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6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635篇
安全科学   1477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610篇
综合类   1755篇
基础理论   267篇
污染及防治   226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209篇
灾害及防治   3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12篇
  1971年   14篇
  197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为了研究火灾下钢筋混凝土(RC)简支梁的热力学性能,建立火灾高温下RC梁的数值分析模型,与火灾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对4根完全相同的RC梁进行不同受火试验,研究受火时间、混凝土高温爆裂及钢筋-混凝土黏结高温退化对RC梁截面温度场分布、钢筋应力与滑移量分布、残余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截面温度梯度随受火时间增长而扩大,底部角筋比其他纵筋升温均快;混凝土爆裂对直接受火面10 mm厚度范围内温度影响较为显著,角筋升温速率随受火时间增长而增大;底部纵筋应力随受火时间增长而下降,中筋的应力高于角筋;钢混界面滑移量随受火时间增长而增大,底部中筋的滑移量小于角筋;残余抗弯承载力随受火时间增长而线性减小;爆裂深度对残余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爆裂面积,跨中1/5跨长位置爆裂对残余抗弯承载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82.
为有效应对大客流情景下人群拥挤对地铁站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采用社会力模型和Anylogic仿真软件,对地铁站大客流疏散能力进行建模和分析,从客观、主观、管理视角分析影响客流疏散能力的因素,基于改进社会力模型刻画行人行为,分析影响地铁车站疏散能力的3个关键因素,并以南宁地铁1号线朝阳广场站为背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人密度是影响地铁站疏散能力的关键因素,出入口选择策略和行人亲属关系比例对疏散能力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客流疏散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83.
为研究苯、甲苯、二甲苯混合废气在三床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内部的燃烧过程,基于FLUENT软件建立典型的三床蓄热式废气焚烧炉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重点分析进气风量和混合可燃气体-空气摩尔占比对其内部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以期可为其安全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室内的温度变化与燃烧速度变化保持一致,可通过监测RTO燃烧室内的温度来定性评估气体燃烧速度,随着进气风量的增加,混合废气燃烧速度先升高后下降后再升高;从能源损耗和安全生产2个方面综合考虑,得出RTO运行的最佳进气风量为15 000 m3/h到30 000 m3/h,最佳的混合可燃气体-空气摩尔占比为0.15~0.2,这与RTO实际工况相符合,解释RTO装置内废气积聚导致爆炸事故的原因,燃烧过程中压力出现2次峰值超压,实际生产中需在2个时间节点多加防范。  相似文献   
984.
为研究气体密度和初压对爆炸压力的影响,以球形装药为例,在LS-DYNA中模拟不同气体密度、环境初压和真空度条件的TNT炸药爆炸,分析空气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和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初期冲击波的波阵面位于爆炸产物边界,产物压力与冲击波压力存在强耦合作用;随着爆炸产物自身压力下降,其膨胀速度减慢,冲击波开始与爆炸产物分离,当产物中心压力下降为环境初压时,冲击波与爆炸产物彻底分离,其后以空气冲击波的形式独立传播。降低气体密度可以通过抑制冲击波形成,大幅降低爆炸压力;减小环境初压则通过加快冲击波的衰减速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爆炸压力。相较于单独改变密度和压力,提高真空度对冲击波压力的减小效果更好;近真空环境下无法形成空气冲击波,爆炸压力衰减速度快。  相似文献   
985.
为研究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Fluent软件对高温高湿巷道内的热湿交换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模拟实验探讨风流温度、风流速度、岩石导热系数、原岩温度以及巷道当量直径对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巷道一致,均与通风时间呈负相关,但通风时间为1 a的高温高湿巷道不稳定换热系数较普通巷道增加了12.5%。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风流速度、岩石导热系数和当量直径与不稳定换热系数呈正相关。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不稳定换热系数的影响程度为:岩石导热系数>当量直径>风流速度>风流温度>原岩温度。利用SPSS软件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不稳定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拟为高温高湿巷道内热负荷计算及井下风温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为确保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疏散安全,对绕行设施的合理设置开展系统研究。采用实地调查与仿真模拟手段结合的方式,查明广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多线换乘地铁车站客流绕行设施的布置情况,基于社会力模型方法,构建不同客流管控等级对应的绕行设施设置条件下地铁车站乘客疏散仿真模型,分析研究地铁车站绕行设施对于紧急情况下乘客疏散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级客流管控绕行下设置于车站楼梯、扶梯中的绕行设施能够减少站台乘客疏散时间,相比无绕行设施时下降1.8%;二级客流管控绕行以“S”型布置于车站通道处时,客流密度最高增加2倍,疏散时间增加约30 s,以“一”字型代替“S”型进行优化,站厅与站台乘客疏散时间分别下降2%与1.6%,客流密度减少47%,“一”字型绕行设施布置于车站长通道内对于地铁站乘客疏散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987.
为探究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内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以广州地区某上软下硬地层盾构井深基坑开挖项目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MIDAS/GTS软件开展深基坑开挖全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将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模拟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改变围护结构嵌固深度、主体结构厚度等工况,研究上述因素对结构水平位移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值11.78 mm,位于长边0.7倍基坑深度附近,坑角处位移值最小;改变结构嵌固深度对坑深15 m以下围护结构位移值影响较大,本工程最佳嵌固深度为1.5~3 m;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会随着结构主体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最大位移间差值逐渐减小,结构主体厚度设计值宜为0.8~1 m。  相似文献   
988.
精细积分法既可得到在计算机精度意义下的精确解,又能够保持哈密顿体系的辛结构.其是求解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精确数值方法,既可以用于时间域的初值问题,又可以应用于空间域的两点边值问题.运用精细积分法求解微层区段矩阵,并对微层区段矩阵合并得到整个层状地基的区段矩阵,最终得到层状地基的动力柔度值.运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  相似文献   
989.
吴息  缪启龙  何晓风 《灾害学》2002,17(2):93-96
本文根据对南京市多年火灾次数的分析,提出可利用泊松分布对不同火险预警等级中的火灾次数进行模拟的设想,从而使城市火险预警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990.
内蒙古乌海热电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用水量均衡法计算了该区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果为负均衡。水源地开采后水源主要来源于黄河激发补给量,抽水试验和数值模拟表明黄河激发补给量为3.45×104m3/d。根据水位预测,水源地开采20年后和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连续开采2年,水位下降值均不及含水层厚度的1/10,说明水源地开采量3×104m3/d是有保证的,可以满足电厂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