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0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安全科学   99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821篇
基础理论   192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4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救援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救援队伍数量和规模都得到较大增长,已成为是我国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危险化学品企业救援队伍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优势和能力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队伍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加强队伍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扩大企业救援队伍的作业范围,切实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易发和多发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化工企业地震次生泄漏事故应急及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汶川地震后四川重灾区(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化工企业的实际调研,积累了一些工程实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震后化工企业次生泄漏情况及企业所采取的应急及无害化处理措施,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分析了企业在应急及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了地震次生泄漏控制不足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泄漏扩散的控制及无害化处理技术,为减少地震化工企业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应急培训就是其中的一项。本文拟从介绍应急管理与应急培训、阐述应急培训重要性入手就如何开展应急培训从几个环节上提出了看法,简述了应急培训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最后通过事例说明应急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RIA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网络应用系统的表现能力、交互水平和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了类似桌面版软件系统的丰富的互动式的用户体验。本文介绍了RIA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FLEX、Silverlight和JavaFX等主流的RIA开发平台与工具的技术特点,研究了RIA在监管政务、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领域、重点、架构和主要技术问题,介绍了应急演练系统的开发实例,该系统基于MVC架构和FluorineFx技术,通过动态问答、可视化操作、动画播放及音视频即时通讯等方式提高演练过程的互动性,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5.
突发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应急模型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突发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基于环境毒理学、GIS以及运筹学等基本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应急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开发过程。使用高斯烟羽模型预测泄漏气体的扩散;基于毒气负载和AEGL标准评估事故危害,并开发以建筑物吸引率为核心的影响居民估算方法;基于最小伤害准则计算最佳应急疏散路线,并使用Logit模型进行疏散暴露评估;以最短救援时间为目标构建医疗资源的配置模型。将应急模型应用于模拟的气体泄漏场景,结果表明,模型开发方法有效,应急模型具有实用性,能够为应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度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规划效率评价为基础,定义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公益收益,体现在服务性、可达性和安全性3个方面。以全部应急避难场所在整个建设规划期的总公益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无偏好和有偏好两类建设进度优化模型,对应急避难场所在规划期内各年的投资额度、建设对象和建设数量进行优化。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无偏好模型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公益收益,但不能很好地表达公众的真实需求;有偏好模型,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公益收益损失,但能更多地考虑实际存在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更接近真实的决策。实际应用中对模型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997.
从加强高速公路紧急事件应急处置、协同管理的角度出发,给出区域高速公路网和紧急事件的定义,界定了紧急事件的分类和特征,阐明建立救援协作体系的必要性。从工作流程和环节控制入手,构建包括决策组织、信息共享、交通管控、现场救援、应急储备等内容在内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紧急事件救援协作体系,提出各模块构成要件及典型运作模式,有助于统筹区域高速公路网决策指挥,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和调度,密切紧急事件协同处置,提高救援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998.
Global and continental scale flood forecast provide coarse resolution flood forecast,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flood warnings should be detailed and specific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desired refinement can be provided by the use of downscaling global scale models and through the use of distributed hydrologic models to produce a high‐resolution flood forecast. Three major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ransforming global flood forecasting to a local scale are addressed in this work. The first is using open‐source software tools to provide access to multiple data sources and lowering the barriers for users in management agencies at local level.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the Tethys Platform that enables web water resources modeling applications. The second is finding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the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s associated with running complex models and performing multiple simulations. This is done using Tethys Cluster that manages distributed and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s as a companion to the Tethys Platform for web app development. The third challenge is discovering ways to downscale the forecasts from the global extent to the local context. Three modeling strategies have been tested to address this, including downscaling of coarse resolution global runoff models to high‐resolution stream networks and routing with Routing Application for Parallel computatIon of Discharge (RAPID), the use of hierarchical Gridded Surface and Subsurface Hydrologic Analysis (GSSHA) distributed models, and pre‐computed distributed GSSHA models.  相似文献   
999.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这一交互关系,是两者彼此响应的耦合产物。研究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响应胁迫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对"两型社会"战略提出后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3年,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发展态势良好,整个城市圈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稳步上升,增长速度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现先下降,后维持稳定,再上升的"U型"变化曲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响应,呈现出由负响应向正响应转化的特征,生态环境对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由"胁迫"到"促进"的转变。A值越来越大,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3年的1.66。H值则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特征,由2008年的0.9降低到2010年的0.09,2013年迅速提升到1.71,表明生态环境对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由"胁迫"到"促进"变化的发展趋势。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载荷对城镇化的发展呈现出由负响应向正响应转变的特征,资源环境绩效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正响应的特征。3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综合响应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以正响应为主的"凹陷"结构向分化的"板块"结构演化,生态环境综合响应指数的区域差异呈先扩大、后缩小趋势,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弱促进"向"强胁迫"变化。资源环境载荷响应指数和绩效响应指数表现出"向心性"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处理低C/N(3-5)实际生活污水,TN含量17~45 mg/L。基于CCD响应曲面法,考察了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并建立TN去除率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因子显著性顺序为HRTSRTDO,三者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但并不显著;数学模型回归性较好,预测最大TN去除率为75%,最佳条件组合为:DO=3.79 mg/L,HRT=8.84 h,SRT=33.62 d,验证实验结果 TN的去除率为73%,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仅为3%。采用HM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对TN≤15 mg/L的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