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解决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中利益博弈问题,探究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共生形成过程,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以管理者和员工为主体的共生决策博弈模型,并通过稳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探究各主体共生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博弈主体的共生决策与共生效益、收益分配系数、共生成本、机会主义收益、问责惩罚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分析16种不同参数情形,得到4个演化均衡点;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检验模型准确性,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共生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魏琦  丁亚楠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3):1456-1465
考虑到企业和消费者的低碳策略往往受到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消费领域相关企业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种因素对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低碳生产的概率与政府补贴力度、消费者低碳偏好、放弃低碳生产的机会成本和市场损失正相关,与生产方式转变成本负相关;消费者低碳消费的概率与政府补贴力度、低碳偏...  相似文献   
83.
从政府与农户的动态博弈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补偿问题。通过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构建退耕还林动态模型,从补偿的角度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程可持续性建议,即:①对生态林和经济林实行差别补偿;②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补偿标准;③延长补偿期限,实行分年度对农户进行不同数量的补偿;④对工程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户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84.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资源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具有更加重要的管理价值,如何依托市场与行政的两手发力,提升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水权交易制度是利用市场与行政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人水冲突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在准市场条件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权交易定价机制已成为实现水权交易制度的核心技术。因此,针对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水权交易定价问题,本文引入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水权价值测度模型,进而引入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准市场条件下的水权交易双层动态博弈定价模型,主要包括买方政府和卖方政府的微分博弈模型,以及买方政府与水务公司的Nash-Bargaining合作定价模型,运用HJB条件求解多利益相关者合作框架下的水权交易均衡水价空间,进而以江西省萍乡市水权交易实践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均衡水价主要受上级政府协调能力k、水量需求系数β影响,且均为正相关,针对萍乡实践而言,由于水量需求主要体现在中长期发展规划阶段,上级政府协调能力显著性强于水量需求系数;均衡水价随着上级政府协调能力k值增大呈现由快转慢再转快的趋势,整体服从逻辑函数分布,均衡水价随着水量需求系数β的增大呈现由快转慢趋势,整体服从对数函数分布,针对萍乡实践而言,水权交易中市场与行政力量的两手发力存在稳定状态,二者缺一不可;随着议价能力系数提高,Nash-Bargaining的水权交易价格随之升高,表明政府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对水价具有直接的影响能力。  相似文献   
85.
人员疏散拥堵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的角度,应用博弈论中经典的"公共地悲剧"理论,分析疏散出口、安全通道等没有排他性所有权的稀缺性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博弈数学模型,揭示在理性的疏散人员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和没有有效约束与管制的前提条件下,疏散出口等公共资源会被过度使用的现象,即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公共地悲剧"——人员拥堵,并在所提出的博弈模型基础上,从设计与管理的角度,给出一些解决拥堵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6.
This paper uses a dynamic model with asymmetric players to explore the question: In a second-best world, shoul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for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be carried out locally or centrally? We find that combined payoffs are larger with decentralized control if payoffs are sufficiently heterogeneous and initial pollution stocks are sufficiently small. This result is obtained because the central authority applies one shadow price to pollution (i.e., it uses uniform standards), whereas local authorities use different shadow prices, and therefore different standards.  相似文献   
87.
政府管制下的水权制度通常基于全流域的整体利益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无法得知用水户的真实收益函数,以及委托一代理等原因。会出现“政府失灵”。通过深入分析在水权制度体系下政府管理者与用水户的行为特点。针对双方不同的行为方式。可以为政府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以减少因“政府失灵”所导致的制度失效。本文从水权制度运行的微观层面出发。对政府管理者和用水户之间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考察了在不同的政策下双方的行为变化。以及对水权制度所产生的影响。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检查成本、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超额罚金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用水户进行差别对待等方式.使得用水户降低超额取水的频率,以实现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88.
在安全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安全责任追究力度越来越大,政府和官员对安全管理更多倾向于采取自我保护式的高压和严惩。这种管理模式在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下,使得安全管理的目标与结果产生变异,甚至会产生不愿看到的结果。事实上安全管理制度运行的成本是巨大的,单靠严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本文运用博弈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等经济学方法,对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安全管理必须理性预防,堵疏结合,通过设计符合客观规律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方能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9.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是相关利益主体间利益协调和行为协作的博弈过程。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相关利益者利益问题的博弈分析,阐释了利益主体对资源过度利用及保护不力的动因,分析了如何建立一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规则,并使它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各利益主体能够共同自觉遵守和自我实施的一种内生的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0.
There has been much literature on ecological model of Prisoner's Dilemma (PD) game. This game illustrates that cooperation can evolve in situations where individuals tend to look after themselves. In order to explain some behaviors of altruism in animal societies, the strategy All Cooperate (AC), often called the Golden Rule,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other strategies. However,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periority of AC.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study patch dynamics based on non-iterated PD game, applying two different methods: island and lattice models. Each patch is assumed to be either vacant or composed of a population of AC or All Defect (AD), where AD means a selfish strategy. Both models exhibit a phase transition between a phase where both AC and AD survive, and a phase where AD is extinct. The latter phase means that AC beats AD completely. In the case of lattice model, the extinction of AD easily occurs and the abundance of AC takes a larger value, compared with the island model. Our models can be also extended to general iterated PD game; we describe the reason why AC can outperform any other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