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285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51.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国慧  樊宏  刘亚迪  张念华 《四川环境》2005,24(4):70-73,76
依据1992~2003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彭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等变化情况。总结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地形条件、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条件、政策因素等六个方面,并针对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2.
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为后生热液矿床。赋矿层位多,但一般不受主岩沉积相(变)控制。成矿温度并不一定象传统上认为的那样低。铅同位素组成可差异性较大(如J型铅),也可很均一,脉石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3C和δ18O明显低于主岩,而87Sr/86 Sr值则相反。古老基底为其成矿金属十分重要的来源,硫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蒸发岩硫酸盐中的硫可由基底中的Fe2+还原为还原态硫,成矿金属主要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驱动力为构造应力(如由造山引起)和重力,近年其成矿年代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53.
基于STIRPAT模型的武汉市环境影响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要了解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驱动力,更应建立模型来精确描述环境影响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应用SPSS软件、以STIRPAT模型为依据,建立了描述环境影响与各驱动力之间精确关系的数个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类发展指数的上升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驱动力,城市化率、人均GDP等因素对环境也有影响;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有助于减小环境影响;基尼系数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以此为据,就如何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以减小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议。除了人口总量等常规指标,还分析了人类发展指数、城市化率、基尼系数等指标,充实了环境影响驱动力指标体系,更客观反映了造成武汉市环境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4.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该地区耕地变化的趋势与驱动机制,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绍兴市作为典型案例,探寻该市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显著,耕地呈现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以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5.
中国粮食安全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粮食安全系统的视角出发,运用VSD的脆弱性分析框架,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1-2015年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了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暴露性指数呈现出2阶段下降特征,年均下降0.121;敏感性指数呈现出快速上升和基本稳定的两阶段变化特征;适应能力指数则一直上升,年均提高0.117。(2)1991-2015年粮食安全系统脆弱性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粮食安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其变化过程可划分为1991-1999年、2000-2003年和2004-2015年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粮食安全水平的总体提高是基于“吃饱”水平上的提高,而第三阶段是基于“吃好”水平上的提高。(3)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因子共同驱动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的变化,2000-2015年的第二阶段四因子对粮食安全脆弱性的驱动作用明显小于1991-1999的第一阶段,且第一驱动因子由第一阶段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转变为第二阶段的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656.
包含外强迫因子的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慢特征分析(Slow Feature Analysis, SFA)方法提取大气气溶胶时间序列的外强迫因子信息,并将此外强迫因子信息嵌入到预测模式中,建立一个包含提取外强迫因子信息的预测模式.利用该方法对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9月14日黄山山底的每小时大气气溶胶数浓度时间序列进行预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提前预报一步时,平稳性模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6982,而单一外强迫模式的相关系数为0.7390,强迫模式的相关系数是0.7475,外强迫的加入可以有效的提高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657.
Researchers have devo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driver assist systems on driver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modeling approach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time-gaps for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and manual in-vehicle tasks on bus-driver performance. A concept model was built with the knowledge of modularization, parameterization, and parallel processing. By running the model, the predictions for the effects of five levels of time-gaps and two types of in-vehicle tasks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measures: (1) mean gap, (2) minimum gap, and (3) collision rate. The model performed well in prediction, especially when driving with in-vehicle tasks. Predictions from the model were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 with a verified fixed-base bus-driving simulator, used in the authors’ previous studies. Throughout the modeling approach,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accurate way to assess effects of time-gaps and vehicle-equipped interfaces. In follow-up research, the authors will apply this approach to evaluate other driving assist systems (e.g.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s and navigation systems) to create a customized software kit.  相似文献   
658.
Self reported driving behaviour in the occupational driving context has typically been measured through scales adapted from the general driving population (i.e., the Manchester Driver Behaviour Questionnaire, (DBQ), Reason et al., 1990). Howeve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occupational driving is influenced by unique factors operating within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thus, a behavioural scale should reflect those behaviours prevalent and unique within the driving context.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Newnam et al. (2011) developed the Occupational Driver Behaviour Questionnaire ((ODBQ), Newnam et al., 2011) which utilises a relevant theoretical model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broader workplace context on driving behaviour. 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 has been established, research is yet to examine whether the ODBQ or the DBQ is a more sensitive measure of the workplace context. As such, this paper identifies selected organisational factors (i.e., safety climate and role overload) as predictors of the DBQ and the ODBQ and compares the relative predictive value in both models. In undertaking this task, 248 occupational drivers were recruited from a community-oriented nursing population. As predicte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organisational factors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proportion of variance in the ODBQ than the DBQ. These findings offer a number of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applications for occupational driving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659.
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预防由驾驶疲劳引起的交通事故,有必要研究在道路、交通和环境的综合影响下驾驶疲劳的生成机理。基于生理、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驾驶疲劳生成过程中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工程实际。通过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指出驾驶疲劳的生成时刻,及其对驾驶时间的规定和道路、景观设计的影响。该模型以唤醒水平为核心,描述驾驶疲劳生成过程中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规律,强调道路交通环境对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0.
为减少煤柱损失量,改善巷道维护现状和提高煤炭回采率,以庞庞塔煤矿10#特厚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方法对该矿特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留设的小煤柱宽度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小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为7.7~9 m。以小煤柱理论计算为基础,结合工作面端头侧的应力与煤柱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提出了4种小煤柱留宽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留宽煤柱在掘巷和回采阶段的围岩应力和受载变形情况,最终得出小煤柱合理留宽为9 m。工程实践表明:按9 m留设区段煤柱,并采用合理支护设计,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较小,煤柱稳定性良好,留宽方案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