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14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656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91.
在SBR内接种活性污泥,研究了进水C/N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C/N比的条件下污泥不易快速颗粒化,沉降性能差,低C/N比有利于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积累,MLSS最高可达8 740 mg/L,然而过低的C/N比将导致颗粒粒径增加,结构疏松以致解体,丝状微生物过度繁殖,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对有机物的去除受进水C/N比的影响不明显,颗粒初步形成后对COD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7%左右;在C/N比为6.67~2.86之间时,除磷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而C/N比过高或过低,污泥颗粒化程度差,体系内缺乏除磷所需的微观环境,不利于磷的去除;进水C/N比对NH4+-N的去除效果影响明显,C/N比为10时,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NH4+-N的平均去除率达90.59%,但低C/N比能抑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当进水C/N比由5降低至2时,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率由65.23%下降到38.77%。  相似文献   
792.
采用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A2/O系统中的絮体污泥为接种污泥,在连续流传统活性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当系统温度为25~27℃、沉淀时间为2 h、溶解氧为4.2 mg/L、搅拌速度为240 r/min时,系统可培养出粒径为0.5~1.5 mm的颗粒污泥,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颗粒污泥主要由球状菌和杆状菌组成,此外还存在少量的丝状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反应器的形式和沉淀时间,水力剪切力和接种污泥中的丝状菌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更大,胞外多糖的产生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3.
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在SBR中将丝状菌颗粒化.研究发现,反应器中相继出现黄色、黑色和白色3种丝状菌颗粒.3种颗粒中,黑色颗粒和白色颗粒孔隙率基本一致,但黑色颗粒粒径远远大于其他2种颗粒,沉速达最大.对3种颗粒和反应器出水进行了丝状菌菌种鉴定,其中黑色颗粒以真菌为主,白色颗粒以微丝菌为主,黄色颗粒为浮球衣菌和Type0041,出水中除以上菌种外还有其他菌种,如Type0581.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菌以弯曲、分支、不规则生长方式易形成丝状化颗粒;单一丝状菌相互缠绕形成的颗粒的强度高于多种丝状菌所形成的丝状菌颗粒.  相似文献   
794.
以一体式尼龙筛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为研究体系,与好氧颗粒污泥相结合,形成新的好氧颗粒污泥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GDMBR),探讨了在新工艺条件下对COD、氨氮的去除,以及出水浊度的变化,与活性污泥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做比较,研究了进水流量、曝气量等工艺运行参数与膜污染之间的关系,并对系统中污泥的EPS进行分析。结论表明,AGDMBR系统对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和95%,出水浊度为6 NTU,处理效果均优于DMBR系统;AGDMBR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膜污染速度随进水流量的增大而加快;曝气量为125~150 L/h时,膜通量持续时间最长;AGDMBR系统比DMBR系统在膜污染的延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95.
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在连续流气提式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CAFB)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得到好氧颗粒污泥.探讨了CAFB中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有机物的去除行为及氮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AFB运行第7天颗粒污泥占主要优势,系统中依次出现原、后生动物,表明颗粒污泥趋于成熟.CAFB反应器中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COD及NH4+-N去除能力.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的COD容积负荷在1.5 ~3.5 kg COD/(m3·d)的范围时,COD的去除负荷稳定在1.0~2.0 kg COD/(m3·d).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4 ±0.25)h、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 ±0.5) mg/L,可达到最高的硝化效率,但此控制条件下反硝化作用不明显.分析认为,作为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CAFB,需要较严格的控制溶解氧才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796.
张伟  王新刚  林兵 《化工环保》2013,33(3):226-229
以SBR为反应器,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增塑剂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培养驯化后,好氧颗粒污泥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好氧颗粒污泥对增塑剂生产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为78%,出水COD为62mg/L,接近于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出水中NH3-N未检出,TP为0.0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0%。  相似文献   
797.
3种污泥对活性黑KN-B的生物吸附及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研究了好氧污泥、厌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对染料活性黑KN-B的吸附和降解。结果表明,这3种污泥对活性黑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R~2为0.9665~0.9859)和Langmuir模型(R~2为0.9460~0.9906),但3种污泥对活性黑这种染料的吸附量较小;并且厌氧污泥对活性黑的吸附能力优于好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实验还发现,3种污泥对活性黑的脱色主要是生物降解作用,而不是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98.
通过对多组源自实验室和工业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样品主要特征参数的实验室研究和全面的理论分析,对于众多反映颗粒污泥性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组与工业反应器运行状况关系密切且测定方法简便易行、适宜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颗粒污泥品质评价参数。所建参数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生产操作条件下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并能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9.
研究了多组分背景下2种煤质颗粒状活性炭D1220、R08S对人尿中4种药活性化合物(PhACs)(1 mg/L)——苯扎贝特(BEZ)、卡马西平(CAR)、布洛芬(IBU)和美托洛尔(MET)——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D1220(R08S)对4种PhAC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均为优惠吸附;D1220(R08S)对各PhAC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BEZ〉CAR〉MET〉IBU(BEZ〉CAR〉IBU〉MET);PhACs平衡浓度小于3.01(0.91)μg/L时,D1220(R08S)对4种PhACs中的BEZ的吸附性能最好,平衡浓度大于3.01(1.93)μg/L时,D1220(R08S)则对MET的吸附性能最好;活性炭投加量为2 g/L时,D1220(R08S)对4种PhAC的去除率均在88%以上;总体吸附性能D1220优于R08S。  相似文献   
800.
本方法通过对区域地震体波振幅传播特征的研究并测定地震能量辐射系数企图得到中强震孕育的源兆信息。本文给出了方法的思路、介绍了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正常理论值的估计。这一方法无论在目前模拟台网的观测条件下或将来数字观测台网建成之后均可方便、快捷使用。还对方法的使用误差、震例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