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61.
瓦斯抽采钻孔棱状钻杆排渣原理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棱状类钻杆应用于松软突出煤层钻进存在优势的原因,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棱状钻杆排渣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应用标准κ-ε模型方程进行计算,对钻杆旋转与周边流体相互作用的流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钻杆棱角处形成“低压高速区”,棱边处形成“高压低速区”,钻杆棱边壁面流体产生速度、压力波动差,从而在“高压低速区”钻杆壁面形成强烈的“压差涡流”现象,减少了钻屑在孔底堆积致使钻孔堵塞的概率.应用棱状钻杆在松软突出煤层中施工钻孔,钻进深度提高34.6%,钻进效率提高21.1%,钻孔达标率由9.8%提高到48.3%,试验期间,钻杆强度可靠,未出现丢钻、断钻现象.  相似文献   
362.
以武汉市后官湖地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试了人们对该区域内3种景观类型、12类景观元素的认知偏好情况,并初步分析了景观认知偏好的人群差异性。结果表明:(1)样本人群对不同的景观类型和景观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好,并且普遍偏好自然景观(尤其是包含水体和与树木有关的景观元素),其次是半自然景观,最次是人工景观;(2)不同个体对于自然景观的认知偏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对于人工景观,样本人群的认知偏好评价较为一致;(3)样本人群的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及专业背景均会对个体的景观认知偏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职业、地区、专业背景、受教育程度、性别;(4)通过对样本人群个体差异性分析结果,最为偏好自然景观的人群大致具有以下特征:女性、小于45岁、居住在城市地区、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事室内工作、具有景观或设计相关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363.
基于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分析了安阳市2014~2017年不同功能分区(城市、郊区和工业)点位的臭氧(O_3)污染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研究了O_3污染的气象影响因素和潜在源分布.结果表明,2014~2017年安阳市各站点O_3年均浓度上升明显,O_3超标日的出现从2015年开始不断提前,最早在2017年4月出现;工业区点位O_3第90百分位数和平均值增长最快,年均分别增长16. 0μg·m~(-3)和13. 0μg·m~(-3),郊区点位O_3第5百分位数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3. 2μg·m~(-3);安阳市O_3月变化呈"M"型,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温度对O_3浓度起主导作用;气温大于23℃、相对湿度小于58%和西南偏南方向5m·s-1风速与高浓度O_3污染密切相关;不同季节O_3潜在来源差异明显,夏季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和沈阳北部.2017年5月首次出现O_3重污染日,工业点位O_3小时平均浓度高达405μg·m~(-3),重污染事件与西部干热气团转移导致持续高温有关.  相似文献   
364.
外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用之于交际的语言又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文化干扰是教学的难题之一.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导入.  相似文献   
36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保障较高的经济增长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和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保障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宏观上调控上述因素.使其向能源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6.
不同比例尺下耕地质量分等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耕地质量保护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耕地质量管理工作需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同时也要求有不同比例尺的耕地质量分等成果,但不同比例尺下的耕地质量分等结果在等别面积、空间分布、等别组合以及精度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分析不同比例尺耕地质量分等结果的尺度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土地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对1∶5 000(大比例尺)、1∶100 000(中比例尺)和1∶500 000(小比例尺)3种比例尺下耕地分等结果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比例尺下耕地质量分等结果在面积数量、空间分布以及表达精度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且比例尺越大,结果越精确;2)导致不同比例尺间耕地质量分等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程、植被覆盖度、耕地连通度、耕地面积占比、耕地图斑数、坡度、路网密度以及耕地集聚度等,不同比例尺之间的耕地等别差异影响因素是不一致的,且各因素对结果差异的影响力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别。综合以上结论,可以得出:由于耕地质量分等结果比例尺差异明显,并受多因素影响,所以不同比例尺下耕地分等数据转换与组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67.
合理评估区域大气环境效率是落实污染物减排政策和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非径向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维度测算了2006-201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大气环境效率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2006-2015年间,浙江省大气环境静态效率的平均值为0.592 4,污染减排治理的潜力依然巨大。浙江省大气环境动态效率实现了年均6.47%、累计75.81%的增长,且增速存在显著城市差异,杭州最快,宁波、嘉兴次之;大气环境效率的提升主要由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扩大的“双轮驱动”影响。11个城市在4种高低环境效率矩阵中的分布数量相对均匀,没有出现H/H、L/L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未来,需充分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实际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提升大气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368.
“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使得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国内女性食物浪费行为对防止家庭食物浪费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双系统理论,通过事件相关电位实验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测度不同性别群体的食物浪费程度,并探究影响不同性别群体食物浪费程度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实验参与人均出现了明显的N270脑电成分,表明其食物浪费程度均较高,且女性比男性表现出了更明显的食物浪费倾向;(2)相对于90后与00后,50后与60后女性消费者面对食物倒掉刺激材料能诱发更为显著的N270,即年长女性的食物浪费水平显著低于年轻女性;(3)与女性相比,提高男性的节约意识对于减小其食物浪费意愿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以期从性别特征角度为《反食品浪费法》的高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69.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地理单元,其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向周边各个区域供给,这种区域差异有可能引起青藏周边地域居民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不同,进一步影响生态管理对策的制定。选取27个城市,基于13254份网络问卷,通过支付意愿法探究城市居民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支付金额存在显著差异,WTP从高到底为东北—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年平均支付金额分别为1185.7元、1021.1元、1012.3元、957.1元和894.7元。(2)总金额中六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配比例依次为水源涵养>碳固定>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污染物净化>美学景观,其中水源涵养和美学景观的比例区域差异小;土壤保持的比例西南和西北地区较大,距平值为1.68%和1.87%;污染物净化沿海地区、西南和中部地区金额分配比例较大,距平值分别为2.04%、2.20%、2.20%;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不具备显著的区域差异性。(3)在支付金额的影响程度上,管理意愿>主观认知>客观情况;其中对国家政策响应的积极性与支付金额关联性最大。(4)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城市发展水平对支付金额区域差异起主导因素,水源涵养和美学景观各个区域的影响因素相似,一线城市受个人客观情况影响较小;空间距离仅能影响生物基因保育服务与人均月收入的相互关联。研究结果可以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青藏高原生态资产价值化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0.
为分析伊洛河和浑太河两流域水体光学活性物质的来源、吸收特征、空间差异以及在光合有效辐射(PAR)范围内对总吸收的贡献,于2017年和2013年5月分别在两流域进行河流样品采集,对两流域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的吸收特性和水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流域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ap(λ)]与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光谱[ad(λ)]相似,与ad(λ)和浮游植物的吸收[aph(λ)]均显著相关.两流域ad(λ)均是总吸收的主要成分,伊洛河流域aph(λ)的贡献率大于CDOM,而浑太河则相反.通过对比蓝红比[aph(440)/aph(675)]发现,伊洛河流域样品蓝红比的变化幅度高于浑太河流域,说明同一季节浮游植物中辅助色素与叶绿素a浓度[Chla]的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通过对比CDOM的吸收斜率(SCDOM),发现伊洛河CDOM的组成物质分子量较浑太河大,主要为外源性物质.另外,通过CDOM的相对分子质量Mr[aCDOM(250)/aCDOM(365)]的对比,发现伊洛河水体的变化幅度高于浑太河,而均值小于浑太河,表明伊洛河水体的颗粒物大小不一,浑太河水体更趋近于小分子颗粒物,与基于SCDOM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