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计算机类学生在软件编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就格式化编码、界面设计的一致性和清晰性、错误报告的方式与时机、交互二重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以Visual Basic 6.x为编程语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编程素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其他软件开发或程序设计人员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2.
将IFMOPOMTCE该模型应用于昆明市旅游圈旅游环境规划优化的实例当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并采用情景分析和交互式调整的方法制定出两种方案。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出适合昆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3.
仿生脂肪细胞制备以及对水体中林丹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体脂肪组织可以对脂溶性有机物有效富集的原理,通过界面聚合合成了类似脂肪细胞结构的仿生脂肪细胞,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仿生脂肪细胞具有亲水性膜以及亲脂性的内部结构,亲水性的膜允许携带脂溶性有机物的水体穿过膜,亲脂性的内含物将脂溶性有机物富集截留.仿生脂肪细胞对林丹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15%三油酸甘油酯含量的仿生脂肪细胞与粉末活性炭具有相当的林丹去除能力.仿生脂肪细胞对林丹的去除机理包括内含物的生物富集以及膜上空腔的物理吸附两部分,而内含物的生物富集作用则是主要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4.
生物扰动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合评述了生物扰动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展望。国际上十分重视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的研究并已有一定基础,生物扰动作为海洋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开展了工作,但直到10余年前才真正开始定量研究,进入了实验模拟、现场观测与建立模型相结合的新阶段。国内的生物扰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技术方法落后,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国内外关于水层-底栖界面生物扰动效应研究基本上都在海洋中开展,尤其在河口、近岸和浅海水域进行,湖泊和河流研究明显薄弱。作为水生态动力学的重要分支和前沿领域,生物扰动研究具有广阔前景。急需针对我国水域特点,引进先进的现场观测和室内测试手段,进一步揭示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机制,更精准和更详细地掌握水域中各种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全过程,为控制水体内源污染释放、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建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杨敏  豆小敏  张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81-1585
固液界面吸附是环境水化学及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固液界面吸附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吸附络合物形态、表面反应描述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实验技术、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模拟手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固液界面吸附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表征技术、理论计算及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应用和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固液界面体系吸附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阐明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新型吸附剂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6.
以MATLAB应用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介绍了黑色金属挤压力智能化计算软件的开发方法,设计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实现冷挤压力的智能化计算以及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计算的挤压力的大小与传统方法比较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7.
多生态类型湖泊N_2O生成与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给准确地估算湖泊N_2O通量及评估湖泊N_2O排放的重要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多生态类型湖泊N_2O生成与排放特征及内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夏季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通量、水体溶存浓度以及水-土界面N_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室内分析,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水-气界面N_2O通量、水体溶存N_2O浓度及水-土界面N_2O通量大致上呈现为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沉水植物湖区,水-气界面通量分别为(115.807±7.583)、(79.768±1.842)和(3.685±0.295)μmol·(m2·h)-1;水体溶存N_2O浓度分别为:(0.051±0)、(0.029±0.001)和(0.018±0)μmol·L~(-1),水-土界面通量分别为:(178.275±3.666)、(160.685±0.642)和(75.665±1.016)μmol·(m2·h)-1;空间差异原因可归结为生长的植物以及水体中无机氮浓度的差异.水-土界面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硝酸盐及有机碳源可以显著增加沉积物N_2O生成潜力,而上覆水中高浓度NH+4-N会抑制沉积物N_2O生成,随温度升高,沉积物N_2O生成速率显著增加,这表明夏季水-土界面N_2O的生成与排放主要受硝酸盐及有机碳的限制,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以中国东部沿海12个典型潮间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测定了潮间带沉积物-水界面硝酸盐(NO_3~-)和氨氮(NH_4~+)的源汇通量,分析了沉积物对上覆水体无机氮源汇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1)NO_3~--N的总通量范围是-2.91~3.34 mmol·(m~2·h)~(-1),NH_4~+-N的总通量范围是-4.36~2.34 mmol·(m~2·h)~(-1).12℃和35℃温度下,无机氮的平均值是-0.04 mmol·(m~2·h)~(-1),我国东部典型潮间带沉积物表现为氨氮和硝氮的有效汇库.(2)潮间带的硝氮和氨氮通量存在纬度分异.12℃时,纬度越高,氨氮硝氮通量值越大;25℃和35℃时,潮间带硝氮通量值大小随纬度的变化为,25°~35°N15°~25°N35°~45°N.而氨氮通量值,25°~35°N15°~25°N35°~45°N.(3)温度通过影响硝化反硝化的耦合作用影响无机氮通量.潮间带的NO_3~--N通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15°~25°N和35°~45°N地区NO_3~--N通量随温度先升高再降低,25°~35°N地区NO_3~--N通量随温度一直减小.每个纬度区,温度越高,NH_4~+-N通量值越低.(4)上覆水体的盐度、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孔隙水氨氮、硝氮浓度,容重等环境因子对通量没有单一的显著影响,协同影响NO_3~--N、NH_4~+-N在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79.
以3,4-二甲基苯胺为目标污染物,高铁酸钾(K2FeO4)为氧化剂,考察催化氧化过程中的表观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确定高铁酸钾降解3,4 -二甲基苯胺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r=0.0043CA0.486CB1.2477,反应级数为1.7337,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通过GC/MS技术,分析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推测在高铁酸钾的作用下,3,4-二甲基苯胺先转变成2,4-二甲基苯胺,然后苯环上的氨基及甲基先后被氧化,生成4-硝基间苯二甲酸,再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被高铁酸钾进一步攻击,生成苯环正离子,其后开环生成一系列小分子烃类物质,这些物质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推测该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反应为两步:第一步,高铁酸钾攻击3,4-二甲基苯胺苯环上的侧链;第二步为苯环的开环反应.此降解过程主要包括表面络合催化与界面催化两种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0.
In an analysis of North Sea eutrophication science and policies, focusing on the period 1980–2005, it was investigated how scientific information was used in policy-making.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central assumptions of the rational policy-making model, i.e. that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to formulate decisions, based upon objectiv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secondly, can support implementing these decisions (rational management). In general terms, the following was concluded:
  • •More knowledge has increased rather than reduced uncertainty;
  • •In order to handle the problem of dealing with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at the political level, a simplification of facts has occurred, in this case focusing on nutrients as the main cause of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excluding other possible causes;
  • •Both the limited scientific view (i.e. the nutrient view) and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impacts, scope) have been used as an authoritative basis for the justification of political decisions. Both were not supported by the majority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not in support of existing policies, has been excluded from the policy process;
  • •The science–policy interface, mainly consisting of “civil-servant scientists”, that emerged and increased its influence over the period of investigation, has been the central element i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exclusion process.
The main lesson learned is that work at the interface of science and policy must be subject to democratic principles, i.e. be transparent and involving all parties with a stake in the issue und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