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6篇
  免费   1418篇
  国内免费   3373篇
安全科学   3658篇
废物处理   414篇
环保管理   2827篇
综合类   10407篇
基础理论   1533篇
环境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685篇
评价与监测   797篇
社会与环境   1107篇
灾害及防治   87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890篇
  2013年   1085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379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1072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1243篇
  2006年   1248篇
  2005年   1070篇
  2004年   933篇
  2003年   871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587篇
  1999年   557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针对餐厨废水的水质特点,提出低C/N下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餐厨废水处理组合工艺。通过控制微氧区、好氧区DO分别为0.5 mg/L和2.5 mg/L;硝化液,微氧区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分别为200%、100%和100%,可以实现NO2--N累积率达到90%以上,COD、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3.42%和98.57%。较低的C/N使得反硝化效果不佳,对反应器进水补充适量的甲醇作为碳源,在COD/TN约为4的情况下,以NO2--N为主的反硝化可以使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达到94%,出水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实现了餐厨废水高效和经济的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962.
李蕾  王学华  王浩  秦毅 《环境工程学报》2015,9(11):5555-5561
对已运行的有机废气治理工程运行情况的进行分析研究,并对采用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工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得出其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8 h,空床气速0.8 m/s,吸附容量1.9%;解吸温度100~120℃,解吸时间4 h。该工程实例的监测结果表明,催化燃烧的TVOC去除效率保持在99%以上,同时,该工艺对废气中甲苯、二甲苯和TVOC的总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8.3%、99.6%和97.7%。  相似文献   
963.
人工湿地对水产养殖废水典型污染物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5种常见湿地植物黄菖蒲、芦苇、千屈菜、再力花和香蒲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以及生理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黄菖蒲的氮磷吸收能力最强而芦苇较差。构建黄菖蒲、芦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研究植物对水产养殖废水典型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的影响,发现两者对COD、TP、TN和抗生素均有较好去除效果。其中,黄菖蒲湿地对TN的去除效果(HRT=4 d,去除率71%)显著优于芦苇湿地(HRT=4 d,去除率29%),分析其原因在于黄菖蒲湿地因其较强的吸收能力和反硝化作用使其对高NO3--N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中还发现,水力停留时间对TN、NO3--N、NH4+-N和NO2--N的去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两种湿地对恩诺沙星的去除效果优于磺胺甲恶唑和氟甲砜霉素,不同人工湿地植物对3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水力停留时间对磺胺甲恶唑的去除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4.
利用H2O2-H2SO4体系作为退镀液,考察硫酸浓度、双氧水浓度、液固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电镀件退镀效果的影响。寻求使ABS塑料和金属完全分离的最优工艺条件。在硫酸质量分数为15%,双氧水质量分数7%,液固比为10,反应时间为50 min时,退镀率可达到99.45%。最后得到硫酸铜、硫酸镍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经过探讨选择电积脱铜-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阴极铜、海绵铜、黑铜、粗制硫酸镍、黑酸等。  相似文献   
965.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对不干胶废弃物(PSAs)进行了热解和燃烧失重分析,并采用Doyle法拟合计算了PSAs热解和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200℃或高于600℃,PSAs的热解和燃烧失重过程具有性;300~600℃时,PSAs热解过程具有3个失重峰,而其燃烧过程具有2个失重峰。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SAs的热解是由多阶段复杂的热裂解反应组成,其热解过程可用4个一级反应来描述,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热解阶段第1峰区表观活化能降低;而第2、3峰区以及半焦深度裂解阶段的第4峰区活化能逐渐升高;PSAs燃烧过程可用3个一级反应来描述,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PSAs燃烧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均逐渐降低,并且燃烧表观活化能均低于热解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966.
利用中和共沉淀—铁氧体法处理甘肃某稀有金属生产企业产生的含镍、铬废水,同时对该废水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经测定,废水中Ni 2+质量浓度为50mg/L,Cr(Ⅲ)质量浓度为87mg/L。通过实验得到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投料摩尔比(Fe2+/(Ni 2++Cr2O2-7))为9,pH=9,温度为70℃。出水中镍、铬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为中和共沉淀—铁氧体法处理混合重金属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7.
快腐剂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牛粪、菌糠和鸡粪等为材料按照两种比例调配为混合基质,在添加或不添加快腐剂的条件下在发酵桶中进行为期38 d的堆肥发酵实验,通过对发酵产物的温度、pH值、总有机碳、C/N、硝铵态氮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变化的研究,揭示了快腐剂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快腐剂对有机物料的温度、C/N比无显著的影响,但可以促进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在16 d时使发酵产物NH4+-N/NO3--N比值降为0.15,达到腐熟标准(0.16);提升种子发芽指数,在腐解29 d时使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2.76%,达到完全腐熟指标(0.8),比不添加快腐剂的处理提前了4 d左右。快腐剂的作用效果受腐解物料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对浙江省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和排放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业烟粉尘减排治理对策,对工业烟粉尘4个重点行业(水泥制造行业、火力发电行业、钢铁行业(包括炼钢、钢压延加工和黑色金属铸造行业)、纺织染整行业(包括棉印染精加工、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和棉织造加工行业)排放源的烟粉尘减排途径和潜力进行分析测算,研究提出工业烟粉尘总量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9.
为了提高氯化法回收LCD中铟的效果,降低SiO2和Al2O3对氯化过程的干扰,采用NaOH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粉末中的硅和铝进行了预先溶出规律研究.首先分析了LCD粉末中SiO2和Al2O3的含量、形貌以及铟的浸出变化,然后计算了SiO2和Al2O3的脱除效率.在条件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液固比为90:2、温度95℃、溶出时间2 h、碱度0.56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 SiO2的脱除率为80.88%、Al2O3的脱除率为 83.30%、二者总的脱除率为81.30%,洗涤液中没有发现铟的溶出,碱溶后的物料表面产生大量均匀的孔状结构.这将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粉末的资源化与铟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0.
If organic matter is burnt, the combustion of wood produces the highest amount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compared with other fossil energy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or gas. Emissions from wood combustion are increasingly of special interest due to the rising use of wood as a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in residential heating in Europe. To the authors' knowledge, reproducible wood-specific PAH patterns in soot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use of a sampling interval of only 5 min in this study. The short sampling interval was enabled by the very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 of gas chromatography–atmospheric pressure laser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GC-APLI-MS) applied. The analysis of 40 PAH of soot from wood logs of spruce, pine, larch (softwood) and beech, birch, oak (hardwood), and wood pellets, as well as wood briquettes, showed 13.46–250.62 mg/kg for ∑40 PAH and 10.75–177.94 mg/kg for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AH standard (without acenaphthylene and anthracen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ccurred in the samples from birch with bark, beech, and wood briquettes. Indeno[1,2,3-cd]pyrene, naphthalene, and alkylated naphthalenes were also detected.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very toxic dibenzopyrenes (up to 11.30 mg/kg) are reported. Softwood soot contained highest amounts of 2–4-ring PAH, followed by hardwood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ce of highest amounts of abietic acid in softwood, a known precursor of retene and phenanthrene. PAH in soot from five spruc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show a mean ∑40 PAH concentration of 13.46 mg/kg (n = 5, minimum 8.03, maximum 23.32 mg/kg, SD = 5.65) and exhibited a typical pattern that differed from all other wood soot samples. The distributions of alkylated naphthalenes of the spruce samples show a bell-shape distribution in contrast to the alkylated phenanthrenes/anthracenes of all samples (except the wood pellets), showing a slope distribution. The data indicate that wood-specific PAH patterns exist and under the applied conditions, spruce logs produced the least toxic so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