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0篇 |
免费 | 796篇 |
国内免费 | 4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79篇 |
废物处理 | 16篇 |
环保管理 | 222篇 |
综合类 | 1728篇 |
基础理论 | 321篇 |
污染及防治 | 221篇 |
评价与监测 | 149篇 |
社会与环境 | 203篇 |
灾害及防治 | 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232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80篇 |
2015年 | 164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为研究非调度因素对繁忙机场冬季航空器除冰保障能力的影响,缓解不完整信息条件下航空器除冰需求激增所引发的安全运行压力,采用多目标0~1整数规划构建除冰航空器分配模型,并以我国某典型冬季繁忙机场3年降雪季的13 681架次除冰航班为样本,比较多种非调度因素不同组合下的20种情境,分析非调度因素对航空器除冰保障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极端降雪天气下,充足的除冰资源投入比资源使用方式优化更能有效提升保障能力;小雪及无降雪(除霜)天气下,航班时刻编排不合理可能导致与除冰资源投入和利用无关的保障压力;除冰资源投入量及使用限制程度共同影响航空器除冰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22.
为定量获取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情况,首先,将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分为人、机、物、环、管5个子系统,并阐明各子系统风险因素;然后,综合利用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提出熵-TOPSIS-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法;其次,应用该方法评价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最后,就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由有序向无序发展,安全性逐步提升,但人和管理子系统较为薄弱,需采取改善措施,降低耦合效果,保证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23.
为研究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构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用集成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法计算各因素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建立多层次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并考虑各影响因素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结构中的位置。结果表明:消防安全组织人员、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属于原因因素,对其他因素影响逐渐增大;非消防安全组织人员、建筑火灾风险、消防设施、电气设施属于结果因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消防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消防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消防安全组织人员在整个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重要度依次增大,对重要度大的因素须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824.
为分析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城市燃气管道失效可能性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N-K模型;应用轨迹交叉理论分析管道失效可能性因素的耦合作用机理;基于N-K模型对2011—2014年所发生的1 127起城市燃气管道事故进行耦合分析,计算不同耦合方式发生的概率和耦合值。结果表明:多因素耦合过程中,参与耦合的因素越多,管道失效的概率越大,但耦合发生的频率却随耦合因素的增加逐渐减少;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参与耦合时,管道失效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825.
张向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3):147-151
为提高海运危险品安全监管的风险预控能力,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特性,从人、对象、时间、地点、环节、措施等方面优化6W分析法,分别阐述6W模型的要素体系、子目标的选取方法、模型评估流程、评估结果的耦合原则等,建立具有统一适用性的安全监管模型,并以此构建海运危险品安全监管机制。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能够从人、环境、对象、应急等维度辨识海运危险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826.
为深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弹性潜能的产生机制及演化过程,构建突出煤体弹性潜能计算模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量化分析弹性潜能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并基于平顶山十矿己15-24080掘进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探讨掘进进尺与煤体弹性潜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突出过程中煤体弹性潜能对支撑压力集中系数、弹性模量、原始有效地应力的敏感性较大,而对煤体内摩擦角、泊松比的敏感性较小;就十矿己15-24080工作面而言,煤体弹性潜能随着掘进进尺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掘进进尺达到4.5 m时,弹性潜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27.
为研究建筑工人安全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态度定义,分析建筑工人安全态度内涵,在此基础上,编制安全态度测量表并对100名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证明所编量表有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将安全态度影响因素分为个人、作业岗位和管理3个方面,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等34个影响因素,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安全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建筑工人安全态度综合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年限、薪酬福利和合同类型等15个因素对安全态度影响作用显著;对于个体、作业岗位和管理3方面综合影响因素,对安全态度影响最大的是管理综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28.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核电站土建施工项目的安全状况,查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根据4M因素理论,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引入突变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核电站土建施工风险度量评价体系以及安全状况隶属函数等级表。在此基础上,基于Analytica软件构建核电站土建施工项目风险度量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某核电站的1—4号安全厂房及核岛工程的土建施工项目风险度量评价中。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通过模型可得到各厂房土建施工的安全级别,并准确判断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类别,进而计算出量化值,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29.
为揭示不同因素对水力压裂促进煤层瓦斯抽采的影响,保障煤矿安全开采,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建立包含损伤场、应力场和渗流场的煤层压裂和抽采统一数学模型,运用Comsol联合Matlab软件求解,结合现场试验,验证统一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模拟分析钻孔间距、注水压力、煤体弹性模量和地应力等因素对水力压裂及瓦斯抽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试验与模拟得出的压裂贯通时间较吻合;压裂损伤区在抽采孔处贯通是有效抽采煤层瓦斯的关键;压裂贯通时间与煤层弹性模量成线性增加关系,与垂直地应力、钻孔间距成指数增加关系,与注水压力成指数降低关系。 相似文献
830.
为确定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不同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方便危险品运输企业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提出基于质量功能配置(QFD)法的危险品运输风险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分析方法。首先,应用QFD方法在服务设计阶段充分识别风险影响因素。然后,基于AHP法和熵值法,构建使专家主客观权重偏差最小化的综合赋权模型。最后,基于模糊语言术语和三角模糊数,构建模糊环境中风险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确定运输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算例结果表明,危险品运输设备、交通沿线状况、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应急安全保障设备和风险应急预案对危险品运输的风险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