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14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490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4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01.
构建湿地堵塞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IVCW)中与填料堵塞相关的填料粒径、渗透性能、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变化.经过颗粒分析得知填料粒径在2~5mm间,运用自制的砂样管对填料进行原位采样,渗透试验结果表明IVCW填料层的渗透系数随填料深度的增加而增加.IVCW填料各层中,渗透系数最小值存在于表层以下15~30cm处.IVCW系统运行52个月后,仅填料表面至15cm深处有少量有机质存在,15cm深度以下有机质含量极少,表明IVCW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堵塞现象.文中通过分析填料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02.
亚铁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铁离子可以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硝化作用,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亚铁离子还原硝酸盐,从而去除污水中的硝态氮.本研究通过在潜流人工湿地中添加Fe2+,分析不同初始Fe2+浓度对反硝化过程的强化效果及不同C/N对Fe2+参与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e2+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人工湿地反硝化能力,进水NO-3-N为30 mg·L-1、C/N为2、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添加45 mg·L-1Fe2+的人工湿地中硝氮去除率可以提高24%;硝氮去除率随初始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N与初始Fe2+浓度对反硝化作用都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具有交互作用,碳源的存在可以促进Fe2+参与的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703.
The Ely Creek watershed (Lee County, VA) was determined in 1995 to be the most negatively affected by acid mine drainage (AMD) within the Virginia coalfield. This determination led the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to design and build passive wetland remediation systems at two major AMD seeps affecting Ely Creek.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if ecological recovery had occurred in Ely Creek.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media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all monitoring sites downstream of the remediated AMD seeps. At the site most impacted by AMD, mean pH was 2.93 prior to remediation and improved to 7.14 in 2004.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surveys revealed that one AMD influenced site had increased taxa richness from zero taxa in 1997 to 24 in 2004. While in situ testing of Asian clams resulted in zero survival at five of seven AMD influenced sites prior to remediation, some clams survived at all sites after. Clam survival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upstream references at only two sites, both downstream of un-mitigated AMD seeps in 2004. An ecotoxicological rating (ETR) system that combined ten biotic and abiotic parameters was develop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ecological status for each study site. A comparison of ETRs from before and after remediation demonstrated that all sites downstream of the remediation had experienced some level of recovery. Although the remediation has improved the ecological health of Ely Creek, un-mitigated AMD discharges are still negatively impacting the watershed.  相似文献   
704.
人工湿地不同基质对氨氮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量氮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氮的去除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其中人工湿地中基质对氨氮的去除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重要途径。通过基质氨氮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以及基质饱和吸附后氨氮解吸实验,研究沸石、红泥、水洗砂、炉渣4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氨氮的效果,评价其饱和吸附后氨氮解吸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及基质去除氨氮的主要途径。结果表明:4种基质对氨氮的吸附量顺序依次为沸石〉红泥〉炉渣〉水洗砂;沸石去除氨氮的途径以离子交换为主,物理吸附作用很小;炉渣的离子交换作用和物理吸附作用效果相当。从氨氮的解吸率来看,沸石的解吸率最小,红泥次之,炉渣和水洗砂的解吸率较大。综合评价,沸石更适合作为人工湿地污水去除氨氮的基质。  相似文献   
705.
潜流人工湿地负荷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张荣社  李广贺  周琪  张旭 《环境科学》2006,27(2):253-256
通过15个月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了约40种入水负荷下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总结了芦苇、茭草、混合种植以及无植物潜流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下的单位面积出水氮负荷和去除率的变化规律.4种潜流系统入水负荷从400mg·(m2·d)-1变化到8 000 mg·(m2·d)-1,出水负荷小于7 000 mg·(m2·d)-1,研究表明,潜流湿地出水负荷随着入水负荷的升高而升高,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单位面积总氮的去除率在低负荷条件下随入水负荷的升高而升高,但在高负荷时单位面积去除率基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受入水负荷的影响,去除率变化波动较大.各系统的最佳运行范围在2 000~4 000mg·(m2·d)-1之间,平均去除率在1 062~2 007 mg·(m2·d)-1之间.床体间比较认为,植物床脱氮效果明显好于空白床,芦苇床、茭草床单位面积脱氮效率高出空白床63%和27%;同时考察的植物吸收量证明,植物吸收氮的量非常有限,不到去除量的5%,证明植物主要通过吸收以外的其它因素如改善水力条件和根系微环境来提高系统的氮去除效率.研究结果为潜流湿地脱氮机理的理解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6.
人工湿地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强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对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中不同填料层的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变化,从微生物角度分析了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表面流湿地硝化强度高于潜流湿地,2个系统中的硝化强度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硝化强度高于下层.2个系统中沿程硝化强度呈递减趋势,硝化强度反映氨氮去除率的大小,表面流湿地氨氮的去除率高于芦苇潜流湿地30%~40%.反硝化强度比较结果表明,潜流湿地上层土壤填料的反硝化强度最高,砾石填料反硝化强度最低,表面流湿地反硝化强度居中,2个系统反硝化强度上下分层不明显,沿程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07.
低温下浮水植物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有机氮的去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以有机氮(ORN)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水温为6.8~7.2 ℃时浮水植物系统(水葫芦和浮萍)、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中氮组分的转化与去除,并探讨了水温为9.5~13.1 ℃时水葫芦系统中不同起始ρ(CODCr) (27~148 mg/L)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系统对比试验中,水葫芦和浮萍系统ORN的去除率分别为83%和63%,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50%和59%,高于泡沫板系统(ORN去除率为39%,TN去除率为39%)和空白系统(ORN去除率为48%,TN去除率为43%),2种植物系统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75%和54%,与空白系统(63%)相差不大,但高于泡沫板系统(38%). 随着起始ρ(CODCr)的提高,水葫芦系统中水体缺氧状况加剧,ORN去除率由85%下降到66%,同时TN去除率由19%提高至45%.   相似文献   
708.
人工快滤系统处理小区洗衣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洗衣废水直排水体给城市河道带来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污染。本试验利用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对居住小区家庭洗衣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室内模拟土柱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快滤系统对洗衣废水中的LAS,COD及氨氮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能,其对LAS、COD、BOD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0%、79.8%、72.5%和90.88%。此外,从快滤系统的工作方式、人工土组成及配比和土层厚度三方面对联合去除率的贡献以及各去除机制之间的交叉效应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9.
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主要特点是,在都市公园中展示了具有显著生态与环境效益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和“用绿叶鲜花装饰大地,把清水活鱼送还自然”的水污染治理目标。本文通过实地照片与科学分析,系统介绍了在成都市活水公园展示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过程及其应用前景。为读者及游人提供一些对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技术及其生态系统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710.
八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能的提高方式主要集中在基质填料的选择、湿地植物的筛选等方面,本试验从调整湿地的组合工艺着手探索提高磷去除效率的优化组合,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考察了推流床-下行流-上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好氧塘-下行流、下行流-兼性塘、推流床-下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等8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磷的去除规律,比较了这些湿地组合所构建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如果采用塘系统作组合单元在湿地系统中前置比较理想,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可以常年保持稳定的、较高的磷去除能力,而且对水力变化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能。复合垂直流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工艺组合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