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286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42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为了迅速、合理地预测和评估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江苏省洪涝灾害防治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了江苏省洪涝灾情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阐明了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2.
由震洪相关回顾性预测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多因叠加和强化的结果, 因之要预测它也要从各方面去研究。如特大洪水前的先行降雨和洪水所反映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太阳活动情况等。本文把1931 年、1954年、1991 年长江大洪水前一年内缅甸北部有7 级以上大震及1998 年长江大洪前一年内缅北有6级左右震群集中活动的相关指标移用于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前, 发现其前一年, 即1869 年缅北亦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震洪相关的物理机制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地下放气使孟加拉湾向长江流域输送的水气更多,如遇北方冷气团南下则降大雨致洪。另外,1870 年长江洪水之所以比1931 年、1954 年、1991 年和1998 年长江洪水还大, 我们认为1870 年4 月11 日在长江上游山区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 且震前有大雪发生, 是叠加在前述致洪因素上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3.
3S技术在财产保险防洪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保险业防灾减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3S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和如何将3S技术应用于财产保险防洪救灾领域,建立财产保险防洪救灾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其功能特点,该系统可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紧密结合,显示直观。同时包括保险分析、灾害分析和专题图显示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无缝集成。因而能从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上指导保险公司的防灾减损工作。切实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为示范区,该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4.
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生成频率和强度的分析。认为两晋、南北朝时期和南宋、元、明、清时期是两千年来本区的主要水灾期。对照两千年来中国东部气候变化、海面升降与长江口河道变迁关系,认为在本区水灾生成事件中,气候因素起着主导控制作用。当然,人类活动对本区水灾生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地区近百年来的旱涝灾害规律可用非线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旱涝灾害的准60年、准35年和准11年的长周期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地极移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3个周期变化基本一致。本地区气候系统的行为具有混沌特征。这是线性逼近和周期叠加预报方法难以得出灾害预报正确结果的原因,但气候系统半个月的确定性预测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5.
近50年来湖南省旱洪灾害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贺建林 《灾害学》2000,15(1):62-66
利用 194 9年以来湖南省 9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 ,提出了湖南省旱洪灾害的等级标准 ,分析了湖南省旱洪灾害及其时空分布和旱洪重灾区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6.
区域洪涝灾害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合香  徐庆娟 《灾害学》2007,22(4):38-42
以广西1992~2006年洪涝灾情数据为基础,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用基于遗传算法、特征值法和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类权重和排序权重,用优化算法进行综合得到组合权重,经过加权求和得出洪涝灾害的模糊综合评价,进而对15个评价对象进行了分类排序,其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洪涝灾情的实际情况。在以上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距离贴近度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贴近度,并由择近原则确定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在洪涝灾害评价中的相关程度。同时,建立了基于改进的灰色GM(1,1)的时间响应式的灾变年份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7.
宁波市水旱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宁波市水旱灾害形成的主要因子,认为水旱灾害是在天气气候因子、地貌因子、水文因子、土壤植被因子、社会经济因子、防洪抗旱能力因子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水旱灾害的形成,自然条件固然重要,但形成严重灾害,则与人为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外来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相结合,借鉴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点控制原理,提出了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风险的关键点控制方法。针对人类有意引种、随人类活动无意引入以及自然传入3类外来生物入侵的传入途径,在入侵途径上确定若干个风险控制关键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小外来生物的入侵风险,提高我国在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19.
都城的选址、建设和迁移发展必须以环境资源为基础。我国古代的国家都城在黄河中游反复迁移,以至最后东迁南迁。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变迁和灾害一直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时期洪涝和干旱灾害,以及气候水文变化资料,结合古都所在地的环境资源条件分析讨论,揭示了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都城迁移发展的影响。都城在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反复迁移,以及后来的东移开封,和南移到长江下游平原,环境的变迁是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0.
ABSTRACT: Human behavior and response towards storm hazard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One-hundred and twenty flood victims in West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were administered a sentence completion test to ascertain how these victims behaved and responded to the flash flood of July 12, 1972. The sentence completion test consisted of 11 sentence stems. Seven of these dealt with the respondent's behavior toward the storm experience, and four with the issue of internal vs.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Completions of the seven sentence stems at three time situations showed that West Vancouverites expressed the normal reactions of fear and anxiety before the storm; showed negative emotions during the storm; and displayed a feeling of mutual cooperation after the storm. Completions of the remaining four sentence stems revealed that West Vancouverite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factors, viz., autonomy, drive and hard work, in controlling their lives. They recognized God as a benevolent - protective and almighty - powerful figure. Forty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did not believe in luck, while 8 percent regarded it as important in their lives. One might conclude that West Vancouverites could cope with natural hazardous threats better than those who rely on external factors in directing their l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