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24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13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urvey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phenolic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utilizing mussels as sentinel organisms was conducted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s a part of the Asian Mussel Watch project. Green mussel (Perna viridis)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 total of 48 locations in India, Indonesia, Singapore, Malaysia, Thailand, Cambodia, Vietnam, and the Philippines during 1994–1999 were analyzed for PAHs, EDCs including nonylphenol (NP), octylphenol (OP) and bisphenol A (BPA), and linear alkylbenzenes (LABs) as molecular markers for sewage. Concentrations of NP ranged from 18 to 643 ng/g-dry tissue. The highest levels of NP in Malaysia, Singapore,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served in Tokyo Bay.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EDCs were not observed in Vietnam and Cambodia, probably due to the lower ext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se regions. No 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phenolic EDCs and LABs were found, suggesting that sewage is not a major source of EDCs. Concentrations of PAHs ranged from 11 to 1,133 ng/g-dry, which were categorized as “low to moderate” levels of pollution. The ratio of methylphenanthrenes to phenanthrene (MP/P ratio) was >1.0 in 20 out of 25 locations, indicating extensive input of petrogenic PAHs. This study provides a bench-mark for data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nthropogenic contaminants in this region, which is essential in evaluat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effect of future regulatory measures.  相似文献   
32.
轧钢厂是大型冶金联合企业产成品后续加工单位,具有生产过程连续、工艺复杂的特点,其生产的原料坯须经过加热后,才能进行生产轧制.而加热燃料是高焦炉混合煤气,属易燃易爆、易中毒能源介质.为消除煤气在生产使用中出现的突发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相似文献   
33.
高健 《环境工程》2006,24(5):86-88
通过对炼化混合废水处理工序进行全过程分析与检测,找出影响外排水达标排放的因素,对加药、释放器及生化系统提出了改造方案,改造后的结果表明,浮选与生化系统的降解能力得到提高,外排水水质明显改善,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4.
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2002-2004年发生在中国内地12个主要城市的435起非爆炸品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发现:(1)危险化学品事故总体呈进一步发展趋势;(2)处于城市生活区的化工企业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城市的影响最大;(3)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阶段,发生事故的比例最高;(4)民用燃气是造成使用阶段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险源,而人为失误和违规操作是民用燃气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试验了氢氧化钙、硫酸铝、硝酸钙、硫酸亚铁对抑制湖泊沉积物向水体释放磷的有效性,药剂投加量分别为1:1、1:2和过量,试验历时24d,4种药剂对水体磷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到86.2%、91.7%、90.3%和93.1%,但处理效果随时间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6.
浅析危险化学品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危险化学品分类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化学品分类的标准和一般程序,以及危险化学品分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低剂量-效应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接近或低于无可见不良效应浓度水平(NOAEL)时仍可诱发生物效应并存在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这对现行的动物繁殖和发育毒理学检测规程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此外,由于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呈低剂量长期暴露的特征,研究低剂量-效应对正确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
郭婷  丁晓强 《安全》2020,(1):36-40
为了研究化工厂选址的合理性,以山东省某化工厂为例,采用ALOHA(有害大气空中定位软件)模拟软件定量确定厂区内环氧乙烷毒气扩散事故的影响区域和敏感点毒气浓度,结合GoogleEarth地图对影响范围进行实地拟合。结果表明化工厂的环氧乙烷储罐泄漏后,毒气扩散到厂区范围之外,毒气浓度在50~500ppm之间的重伤区(ERPG-2)扩散距离可达1.7km,对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厂区应根据拟合结果重新规划工厂中环氧乙烷储罐的位置;ALOHA软件对化工厂选址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9.
为有效克服FRAM事故分析中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缺陷,提出结合模糊推理技术的Fuzzy FRAM模型。此改进模型基于FRAM识别系统运行状态;依据功能输出要素的时间/精度属性利用Matlab构建2阶模糊推理系统量化功能输出质量;根据通用性能条件(CPC)及功能输入耦合端口构建功能评价体系,针对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融合及建模问题,采用模糊证据推理技术,通过模糊信度结构建立、数据处理、信息融合测度后获得功能的风险指数;以既有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uzzy FRAM模型的评估结果较为精确,是FRAM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0.
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庆祥  林哲 《化工环保》1995,15(5):276-279
针对废水中难降解化学合成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处理出水达标困难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对现有处理装置改造提出了若干建议,并介绍了几种国外废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