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38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13篇
综合类   530篇
基础理论   19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灾害及防治   1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Sensors 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ols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ociate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decisions. In particular, nutrient sensors are of interest because of the well‐known adverse effects of nutrient enrichment on coastal hypoxia,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impacts to human health. Accurate and timely information on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loads is integral to strategies designed to minimize risk to humans and manage the underlying drivers of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Using nitrate sensors as the primary example, we highlight the types of applications in freshwater and coastal environments that are likely to benefit from continuous, real‐time nutrient data. The concurrent emergence of new tools to integrate, manage, and share large datasets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ful use of nutrient sensors and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field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to rapidly move forward. We highlight several near‐term opportunities for federal agencies, as well as the broader scientific and management community, that will help accelerate sensor development, build and leverage sites within a national network, and develop open data standards and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s that are key to realizing the benefits of a large‐scale, integrated monitoring network. Investing in these opportunities will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to guide management and policies designed to protect and restore our nation's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92.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potential for the capturing of solar radiation on the rooftop of buildings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This involves the modeling of solar energy potential and comparison to historical building energy demand profiles through the use of 3-D solar simulation software tool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he objective is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amount of surface area that is suitable for solar photovoltaic (PV) installations and to estimate the hourly PV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otential of existing building rooftops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viable approach for modeling urban solar energy and offer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electricity distributors, policy makers, and urban energy planners to facilitate the substantial design of a green built environment.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is comprised of three main sections: (1)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rooftop area, (2)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available per rooftop, and (3) estimation of hourly solar PV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otential. A case study was performed using this method for Ryerson University, located in Toronto, Canada. It was found that solar PV could supply up to 19% of the study area’s electricity demands during peak consumption hour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solar PV was also estimated based upon hourl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tensity factors as well as Time-of-Use (TOU) savings through the Ontario Feed-in-Tariff (FIT) program, which allows for bett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solar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93.
煤炭行业清费建税,资源税从价计征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热议,而资源耗减价值是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将资源回采率纳入使用者成本模型,科学计量了我国2000-2011年间煤炭资源的耗减价值。分析表明:2000-2011年间,4%折现率下煤炭资源耗减价值增加了22倍之多,而资源税费却仅仅增长了7倍,煤炭资源耗减价值与资源税费实际征收额之间存在有巨大缺口得不到补偿;国家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实现度与煤炭经济形势呈逆向分布,煤炭工业利润率的上升并没有带来国家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导致这种错位的原因与我国不合理的资源税收机制有很大关系;资源税税率的理论区间为1.11%-8.85%,与国家规定的2%-10%高度重合,从而说明国家决策的合理性。为使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实现度与煤炭工业经济形势相"挂钩",以资源税收入等于资源耗减价值为切入点,对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实现度进行数理分析,求得了资源税税率与当期资源价格的关系,发现固定税率的资源税难以适应市场波动,于是提出"资源税+利润税"的组合税收工具,确定了利润税的起征点,计算得出了资源税和利润税的税率组合。该组合税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经济周期对煤炭工业造成的影响,同时又维护国家资源所有者权益,从而实现国家与煤炭工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相似文献   
94.
土地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期望和非期望产出,针对以往土地利用结构评价中忽略环境产生的非期望产出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真实性问题,以大都市城郊的上海青浦区为例,宏观上,运用信息熵模型对该区2005~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进行评价;微观上,运用非期望产出模型测算青浦区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为寻求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损失的原因及改善途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时序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向东西两翼递减;(2)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变化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W"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的中心城区向东西两翼递减格局;(3)将环境的负产出纳入非期望产出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评价,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真实性;(4)影响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纯技术效率的变化,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过量是制约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针对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损失的原因及区域差异提出效率提升途径。研究结果可为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5.
改进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使得方案比选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过采用适应不同环境的分辨系数和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来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方法,使得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准确。最后用实例论证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简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概念和建设LIMS的现实意义,着重介绍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施LIMS的过程和体会,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选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LIMS对现行工作的影响,并对需进一步完善的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选择广东省为研究区域,探讨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结合WebGIS技术开展广东省危险废物登记交换平台的设计,使广东省危险废物管理提升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8.
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可实现传统产业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对矿山安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了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安全生产现状,矿山安全灾害种类和矿山安全信息化技术,指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解决矿山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
100.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刘瑞民  丁晓雯  杨志峰  沈珍瑶  伍星  刘芳 《环境科学》2006,27(12):2407-2414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前提下,由于土地利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3万t下降至2000年的116万t,基本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土地利用造成的TP的变化趋势与TN基本相同,从70年代的3.7万t下降到2000年的3.5万t左右.就省份、土地利用类型和水系而言,四川省、种植用地和草地以及金沙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在非点源污染负荷强度上,重庆市和嘉陵江水系单位面积负荷最高,是今后应重点治理的地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尺度空间的非点源污染进行较好的空间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