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8篇
  免费   2130篇
  国内免费   1259篇
安全科学   5030篇
废物处理   176篇
环保管理   1797篇
综合类   6062篇
基础理论   136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35篇
评价与监测   716篇
社会与环境   896篇
灾害及防治   1249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1238篇
  2011年   1192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932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长江中游不同潜育化土壤诊断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原位测定,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垸田土壤潜育化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质变化,其中以活性还原物质量,Al2(SO4)3溶液提取的亚铁量和氧化还原电位三者变化最为显著。活性还原物质量和亚铁量与潜育化作用强度正相关,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02.
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产品品质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共包括12项指标的芹菜面源污染防治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在巢湖流域开展了由不同施肥方式、是否施用松土促根剂和生物基膜等单项技术组合的不同面源污染防治种植模式效益评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的是减量施肥+松土促根剂模式,产品品质效益最优的是减量施肥模式,环境效益最好的是有机无机肥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有机无机肥混施+松土促根剂+生物基膜模式。采用减量施肥和有机无机肥混施模式,同时配合松土促根剂和生物基膜的技术组合可有效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03.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积物及其沉积机制对水体污染治理至关重要。综述了管道沉积物的形成与特性,微生物或沉积物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主要组分和相关性质对沉积物抗冲刷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排水管道沉积物主要是由污水携带的固体颗粒发生沉降而形成,主要包含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和生物膜3类。由于沉积物中富含微生物并可分泌EPS,而EPS的黏性能显著增加管道沉积物的抗冲刷性。通过控制或降解沉积物EPS中的多糖组分,可降低沉积物的抗冲刷性能,有望为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提供新思路。目前国内外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的方法主要包括离线和在线水力冲刷或机械清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着力在真实的排水管网中系统地研究沉积物耐冲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04.
制药废水由于具有水质复杂、COD高、有毒有害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等特点,处理十分困难。目前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种类较多,且各项技术均具有各自的特点。为选择合适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构建了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AHP-FCE)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研发的13项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技术是制药废水处理较优的可行技术,其次为两级分离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和复合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ABR-CASS)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结果可以为制药企业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技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05.
建立不同锅炉工况下基于欧式距离聚类的总给煤量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入口处的NOx质量浓度数据进行修正,其验证集上的均方根误差为3.53 mg·m-3。该结果优于常见的回归方法深度神经网络与随机森林回归的预测结果。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基于入口NOx质量浓度修正的多模型预测控制(MMPC),设计并进行了脱硝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有控制条件相比,基于入口NOx质量浓度修正的MMPC策略使脱硝系统出口NOx质量浓度波动幅度减小了63.7%,并能满足出口质量浓度指标为40 mg·m-3时的控制要求,实现卡边控制。现场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高、中、低负荷正常运行的工况条件下,入口修正-MMPC策略可将出口NOx质量浓度波动分别控制在±10.6 mg·m−3、±5.5 mg·m−3、±4.9 mg·m−3,以标准差来衡量波动幅度即分别减小了53.4%、74.7%、64.6%,此控制水平优于原有控制效果;在出口NOx质量浓度易超标并出现高浓度氨逃逸的快速变负荷工况下,升、降负荷出口NOx质量浓度波动分别控制在±6 mg·m−3、±5 mg·m−3,此控制水平仍优于原有控制效果。本研究的入口修正-MMPC控制策略可实现不同负荷、工况下的喷氨控制,减小出口NOx波动幅度,降低后续设备低温腐蚀的风险,从而提高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06.
孙峰  余昕洁  武威  潘玲阳  王振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10):3387-3399
将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作用的人工快速渗滤(CRI)装置与反硝化除磷(DPR)型CRI装置耦合为基于同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SNADPR)作用的复合式人工快速渗滤(H-CRI)系统,探究了其运行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当H-CRI系统按照内循环潮汐流模式连续运行时,反应装置在水力负荷为0.18 m3·(m2·d)−1的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TN、$ {\rm{N}}{{\rm{H}}_4^ +} $-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4.39±1.32)%、(97.87±0.43)%、(99.00±0.32)%和(95.96±2.79)%。其中,CANON反应与生物蓄磷作用分别是系统脱氮除磷的主要途径,两者去除的氮磷量分别占H-CRI系统脱氮除磷总量的(72.13±6.12)%和(82.29±5.58)%。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可知,适宜的耦合模式有助于实现H-CRI系统中好氧氨氧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群的有效协作,进而可促进SNADPR反应体系在其中形成并强化,实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磷元素的高效同步去除。  相似文献   
307.
“无废指数”是定量、客观、科学、系统、简明的综合性指数,是为了反映“无废城市”建设和固体废物治理成效。“无废指数”建立发布之后如何将指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高指数对管理部门的决策指导作用和时效性是“无废指数”最重要的应用功能。基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浙江省“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和任务安排,在前期“无废指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无废指数”反馈机制,通过拆解指标和分析时效数据,强化“无废指数”的实时反馈功能和 “无废城市”建设任务的指导作用。根据浙江省某年“无废指数”测算结果,分别针对性的给出了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的应用建议和实例分析,深化了“无废指数”多维度比较分析和研判的应用功能,实现了在工作考核之前的数据动态更新和及时反馈,将提升基层管理策略调整的精准性、时效性,确保年度等目标的实现。为“无废城市”建设中不同层级管理部门制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无废指数”反馈机制创新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比学赶超的赛马机制,充分发挥了“无废指数”对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导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08.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种类繁多、风险具有隐蔽性,亟需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无废城市”建设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统筹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工作,在此期间构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与管理现状出发,剖析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构建原则、方法和主要内容,以期为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9.
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工艺难于控制的原因及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结果表明.国外智能控制发展迅速,并且应用领域遍及污水生物处理的各个方面,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要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310.
Progress in developing an ANN model for air pollution index forecas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air pollution index (API) report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to selected cities of China for public communication on air quality data. Shanghai is the first city in China providing daily average API reports and forecas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for the API forecasting in Shanghai. It is a multiple layer perceptron (MLP) network, with meteorological forecasting data as the main input, to output the next day average API values. However, the initial version of the MLP model did not work well. To improve the model, a series of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respect to the train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training algorithm was modified and a new model was built. The new model is now being used in Shanghai for API forecasting. Its performance is shown reasonably well in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ld model was only weakly correlated with observation. In 1-year applicat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2314, 0.1022 and 0.1710 for TSP, SO2 and NOx, respectively. But for the new model, for over 8 months applicat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raised to 0.6056, 0.6993 and 0.6300 for PM10, SO2, and NO2. Further, the new algorithm does not rely on manpower intervention so that it is now being applied in several other Chinese cities with quite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nd also th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