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研究"多规合一"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多规合一"的内涵:"多规合一"是各类规划的统筹,是系统的空间管理,是简政放权的手段。从市级、省级两个层面,论述了广州、厦门、海南等试点城市"多规合一"开展的现状,比较各试点城市牵头部门、规划体系、发展步骤等发展模式的不同,总结"多规合一"开展以来在解决规划打架、盘活土地资源、缩短审批时间、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生态管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梳理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并展望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32.
水资源价值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价值理论是价值核算的基础,在水资源价值研究中举足轻重。水资源价值研究是在对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反思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已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价值理念必须进行重新认识并加以完善。旨在分析水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给水资源价值理论研究以启示。首先分析了水资源价值的构成和内涵,指出水资源价值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的统一;接着详细介绍了各价值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展望部分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出发,将能值价值论引入水资源价值研究中,提出水资源能值价值理论的想法,以期为水资源价值评估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国内外讨论的一个热点,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非常之多。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归类,并给予简要的评述,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内涵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环境、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域水环境载力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关中地区,得到不同方案下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及提高关中水环境承载力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35.
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服务内涵的拓展,即服务方向和服务形式的转化,提出高校图书馆要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并研究与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深化与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阐析,提出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经济运行形态的基本概念和四个基本特征。并着重指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最后。本文对国内出现的循环经济概念泛化与误用现象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应把握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7.
为明晰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从而为行为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依据和方法,针对已有行为安全模型存在的缺陷,对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开展构造与演绎研究。首先,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结合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相关知识,构造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其次,详细剖析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基本内涵,并扼要概述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组织系统之中安全行为主体相关安全行为的产生及作用过程,可阐明行为安全管理研究实践的基本程式与框架,促进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38.
生态资产概念、特点与研究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资产中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界定;在阐述生态资产概念、特点的前提下,指出生态资产研究应在目前已有的静态生态资产研究的基础上,以动态和开放的视角开展生态资产耗损、生态资产转移等研究;初步构建了生态资产研究体系和应用框架,探索了生态资产研究趋向,提出生态资产研究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39.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其社会效益计量的研究.该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初步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改善3种类型11项指标.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每年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11.68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社会文明进步效益为1.68亿元;人类健康效益为1.62亿元;社会生产生活改善效益为8.37亿元.该研究的社会效益计量指标及计量方法可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基层工作人员及类似保护区社会效益计量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保护成本计量的研究。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投入进行了成本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投入方面,总货币量约29.72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保护成本为2.59亿元;间接保护成本为2.00亿元;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机会成本为25.13亿元。其中,机会成本的计量模型多样化,在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但是,最终每种模型都能反映出机会成本的内涵的货币量,可以表达出我国政府为建立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而付出的无形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