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燃气汽车加气站的火灾风险,探讨了预防和控制火灾风险的消防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72.
针对香炉山大规模地下采空区,借助Voronoi图确定分摊面积来模拟矿柱荷载分布、矿柱破坏、荷载转移以及荷载重新分布的过程,从而确定现阶段的不稳定矿柱,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时间效应。用该方法可得出,目前香炉山钨矿不稳定矿柱的失稳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考虑时间效应,则20年时间效应内二四坑口的南区有发生连续坍塌的可能。为防止矿柱发生大范围坍塌,结合香炉山钨矿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胶结充填法为该矿山当前处理空区的最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3.
FeMnNi-LDHs对水中As(Ⅲ)的吸附性能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稳定和高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As(Ⅲ)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全球性问题.本研究以Fe、Mn和Ni这3种元素作为层板阳离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三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FeMnNi-LDHs,利用XRD、TEM、FT-IR和XP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对水中As(Ⅲ)的吸附去除能力与机制.结果表明,FeMnNi-LDHs具有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典型特征峰,峰型尖锐,结晶度高,TEM图像也显示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其对As(Ⅲ)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45℃时最大吸附量为240.86 mg·g-1,明显高于其他层状双氢氧化物.在pH为2~9范围内,FeMnNi-LDHs对As(Ⅲ)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水中共存PO43-和CO32-离子对As(Ⅲ)存在竞争吸附,而NO3-、Cd2+和Pb2+影响较小.其去除吸附机制主要为氧化、离子交换和配位络合,其中Mn在As(Ⅲ)的氧化过程中有重要贡献.制备出的FeMnNi-LDHs对水中As(Ⅲ)的吸附去除和毒性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4.
水体中的As(Ⅲ)和Cd(Ⅱ)重金属离子具有潜在的毒性,且能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转移富集进入人体,进而威胁人体健康.选用富里酸(FA)作为铁锰镍层状双氢氧化物(FeMnNi-LDH)的修饰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能够同时吸附As(Ⅲ)和Cd(Ⅱ)阴阳离子的稳定层状复合材料(FA@FeMnNi-LDH),主要提升了其对Cd(Ⅱ)的吸附容量.利用XRD、TEM、FT-IR和XP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对水体中As(Ⅲ)和Cd(Ⅱ)的吸附去除能力和机制.结果表明,经筛选出的具有结构稳定和最大FA负载率、且达到最优吸附性能的复合材料有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典型特征峰.复合材料对As(Ⅲ)和Cd(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25℃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9.60 mg·g-1和156.50 mg·g-1.该复合材料在pH为2~7和4~7范围内,分别对As(Ⅲ)和Cd(Ⅱ)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水中共存的常见阴离子对As(Ⅲ)的竞争吸附影响大小顺序为:PO43->C...  相似文献   
75.
通过事故案例和对现行国家标准的分析,提出了气瓶充装场所防爆墙安全评价要点,从实践角度为防爆墙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6.
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可行性,考察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振荡速度等因素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7、反应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min、LDH投加量为0.1g/50ml、磷初始浓度为500mg/L、震荡速度为150r/min时,磷的去除率高达94.82%,层状双氢氧化物对水中磷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iu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77.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一系列镁铝摩尔比不同的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经500℃高温煅烧制备出镁铝复合氧化物CLDH,并用X-射线、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表征。考查了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LDHs和CLDH处理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镁铝摩尔比为3:1时制得的水滑石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的脱色效果最好。水滑石LDHs及其焙烧产物CLDH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60min和30min;在较宽的pH范围内二者的脱色性能稳定,且CLDH对该染料的吸附效果要优于LDHs。LDHs及CLDH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5℃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63.77mg/g和875.23mg/g。LDHs及CLDH的吸附机理分别为离子交换和层状结构重建。饱和吸附后的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78.
应用基于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的二维水流泥沙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的积分离散,以苏州港太仓港区庵弄村岸线调整工程为例,预测采砂吹填作业产生的悬砂对长江水体的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采砂产生的悬砂影响范围较大,但集中在江段中间,对水厂取水口有一定影响。若采取静置等措施,可将吹填作业悬砂产生的水环境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二维泥沙模型对采砂吹填作业施工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范围和程度的预测为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平顶山市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煤灰充填后土壤的污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粉煤灰的污染潜势分析入手,通过复垦土壤的测试分析、淋溶试验和种植试验,揭示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研究表明,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差,同时因pH值高,抑制了作物对高含量污染重金属的吸收;淋溶试验也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性弱;温室盆栽与大田作物籽实样品分析表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说明尽管复垦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仍然可以种植某些作物.  相似文献   
80.
研究借助GB/T 20438—2006的系统安全完整性理念,在分析了液氯充装系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液氯充装系统的4个独立保护层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根据液氯充装的危险性,确立了液氯充装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为SIL3。从系统安全完整性出发,对系统安全性要求分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各保护层失效概率为基础的液氯充装系统安全完整性审核评估,为系统的风险分析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