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废旧橡胶胶粉低温粉碎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废旧橡胶低温粉碎技术(液氮冷冻粉碎法、空气膨胀制冷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在我国应用缺乏经济可行性。将液化天然气(LNG)冷能直接用于废旧橡胶低温粉碎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应用前景广阔,是我国未来精细和微细胶粉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2.
针对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埋钻事故,从工程地质、土力学以及成孔方面分析了埋钻的原因,并介绍了处理埋钻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打磨作业过程中,利用组合式通风打磨台进行通风除尘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大多根据经验设置通风参数。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采用CFD-DPM风流-粉尘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粉尘最大浓度和呼吸带粉尘浓度与风量分配和总排风量的关系,对组合式通风打磨台进行通风除尘系统参数优化,为金属打磨粉尘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组合式通风打磨台总排风量为1 850 m3·h-1、台面与壁面的配风比K=1.67时,粉尘质量浓度较低,防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4.
油基钻屑是在勘探和开采油气资源的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典型危险废弃物。本文首先将现有各类繁杂技术划分为处置技术和处理技术,再通过进一步细化分类,系统综述了每项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潜力,总结出了“环保达标、经济可行”的处理处置基本原则,指出高值资源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5.
针对工矿企业的除尘系统,提出了一种脉冲式除尘设备控制方法,将脉冲阀作为被控对象,并可任选同时工作的阀门,脉冲阀的工作时序为启动延时后,阀门按通电、断电时序反复进行,直到扩展时间到或停止信号到来,每个环节时间可调。基于单片机,研制了除尘设备控制装置。现场运行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其控制装置具有体积小、低功耗、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为了实现无脚本演练,提高电力企业应急演练的成效。在分析电力企业内外部协调联动关系的基础上,借鉴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原理,提出情景模型分为三个维度,即组织逻辑维、处置知识维、事件时间维,分析了各个维度的组成内容与逻辑关系,并根据无脚本演练的特点,将情景规则作为在情景模型的要素之一,进而构建了电力无脚本演练情景模型。将模型在实际应急演练中进行了应用,为合理设计电力无脚本演练情景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7.
采用电热法回收高速钢固体磨屑废物中的合金并生产再生合金并对冶炼再生合金产品的工艺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高速钢磨屑进行预处理 ,去除杂质 ,得到精磨屑。冶炼采用的多元碱性渣系解决了炉渣的流动性问题 ;复合还原剂为理论配入量的 99%~ 10 0 %。研究结果表明 ,W和Mo回收率大于 96 % ,Cr及V回收率不低于 91%。冶炼回收的再生合金产品满足了炼钢的要求 ,并做到了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 ,减少了环境污染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8.
研究分析了钻井井塌卡钻事故的成因机理及其危害性,运用因果图分析法从影响井塌卡钻的地质因素、工艺因素、人为因素及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数学理论,建立井塌卡钻事故模型,对井塌卡钻事故的致因因素权重进行计算确定,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对所有致因因素权重进行排序比较,从而最终确定井塌卡钻的关键因素,分梯次进行预防,为现场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