投加量、废水的pH、反应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7.0 g/L;Fe2 投加量500 mg/L;pH=3.0; 反应时间 40 min; 超声波功率 600 W 的条件下,COD、NH3-N、C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5.8%、71.3%、69.5%和75.2%,出水COD降至41.0 mg/L.在相同条件下,US/Fenton试剂协同法的处理效率比单独Fenton试剂氧化法的处理效率提高了约20%,且反应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