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充填管道堵塞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预测深井矿山充填管道堵塞的难易程度,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充填管道堵塞风险性评价模型。选取10项评价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项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到充填管道堵塞风险性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金川龙首矿、大红山铜矿、河东金矿和新城金矿等4个评价对象的风险性等级分别为:Ⅱ级、Ⅲ级、Ⅳ级和Ⅲ级。未确知测度理论能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32.
加油站新旧输油管线碰头焊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提到加油站输油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是输油管道敷设的基本要求,其优点是焊缝少、比较严密可靠、施工速度快、省材省工、便于防腐、不容易出现渗漏隐患。但加油站在改造输油管线时,新旧管线碰头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易点燃管线中的油气引发火灾及爆炸。因此,如何在新旧输油管线碰头焊接时安全施工就成为了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丹东太平湾加油站输油管线改造的实际情况,简要的阐述了加油站含油气管线碰头焊接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3.
我国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提出加油站安装油气处理装置,但是部分油气回收从业人员对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通过对美国加州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阐述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的作用,并对油气处理装置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进行全口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油气处理装置是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Stage Ⅰ(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一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和Stage Ⅱ(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或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时埋地油罐压力增加所导致的无组织排放,但它不能取代Stage Ⅰ.②2016-2018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分别为5.43、3.67和2.30 g/m3,达标率由98.5%升至99.7%;春、夏、秋、冬四季NMHC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68、3.13和1.64 g/m3,其中夏季NMHC排放浓度最高;"吸附"和"冷凝+膜"处理效果略优于"膜分离".③2017年北京市油气处理装置NMHC排放浓度相对于排放标准(≤ 20 g/m3)的达标率为97.6%,NMHC排放浓度≤ 10 g/m3的比例为90.4%.研究显示,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埋地油罐压力控制装置,为减少油罐及其附属设施的无组织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4.
分层填料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煤渣与土壤分层装填的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该系统未种植物前的运行初期,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可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其较快处于稳定期;在系统运行稳定后,在装置表面种植了植物,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减少对系统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在出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情况下,该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水力负荷为0.2m/d,与常规的纯土壤地下渗滤系统运行水力负荷仅能<0.05m/d相比,提高了单位面积处理污水的能力,节省了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135.
Micro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ver an irrigated rice paddy during the Huaihe River Basin Experiment (HUBEX) in 1999.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gap filling strategy for the heat fluxes with the Bowen ratio energy balance (BREB) method. It also endeavors to benefit future studies through comparing five methodologies to estimate the net water exchange. First, a three-step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is constructed. Its first two steps guarantee the correct flux directions and reject suspicious data, respectively. The third step forbids supersaturation by considering the Bowen ratio ranges for different flux combinations (termed as “scenarios”). The quality-controlled latent heat (LE) and sensible heat (H) fluxes fall in three scenarios, namely I (LE > 0, H > 0), II (LE > 0, H < 0), and IV (LE < 0, H < 0). Second, the Priestley–Taylor evaporation model (PTEM) is applied to fill the gaps of LE, while the energy balance relationship is used to gap-fill H, namely H = R N GLE (R N : net radiation; G: soil heat flux). Central to the success of this strategy is the idea to calibrate the Priestley–Taylor parameter (α) in a scenario-specific manner. On average, α values are calibrated as 1.20 and 1.35 for scenario I and II, respectively. For scenario IV, most α values lie in a narrow range, namely from 0.9 to 1.0. Then, α is calibrated as 0.97 to exte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TEM to condensation (negative LE). The scenario-specific treatment explicitly explains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α derived without distinguishing the scenarios. Third, five methodologies are compa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net water exchange, including PTEM-gap-filled BREB method (M1), energy-balance-based eddy covariance method (M2), and three simplified models to estimate LE, respectively as R N H, R N G, and R N . A major finding is that G and H have a similar effect of about 3% in the net water exchange. Thus, if either is neglected, the net evaporation should be slightly lowered to avoid overestimate, by 3% as a rule of thumb from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36.
三聚磷酸钠在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焙烧产物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溶液中三聚磷酸钠(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Mg-Al LDH)及其焙烧产物(Mg-Al CLDH)上的吸附性能,并用多晶X射线衍射对Mg-Al LDH,Mg-Al CLDH及Mg-Al CLDH吸附STPP后Mg-Al RLD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焙烧产物上的吸附量和脱除率在pH为4.7-10.0时受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较小;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50℃下,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上的饱和吸附量为34.52-40.20 mgP3 O105-·g-1,在25-60℃下,STPP在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18.67-179.57mgP3O105-·g-1.静态吸附热力学结果证明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焙烧产物上的吸附为自发的物理吸热过程,焓变与熵增是吸附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7.
从场区所发育混合土的特征入手,首先进行混合土的现场天然密度测定,然后系统地阐述天然混合土压缩变形试验全过程的关键技术,即荷载等级设置、正应力荷载等级稳定时间与稳定量级、天然状态压缩变形试验s- t、p-s曲线特征、利用时间平方根法求算固结系数G_v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混合土压缩变形参数量化技术, 为类似的压缩变形试验提供了完整的参数量化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8.
监测了填土施工的环境噪声,结果表明:昼间等效声级低于国家标准,夜间超标19 8分贝,最大噪声级达103~110分贝。建议夜间施工使用低噪声机械,并提出了减小施工机械噪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9.
现场土工监测对指导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郑州市东绕城公路(0107辅道)采用CJG-86 型PVC沉降管和CJH-88型沉降磁环进行土体分层沉降观测,得出了分层沉降的分布规律,为相关的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0.
以不同Mg/Al比(物质的量比)的合成阴离子粘土为原料,在500℃条件下煅烧制备了煅烧阴离子粘土(LDO),研究其对低浓度活性艳橙X-GN的吸附行为,并用XRD、FTIR、XRF、BET等对LDO进行表征,通过研究解吸行为验证其吸附机理.实验表明,Mg/Al比为4∶1的LDO的吸附效果比2∶1的LDO好,Mg/Al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