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以山东省某经济开发区环评为例,分析开发区内各功能区布局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合理性,提出对开发区内各功能区布局的调整建议,探讨开发区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整原则、思路、方法,提出该开发区功能区布局的调整方案,并对提出的调整方案进行综合对比,最终给出较为合理的功能区布局调整方案,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考虑到城镇化是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推动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分析了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高碳排放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规模城镇化特点较为突出,存在盲目做大城市经济总量和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现象;城市空间蔓延增长矛盾突出,城市规划在理念、指标和内容设置等领域均不能满足低碳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能源、建筑运行、交通领域未形成有效的低碳发展模式,城镇地区能耗密度过大且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城镇建设低质低效、节能潜力未有效挖掘,低碳的公共交通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为积极推动低碳城镇化,本文建议以建立针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总量约束和控制制度、健全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标准体系、改变传统规划理念促进城镇空间布局低碳发展、将低碳发展指标融入城市规划体系、完善城镇化低碳治理模式等方面为着力点,在满足人民生活品质合理提升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城镇化过程中的碳排放,破解城镇化道路中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快速上升带来的能源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问题,使推动低碳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3.
基于环境效率评价的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高效的产业结构及布局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借用区位商的指标设计理念,尝试性地提出了产业环境商和区域环境商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为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竞争力等经济社会指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传统范式加入了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从缓解酸雨问题入手,基于各行业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和产业环境商测算结果,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造纸业为例,基于各地市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的测算结果,结合各地市SO2的可增排量和造纸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成渝经济区造纸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74.
徐姝  沈一 《四川环境》2010,29(6):76-80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更好地指导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在这里以大英县为例,结合大英县生物多样性现状、经济发展状况及地理气候条件,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布局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5.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产业基础好。发展条件佳。近十年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减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恶化趋势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开发区建设初期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环境保护,使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因而,紧紧抓住新世纪的历史机遇,下大力气解决开发区突出的环境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和环保措施迫在眉睫,以期实现长期快速增长,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多规合一"的空间优化布局体系。在分析生态文明与"多规合一"关系、姜堰区城乡空间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展与保护协调、布局与功能配套、集约与生态并重等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对"多规"空间布局的要求,进而提出生态导向的"多规合一"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评价、发展趋势与区域协调等方面分析空间发展条件,进而确定空间管控分区和要素布局体系,以及其他规划与"多规合一"空间的衔接。以姜堰区为例,探索可持续的城乡空间格局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生态底线控制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7.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村镇尺度下生态-生产-生活(简称“‘三生’”)空间结构与布局,对于特色小镇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优化山区以工业和旅游融合为优势的特色小镇“三生”空间布局,以茅台镇为研究对象,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10 m分辨率DEM、土地利用等数据,以主导生态功能和山区微地貌为约束条件,通过GeoSOS-FLUS模型开展了生态优先情景下茅台镇“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并与无地貌约束的自然演变和经济优先2种情景做了对比.结果表明:①茅台镇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在峡谷底、陡坡和山脊区域均有大量分布且面积数量差异较小,而生活空间和工业生产空间多分布在峡谷底部.②自然演变情景模拟下,河谷地带的缓坡和部分陡坡位置均被转换为建设用地;经济优先情景模拟下,缓坡位置的耕地较易转化为建设用地;而生态优先情景模拟下,林地实现了空间上的连通和聚集,建设用地主要在茅台镇中南部河谷地带以及缓坡地区适度扩张.③生态优先情景下,峡谷底区域“三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生态空间面积从41.29 km2增至43.80 km2,工业生产空间面积由6.86 km2增至7.89 km2,农业生产空间由24.29 km2降至20.00 km2.研究显示,对于山区型村镇,微地貌约束土地利用模拟使得工业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集中分布在峡谷底区域,而生态空间则较多分布在缓坡和陡坡区域.   相似文献   
78.
文章采用2010年全年瑶湖水质监测指标的月分析数据,利用物元分析法和动态贴近度法对瑶湖监测点的布设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瑶湖监测点布设优化后,将原有的14个监测点减至9个监测点,且2种方法优化后所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这为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具有较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分析为例 ,对省级尺度的大气环境监测省控测点的选站原则、省控站位及数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探讨 ,提出了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0.
动态贴近度法及其在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方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只考虑水质随空间的变化,没有考虑水质随季节的变化;二是引入了相关水质标准作为参考点进行距离计算,得到的贴近度物理意义不够明确.为此,本文提出了新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模型-动态贴近度法.该模型同时利用了水质监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使优化布点的信息更加合理、全面;避免了不同水质标准值作为参考点带来的排序不一致问题.一个城市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贴近度优化模型的放大作用,使得聚类效果明显提高,易于进行水质监测点的分类和排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