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1篇
  免费   226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507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786篇
综合类   3633篇
基础理论   553篇
污染及防治   412篇
评价与监测   446篇
社会与环境   141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5年   90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内蒙古乌海热电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用水量均衡法计算了该区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果为负均衡。水源地开采后水源主要来源于黄河激发补给量,抽水试验和数值模拟表明黄河激发补给量为3.45×104m3/d。根据水位预测,水源地开采20年后和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连续开采2年,水位下降值均不及含水层厚度的1/10,说明水源地开采量3×104m3/d是有保证的,可以满足电厂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32.
针对农田退水NO3--N占比高、C/N低,氮污染难以去除的问题,将经济易得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茎叶碎段装填在表面流人工湿地(packed surface flow construct wetland,PSFW)的表层作为外加碳源,以研究其长期运行情况下的脱氮效能。结果表明:第29~149天,外加芦苇茎叶碎段的PSFW的脱氮效能明显高于无芦苇茎叶碎段的空白PSFW0;进水NO3--N和TN浓度分别为(16.4±1.0)和(17.7±2.0)mg/L,HRT按3、4和2 d运行时,HRT为4 d时脱氮效能最优,PSFW对NO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87.4±6.0)%和(74.1±6.0)%,PSFW0去除率仅为(14.4±4.0)%和(14.4±3.0)%;第150~269天,PSFW的脱氮效能稍高于PSFW0,在进水NO3--N和TN浓度分别为(10.4±1.0)和(10.8±1.0)mg/L,HRT按3、2和1 d运行时,HRT为3 d时脱氮效能最优,PSFW对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1.9±7.0)%和(90.2±7.0)%,PSFW0去除率分别为(91.3±5.0)%和(86.4±6.0)%。第270~334天,PSFW的脱氮效能稍低于PSFW0;进水NO3--N和TN浓度分别为(5.7±0.4)和(7.2±0.8)mg/L,HRT为3 d时,PSFW对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6±10.0)%和(82.5±7.0)%,PSFW0去除率分别为(94.0±6.0)%和(87.8±3.0)%。  相似文献   
33.

2021年3—8月,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天津工业区环境空气中10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离线监测,研究了VOCs组成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及来源,并对工业源进行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浓度为(46.6±19.7)~(136.8±55.7)µg/m3,对VOCs浓度贡献较高的物种是烷烃、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烷烃、芳香烃浓度呈中午低、早晚高的日变化趋势,OVOCs反之;OFP贡献占比较大的物种有烷烃、芳香烃、烯烃和OVOCs,烷烃的OFP贡献占比主要受其浓度占比影响,夏季芳香烃、烯烃的OFP贡献占比明显升高,臭氧(O3)治理应加强二者的排放管控。来源解析显示,春夏季VOCs的主要来源为工业源、溶剂使用源、柴油车尾气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天然源。工业源精细化分析表明,芳香烃浓度与焦炭、纯碱产量,OVOCs浓度与天然气、乙烯、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卤代烃浓度与天然气、汽车、农用氮磷钾化肥、纯碱产量,烯烃浓度与发电设备产量均呈正相关,初步判断,本地区环境空气中的芳香烃、OVOCs、卤代烃、烯烃可能来自于以上细分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34.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部分呈现微污染特征.根据中国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的近年来数据,可知水体中污染物之一氨氮已不容忽视.文中介绍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存在形态以及对水质、水处理工艺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对"三氮"的规定,同时建议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宜逐步规定饮用水氨氮浓度的限值.并对目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曝气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及健康效应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综述了大气尘(TSP、PM10、PM2.5)的研究现状,重点围绕TSP、PM10、PM2.5的物理特征、化学组成(有机组成、重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及其各化学形态分布)及其源解析进行描述,也提及了大气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北京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粒径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在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季节变化、粒径分布和来源,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采用惯性撞击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热光碳分析仪测定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质量浓度.结果表明,OC在粗细粒子中含量相当,EC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在<2.1 μm颗粒物中分别占(52±11)% 和(70±22)%.OC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夏季高于春、秋季,而EC则表现为冬、秋季大于春、夏季.OC和EC粒径分布呈\"双峰型\",细粒子段峰值分别位于0.43—1.1 μm和0.43—0.65 μm,粗粒子段峰值均位于4.7—5.8 μm.四季峰值对应的粒径段、峰宽和峰高存在差异.OC与EC粒径分布和相关性的季节变化表明,冬季OC与EC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排放,夏季EC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  相似文献   
37.
瓦里关大气本底监测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几乎不受局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可反映较大空间尺度的大气成分信息.为研究人为活动对本底大气成分产生的影响,在瓦里关站点利用七波段黑碳仪(AE33)对2019年1—12月的黑碳(BC, black carbon)气溶胶浓度进行连续观测,获得了其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并使用黑碳仪模型和拉格朗日大气传输模式FLEXPART(Flexible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l)对BC来源类型和源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黑碳气溶胶平均浓度为(332±308) ng·m-3;受污染排放和气象因子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BC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值分别为(446±343)、(297±223)、(233±209)、(352±382) ng·m-3;BC日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凌晨(3:00)和中午(13:00),凌晨出现的峰值由污染长距离输送引起,中午出现的峰值与局地山谷风环流有关.中午的峰值是由BC黑碳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化石燃料燃烧对BC浓度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全年平均贡献率为68%.生物质燃烧的贡献率在冬季明显升高,达到了40%±1%;FLEXPA...  相似文献   
38.
太湖西部河湖氮污染物来源及转化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14年枯水、丰水两期监测,综合分析了太湖西部入湖河流与湖区水体及其沉积物的无机氮形态与同位素特征,并利用δ15N识别了太湖西部上游区氮污染来源及转化途径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O3--N与NH4+-N为研究区域入湖河流无机氮的主要形态,而NO3--N为西部湖区水体无机氮的主要形态;δ15N-NO3-的数值范围揭示了西部入湖河流在枯水季NO3--N主要来源于农用化肥,有少量矿化土壤有机氮,而丰水季则以生活污水为主,有少量矿化土壤有机氮及农用化肥;δ15N-NH4+的数值范围说明了生活污水是河流水体NH4+-N的主要来源;通过水体及沉积物样品NO3--N、NH4+-N、δ15N-NO3-、δ15N-NH4+的协同分析可知,湖区氮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湖区水体硝化作用及沉积物内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PM2.5在线监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PM2.5颗粒物监测技术和PM2.5的监测网络的建设,重点介绍了美国多年来对PM2.5的监测状况,以及采用的Beta射线法、Beta射线光浊度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等监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指出综合国内外多年的监测经验,PM2.5的在线监测需要经过大量手工经典方法数据作为比对和校验,才能给出有效而高质量的PM2.5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承德市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度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于2019年的1、 4、 7和10月采集PM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16种PAHs的浓度,并利用时序变动、特征比值和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的方法,分析了各季节PAHs的浓度变动、组分特征和潜在污染源.此外,为评价PAHs对健康风险的影响,采用BaP毒性当量法(BaPTeq)及增量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并结合PAHs数据和PMF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承德市PM2.5中■的变化范围为2.7~246.4 ng·m-3,呈现(136.8±52.1)ng·m-3(冬季)>(70.3±36.7)ng·m-3(秋季)>(24.7±17.4)ng·m-3(春季)>(13.7±9.4)ng·m-3(夏季)的显著季节特征.不同环数PAHs的浓度占总浓度的占比中,5~6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