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6篇
  免费   1999篇
  国内免费   6642篇
安全科学   3173篇
废物处理   656篇
环保管理   1785篇
综合类   12933篇
基础理论   2412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045篇
评价与监测   969篇
社会与环境   599篇
灾害及防治   541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767篇
  2021年   922篇
  2020年   864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726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877篇
  2015年   978篇
  2014年   983篇
  2013年   1472篇
  2012年   1643篇
  2011年   1709篇
  2010年   1163篇
  2009年   1278篇
  2008年   1004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303篇
  2005年   982篇
  2004年   807篇
  2003年   709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PCR-DGGE溯源典型农村塘坝饮用水中的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南地区典型农村塘坝饮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大肠杆菌的两种特异性基因(β-D-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uidA和膜外周磷通道蛋白编码基因phoE)的群体差异分析(PCR-DGGE),对饮用水中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溯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富集培养的混合菌体DNA作为模板扩增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更加实用.uidA和phoE的引物均...  相似文献   
992.
水蚯蚓对硝化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富集培养富含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利用填料挂载的方法向SBR反应器投加水蚯蚓,考察了水蚯蚓对SBR反应器硝化效率及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BR反应器挂载水蚯蚓后,SBR系统的硝化速率降低了16.65%,NO2--N氧化率减少量约为24%.通过对SBR系统单一周期各形态氮素浓度变化规律进行考察,发现...  相似文献   
993.
Use of enzymes in textile processes has many advantages as far as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es are concerned. These advantages include water and energy savings, less chemical use, less fabric damage, mild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C.I. Reactive Yellow 15, C.I. Reactive Red 21 and C.I. Reactive Blue 19 were used to dye untreated woven cotton fabric in a laboratory scale dyeing machine, on a pilot scale jig and on a pilot scale winch by using a single bath combined process, in which various enzymes, namely, amylase, pectinase, and catalase were employed. This new process was named as the “Rapid Enzymatic Single-bath Treatment” (REST), since it was completed almost in half of the conventional dyeing time, and all of the stages, namely, desizing, scouring, bleaching and dyeing were carried out in a single bath without replacing the process water with fresh water until the end of the dyeing. In the REST process, the untreated, starch-sized fabric was first desized by amylase enzyme, and this was followed by a pectinase treatment in the same bath. The fabric was then bleached by H2O2 in the same bath, and after the hydrogen peroxide bleaching; the catalase enzyme was added to the bath to remove H2O2 residues before reactive dyeing. Without carrying out intermediate washings/rinsings between these processes, the reactive dyeing was carried out in a conventional way in the same bath, and finally, the fabric was taken from the bath and washed out. The colour yield was compared with the dyeings which were carried out conventionally in separate baths. Finally, the REST has many benefits in terms of water saving, reduced process time and energy consumption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preparatory and dyeing process of cotton fabrics.  相似文献   
994.
This paper sets out to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wood charcoal briquettes produced from eucalyptus wood in Brazil,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ose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To achieve that objective, the work was undertaken in accordance with ISO 1404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Life cycle assessment - Principles and framework" which describes essential LCA characteristics and good practices. Charcoal briquettes are produced from two basic raw materials, charcoal fines and starch. The fines result from the production of charcoal from sustainably managed eucalyptus plantations. Starch is extracted from babaçu pulp in the Amazon region. Multi-output processes were allocated based on income from the different by-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than 90% of incoming CO2 was due to biomass production for charcoal, and the remainder to starch biomass production. Based on Brazilian data, as well as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GaBi4.3 database, it turned out that supplying the energy content of 1 kg of briquettes resulted in the sequestration of 3.9690 kg of CO2, i.e. around 4 kg of CO2 per kg of briquettes produced. CO2 emissions throughout the briquette production process are totally compensated for by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used.  相似文献   
995.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96.
2009年4月末,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其特征主要是气溶胶质量浓度超标,而能见度没有明显恶化,对这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过程中,粗细粒子质量比(PM2.5/PM10)有明显的3次下降,最低达到0.3,即PM2.5仅占PM10的30%,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通常以细粒子为主的污染特征有很大不同,反映了外来粗粒子的侵入特征.长江流域浮尘天气的沙尘粒子变性后,长距离输送污染物叠加本地污染物,造成这次严重空气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将青鳉鱼长期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全氟羧酸类物质全氟十三酸(PFTriDA)后的器官分布和富集系数.结果显示, PFTriDA最高富集在性腺;其次是卵、肝脏;浓度最低的部分是残体.除了性腺之外,该器官分布与野生中华鲟的一致.在相同暴露浓度下,雄鱼体内各器官的PFTriDA的含量高于雌鱼,机理模型计算进一步表明高母子传递系数是造成雌雄差异的可能原因.随着PFTriDA暴露浓度的升高,鱼体内同一器官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8.
国内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区划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探讨土地利用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变化过程及趋势,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包括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合理分配、结构和布局形式等,在地域上进行分区。通过简要回顾国内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理论方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今后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从自然要素向自然与人文要素有机结合方向转变;从大空间尺度向多空间尺度方向转变;从传统的区划方法向综合集成的新技术手段转变;从静态的区划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的动态区划研究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999.
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水足迹分析方法作为一个实用的工具,用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结构或消费方式是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是当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通过客观评价水足迹来减少国内水资源压力、如何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获得最大的利益则是水足迹分析方法的两个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水足迹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接着计算了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为37017×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177 m3/a,水自给率为9869%,过高的水足迹和自给率给重庆市的水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分析了产生这么高水足迹的原因,并探讨了水足迹对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的启示和战略意义。最后对该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PPI的河段水体潜在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婷  武晓峰 《环境科学》2010,31(11):2619-2626
提出了一种预报河段水体潜在污染的方法——河段潜在污染指数法(riversection potential pollution index,R-PPI),并在北京市山区3个典型小流域进行应用.河流水体污染是我国目前最为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在治理工作开展前需要确定重点污染河段、区域和污染源,而基于河流水质监测的水质评价方法难以确定重点污染源.因此引入了潜在非点源污染指数(potential non-point pollution index,PNPI)法,进行了土地利用类型扩展、土地利用分类比对和土壤渗透性分级3个方面改进,得到潜在污染指数(potential pollution index,PPI),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河段潜在污染指数法.通过在3个小流域的应用研究可知,该方法具有所需监测资料少、操作简单、便于确定重点污染源、综合性强等特点,可为流域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