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42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3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Land-use change from an unmanaged to a managed forested landscape in northern forests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the area annually affected by natural disturbances (wildfires and forest insect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harvesting as a new disturbanc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the disturbance regime-the frequency and type of disturbance-on landscape-level carbon (C) content and fluxes. The Carbon Budget Model of the Canadian Forest Sector was used to assess these impacts in six representative landscapes (100,000 ha each) with a range of disturbance regim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conditions in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 the interior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the eastern boreal forest in Canada.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ecosystem C fluxes during a period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a 50-year transition period during which harvesting replaced natural disturbances, followed by 150 years of harvesting. The initial landscape-level biomass C content under natural disturbance regimes in the six example landscapes was 22 to 75% of their potential maximum content which is often used as the reference or baseline case. After 200 years of forest management, the C stored in the landscape plus the C retained in forest products manufactured from harvested biomass was between 58 and 101% of the landscape C content prior to the onset of harvesting. Landscape-level ecosystem C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disturbance frequency, the age-dependence of the disturbance probabilities, and the disturbance-specific impacts on ecosystem C cont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the potential maximum C content of a landscape as the baseline always overestimates the actual C release due to land use change. A more meaningful procedure would be to assess the actual differences in landscape-level C content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managed disturbance regime.  相似文献   
12.
土法炼焦,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采用引燃点火无回收焦炉,操作简单,材料省,出焦优质,大大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本文对引燃点火无回收焦炉的结构及有关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频繁发生的火灾事故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火灾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有效起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作用,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主要从依法治理、科学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吸收操作在石油化工企业应用广泛,但其过程存在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质,有形成爆炸性浓度的可能性,设备内压易升高,设备易腐蚀,生产中可能产生引火源,发生事故相互影响大等火灾特点。本文根据工艺及设备特点,分析了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条件,总结了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与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主要防火树种的防火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对我国南方的主要防火树种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以易燃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为对照,对其代表性树种---木荷(Schimasuperba)、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细柄阿丁枫(Altingiagracilipes)等的防火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防火树种具有着火温度高、水分含量高,且析出速率快、活化能高、挥发分发热量低等特点。主成分分析表明,树叶的着火温度、含水率、水分析出速率、活化能及挥发分发热量等可作为判断树种防火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而苯-乙醇抽取物和粗灰分含量等可作为辅助性判断指标。文章最后提出了主要防火树种的开发利用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车站、机场、码头火灾风险管理定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车站、机场、港口等旅客站点火灾风险因数识别的基础上,提出火灾风险定量管理模型,经验和研究证明,该模型十分有效,是火灾风险定量管理的一个有效可行的工具,对火灾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石灰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在高硫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现有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机理的基础上 ,笔者针对我国高硫煤矿采空区发火特点 ,研制出石灰凝胶阻化剂的配方 ,并对其防灭火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 ,确定了喷洒该种阻化剂的工艺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现场试验的测定数据表明 ,石灰凝胶阻化剂对高硫煤矿的防灭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商厦火灾是火灾中危害性较大的灾害之一,常常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商厦火灾危险性评价是一个减少火灾危险性的可行方法。在基于影响商厦火灾危险性因素之上,讨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和权重的处理方法,然后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商厦火灾的模糊评价模型,对商厦火灾的预防与商厦消防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一起油罐爆炸火灾事故进行了调查,对回流油速度进行了测算,从静电的产生和放电、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火灾原因,提出了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用VB6.0制作的一个城市防火安全评价可视化系统。城市防火安全评价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苏州古城区的防火安全评价为例)。采用Access2000建立原始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放原始评价数据,VB6.0中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调用数据库中数据,实现数据链接,通过运算,在VB模块的窗口中显示评价结果。本系统通过设置变量使系统程序的实际应用更具广泛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