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81.
王助良 《环境工程》1996,14(6):28-31
介绍了新型的气、固、液三相流化床除尘器的工作过程,除尘原理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2.
采用悬浮填料 SBR工艺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 ,结果表明 :青霉素废水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宜采用非限制曝气的进水方式 ;最佳运行工艺为一周期 8h ,非限制曝气进水 1h ,反应 5h ,沉淀、排水和闲置 2h ;该工艺与单一SBR工艺相比 ,可提高CODCr去除率 2 0 %以上 ,缩短反应时间 2h ;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当进水CODCr浓度变化较大( 80 0— 2 5 0 0mg L)时 ,CODCr去除率一直稳定于 83 %— 85 %之间 ,出水CODCr在 136— 35 0mg L之间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3.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84.
鹤壁矿区煤矸石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鹤壁煤矿区第10矿煤矸石进行连续淋溶试验,模拟煤矸石矿井填充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测定pH值、电导率、F^-、总硬度、Zn、Mn、Cr^6+、Cd、Cu和Pb等项目,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淋出液中F^-和Cr^6+超标,Mn接近标准,pH值偏高,对地下水环境存在一定影响.其他各元素含量甚微,多未检出.  相似文献   
85.
水稻灌浆期臭氧暴露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田间原位开顶式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稻灌浆期臭氧(O3)暴露对其产量形成的影响,从而确定灌浆期臭氧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臭氧水平,即过滤空气(CF,O3浓度10nL·L-1);自然大气(NF,O3浓度40nL·L-1);臭氧动态1(O1,O3梯度为50、100、150nL·L-1,平均浓度70nL·L-1);臭氧动态2(O2,O3梯度为75、150、300nL·L-1,平均浓度170nL·L-1).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水稻的株高、穗长、分支、穗粒数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4种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试验浓度下,水稻灌浆期短期高浓度O3暴露对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不会造成明显的产量损失,但与全生育期相比,水稻产量对灌浆期的高臭氧浓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6.
为了探究使用分层充填法采煤过程中煤层瓦斯的运移方式及涌出规律,以高河煤矿E1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瓦斯的运移方式及涌出规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分层充填法采煤时,充填体渗透率远大于煤体,下分层煤体中的瓦斯会以充填体为媒介向工作面涌入;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瓦斯压力随开采时间逐渐降低,开采30 d后,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下降18.75%,最大瓦斯渗流速度始终位于充填体、工作面、下分层煤体交界处;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呈波动式下降。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影响苦荞生长、粒重与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0、0.1、0.5、1.0和2.0 mg/L)对苦荞籽粒的灌浆特性、淀粉合成酶、根系形态及活力、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g/L处理时苦荞籽粒的灌浆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而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G)最小;随2,4-表油菜素内酯施用量的增加,苦荞籽粒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根系总长度等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指标、株高、主茎直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都在0.5 mg/L处理时达最大.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的施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苦荞产量的增加,其中0.1、0.5和1.0 mg/L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产量1.10、1.31和1.06倍,2.0 mg/L处理则降低0.96倍.本研究表明适宜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0.5 mg/L)能促进苦荞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和最终的产量.(图1表8参32)  相似文献   
88.
四川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的地层划分对比争议较大,油气勘探程度低。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层序地球化学方法和原理,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进行了层序划分和对比,结果表明:西昌盆地下二叠统地层可划分为1 个二级层序、2 个层序组和6 个三级层序;P1q 层序组构成下二叠统二级层序的LST 和TST,层序4 下部发育的(茅口组底部)凝缩层相当于二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而P1m 中上部(包括层序4 中上部、层序5、6)则构成HST;西昌地区下二叠统层序发育形成过程,总体表现为海平面上升和盆地不断向古陆超覆;沉积序列、古氧相含量、锶含量、碳氧同位素和TOC 的变化旋回揭示西昌盆地早二叠世经历了六次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六个三级层序),在华南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均可进行对比;建立的层序充填模式揭示出早Hessian 早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盆地不断向古陆超覆,奠定了早二叠世西昌海域盆地的轮廓,Roadian 早期海平面上升达到最高位,并沉积一套整个华南均可对比的眼球状灰岩或页状藻灰岩,Capitanian 晚期全球构造海平面下降,结束了西昌地区克拉通盆地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8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河道水体污染加剧,为环境带来压力,因此研究微污染水体的治理及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校园内河水为水源,选取2种合适的填料作为BAF工艺滤柱的填料来研究在自然条件下COD浓度为50~100mg/L,NH+4-N浓度为6~10mg,/L微污染的校园河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沸石作为填料去除COD、总氮和NH+4-N的效果较陶粒相对更好;此外,本研究作为去除微污染研究的一部分,挂膜的顺利进行与另外一些外界因素有关系,如温度等。  相似文献   
90.
罗茂丹 《四川环境》2011,30(3):71-73
本文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数值求解了磁流体波在穿透中纬度电离层和大气层的传播,给出了其对地表电磁环境的影响。在假设磁流体竖直入射,并且大地为理想导体的边界条件下,运用IMSL的子程序BVPFD计算给出了数值结果,数值结果显示磁流体波在穿透电离层和大气层的传播过程中,电场在低电离层和大气层逐渐衰减,在地面达到零,而磁场能够穿透电离层和大气层而到达地面,但在到达地面时衰减了一个量级。这对我们改善环境电磁辐射的监测,去除电磁监测过程中的本底干扰具有一定的启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