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0000~50000Nm^3/h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75~80℃,脱硫效率〉90%,脱硝效率〉40%,烟气温度90~95℃,脱硫效率>80%,脱硝效率>50%;脉冲能耗<3Wh/Nm^3;随着温度升高,SO2热化学反应效率逐渐降低;随着氨硫化学计量比增大,氨泄漏逐渐增加,烟气温度90~95℃,氨泄漏增加更为迅速。并分析了副产物的成分,阐述了脱硫脱硝的机理,并探讨了烟气排放的温度。  相似文献   
212.
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密相塔烟气脱硫试验装置,并对烧结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硫比和近绝热饱和温度(approach to adiabatic saturation temperature,AAST)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循环灰浓度是保证系统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Ca/S比为1.2、密相塔出口烟气AAST=15℃、循环灰浓度为400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2.5%以上,系统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在15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213.
张永奇  房倚天  王洋 《环境化学》2003,22(6):537-541
考察了炭化温度对流化床飞灰制活性焦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 :炭化温度的高低对成型活性焦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满足其它性能的前提下 ,炭化温度的最佳范围为60 0℃— 70 0℃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焦其强度大于 95 % ,硫容为 80mgSO2 ·g- 1 ,碘值大于 5 5 0mgI·g- 1 ,收率约为 42 % ,符合活性焦的商业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14.
狄平宽  单忠健 《四川环境》1992,11(2):31-36,33
本文评论介绍了中国高硫煤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中国高硫煤的化学组成,概述了中国高硫煤脱硫技术的现状。作者认为,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高硫煤的洗选脱硫是一项减少SO_2对大气排放量的切实可行而又经济的办法。  相似文献   
215.
酸性条件下,借助过渡金属的催化氧化性,可以将烟气中的SO_2转化为S(Ⅳ),以Fe~(2 )为能源,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将Fe~(2 )转化为Fe~(3 )的T.f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引入脱硫吸收液以维持Fe~(3 )浓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对T.f菌的驯化以及微量营养物质的加入,是T.f菌发挥其功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16.
从理论计算和国内外已投运工程的实际运行监测两方面,对海水脱硫排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成熟工艺的前提下,海水脱硫的排水水质包括重金属等指标,全部可以达到我国海水三类标准,绝大部分指标满足海水一类标准,而且通过对国内外已经投运项目的长期监测,也未发现对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17.
对目前火电厂所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和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对石灰石—石膏湿法和循环流化床干法2种脱硫技术从运行技术参数、投资运行费用、脱硫效率、各自优缺点等几个方面做了简单比较,并对循环流化床法在新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18.
燃煤锅炉湿法脱硫烟气中颗粒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北京市典型燃煤锅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在总颗粒物中占有较高比例,供热燃煤锅炉总颗粒物排放水平明显高于电厂燃煤锅炉;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含量较高,供热燃煤锅炉硫酸根比例尤其显著;烟气总颗粒物中存在大量不稳定的易被氧化的组分;同为燃煤源,不同的烟气净化工艺排放的PM2.5组分特征差异明显;现有标准和技术规范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全面、准确监测污染源排放总颗粒物的实际需要。建议建立总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的监测技术规范,全面测算燃煤锅炉硫、氮化合物排放情况,科学评估脱硫及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219.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其发电产生的SO2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燃煤工业SO2排放的重要途径,因其脱硫效率高、稳定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而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燃煤发电中烟气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也作了简单评述,并对新建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中国实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0.
利用FLUENT6.3对PCF型湿式除尘脱硫器装置内的三维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装置内气液两相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表明,PCF装置内的导流板对气液两相的分布特性影响显著,使气相分布更加均匀。导流板和自激通道是引起装置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PCF装置的套筒式结构有效地减少了烟气带水问题,并减少了除雾器的安装,使除尘器的结构更加简单。模拟结果对设备的优化设计和实际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