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向:家庭可持续消费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可持续的家庭消费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可持续家庭消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再结合当前中国家庭的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费和垃圾排放的环境影响,提出了在中国进行可持续家庭消费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室内养花能调解室内空气。近年来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加之人们对环境质量与健康水平的日益关注,原本作为室内装饰用的花卉被赋予新的使命而大量搬进居室。居室花卉对室内空气污染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效应。本文分别论述了居室花卉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消除作用和污染效应;最后指出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看待居室花卉在室内空气污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采用测试气相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比较了中温厌氧降解和高温厌氧降解过程中甲烷(CH4)生成途径的差异,表征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CH4生成途径的演变,并结合气液相化学组分和产甲烷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对同位素表征结果进行了验证.中温(35℃)条件下,垃圾降解初期甲烷13C同位素比值(δ13CH4)下降至-69.5‰,表明此阶段CH4主要产生自CO2还原途径;随着垃圾降解进入快速产CH4阶段,δ13CH4值相应迅速上升至-23.8‰,说明乙酸发酵逐渐成为CH4生成的主要途径,FISH实验结果也发现此阶段以乙酸发酵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ceae为主;当产CH4速率逐渐减小进入稳定期时,δ13CH4值迅速降低至-55‰后相对稳定,说明乙酸发酵途径的比例减小,并且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高温(55℃)条件下,δ13CH4值始终维持在约-70‰,表明甲烷主要由CO2还原作用生成,在快速产CH4阶段,乙酸氧化和CO2还原作用是CH4生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通过对近年来包头市室内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污染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5.
电子垃圾及贵金属回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使居民健康受损。通过基于元素形态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和基于元素全量的多重分形,对广东省贵屿镇表层土壤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屿镇家电拆解区的有毒有害元素Ni、Zn、Cd、As的可释放总量分别为11.42、39.00、0.111和1.25mg/kg,均超过对应临界值8.11、19.67、0.054和0.69mg/kg。80%的Cu的可释放总量为12.15mg/kg,超过临界值10.42mg/kg,说明TRCP的释放向有效形态转化的速度加速,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Hg、Pb元素服从高浓集的连续多重分形叠加模式,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Cd具有较小的分维数,自低含量点到高含量点的转化慢,表明有较多的高含量点分布,污染发展趋势较严重。贵屿镇与家电拆解有关的有毒有害元素污染均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识别其历史排放趋势是科学制定管控策略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省级尺度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排放趋势的研究.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收集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数据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6—2017年广东省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采用情景分析法量化了能源结构变化对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6—2017年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均呈下降趋势,CO、PM2.5、BC、OC、CH4、CO2和N2O排放量分别下降70%、59%、59%、66%、77%、30%和73%;②城乡贡献上,乡村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是大气 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排放分担率分别在70%和60%以上;③空间分布上,2017年广东省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传统燃料消费量较高的地区,以及广州、东莞和深圳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地区;④能源结构清洁化所致的2006—2017年广东省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比例为38%~88%;⑤以2025年为目标年,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持续清洁化发展能够进一步降低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尤其对CO、PM2.5、BC、CH4和N2O的减排比例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7.
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家用电器在电磁兼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方案,并列举简单的实例进行分析,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对工程应用具有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为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种植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手段获得356份农户问卷,以在江苏省泰兴市和宿豫区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Poisson回归方法,估计了农户种植多样性决策模型。依据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种植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农户的种植多样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受教育年限提高1 a,种植多样性提高1.5%左右;种植面积增加1 hm2,则农户种植多样性提高28%左右;就农户参与非农活动的影响而言,与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不参与非农活动的农户相比较,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参与非农活动家庭的种植多样性减少11%左右;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参与非农活动月数增加1个月,农户种植多样性大约降低1.4%。分析说明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参与非农就业会显著降低农户种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9.
研究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对于优化用能结构、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关中临渭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能源利用区位商、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平原地区、黄土台塬与丘陵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的分异特征及成因,得到以下结论:①平原地区具有区位优势的生活能源为煤炭、玉米棒芯、液化气、蜂窝煤、电能和太阳能,煤炭的区位商达2.671;黄土台塬为沼气、太阳能、作物秸秆、蜂窝煤、液化气和玉米棒芯,沼气的区位商达3.465;丘陵山区为薪柴,区位商为1.142。前两者用能多元化,商品能源较多;丘陵山区用能结构单一,木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居多。②区域用能分异特征突出。平原地区市场化导向明显,多种能源互补利用;黄土台塬地区政策导向明显,沼气利用较多,用能组合多样;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薪柴为主,其他燃料为辅。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取决于自然环境、生产结构、经济环境以及外界环境,是收入水平、温度、发展条件、政策影响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平原地区人均收入高(7 056元),人均商品用能多(204.15 kgce);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人均收入低(5 750元),人均商品用能少(45.38 kgce)。人均非商品用能受人均收入影响小,相对稳定。人均有效耕地和人均耕地越多,人均商品用能越多,人均非商品用能越少,且人均有效耕地变化引起的用能类别的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0.
A fashionable field of enquiry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ed attitudes and actual behaviour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is complex (Staats et al. 2004 Staats, H, Harland, P and Wilke, H. 2004. Effecting durable change: a team approach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behaviour in the household. Environ Behav., 36(3): 341367.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and difficult to apply in a policy-relevant manner (Aall and Norland 2005 Aall, C and Norland, I. 2005. The use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local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from Norway. Local Environ., 10(2): 159172. [Taylor & Francis Online] [Google Scholar]). However,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a household diary can be beneficial in helping to quantify household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educating householders about their impact, and in identifying major ‘behavioural turning points’, where householders may focus efforts to reduce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Hunter et al. 2006 Hunter, C, Carmichael, K and Pangbourne, K. 2006. Household ecological footprinting using a new diary-based data-gathering approach. Local Environ, 11(3): 307327. [Taylor & Francis Online] [Google Scholar]). In other words, the use of a diary by householders is a potentially powerful tool in encouraging and facilitating desired behavioural change.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initial findings of an innovative study that assessed the use of a household diary approach as a means of framing and collecting household environmental data and, critically, as an educational vehicle for bringing about behavioural change. Based on the initial findings,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some potential to develop practical policy measures that empower householders by allowing them to better grasp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consequently, recoup positive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financial savings (e.g. reducing the amount of food thrown out) and health benefits (e.g. more walking/cyc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