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38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84篇
基础理论   2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41.
统计了2017年7-8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17起,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矿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17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1.54%,矿业事故占4.27%,爆炸事故占5.13%,火灾占4.27%,毒物泄漏与中毒占8.55%,其他事故占16.24%.117起事故共死亡502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5.94%,矿业事故4.78%,爆炸事故3.39%,火灾3.39%,毒物泄漏与中毒5.98%,其他事故16.53%.2017年7-8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和自治区分别为广东(10起)、内蒙古(8起)、云南(7起)、四川(7起)和山西(6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和自治区分别为广东(57人)、陕西(43人)、内蒙古(31人)、四川(29人)和云南(27人).  相似文献   
442.
以苯酚和多种氯酚(CPs)为代表的酚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针对饮用水突发性酚类污染物控制,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工艺对苯酚及CPs的去除效果,并讨论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CPs和苯酚的吸附反应可在10~60 min、300 min内完成,吸附速率从快到慢依次为TCP、MCP、DCP、PCP和苯酚。由于酚羟基(Ar—OH)电离作用受到影响,在3~11范围内去除率随pH值升高而降低。少量腐殖酸对吸附影响不大,但TOC质量浓度超过10 mg/L时腐殖酸可产生明显竞争吸附作用。热力学拟合表明,吸附反应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苯酚/CPs在PAC上的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为放热反应,较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相比于准一级反应和孔内扩散反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将PAC用于中山市某饮用水源的模拟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理,投加10 mg/L的PAC即可有效去除原水中超过饮用水标准3~5倍的CPs类污染物,同时水处理成本仅有少量增加。  相似文献   
443.
近年来国内突发性危险化学品大气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为及时做出风险评估及救援决策,需要在事故初发阶段快速模拟确定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以东部沿海地区某一假想化工厂突发性泄漏事故为例,对其可能的危害范围进行模拟,采用WRF-CALMET模式模拟事故区域的高分辨率气象场,耦合随机模式模拟污染物的扩散过程。结果表明,WRF能精确地模拟1 km分辨率的近地面气象场的演变趋势。将该结果用于CALMET模式获得了高分辨率风场数据,再输入随机模式中进行扩散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出污染物的危害范围及地面最高浓度。  相似文献   
444.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context and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alcohol-impaired driving prior to fatal crash involvement for drivers with an illegal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BAC ≥ 0.05 g/100 ml or 0.00 g/100 ml for restricted license holders).

Methods: Coroners' case reports investigating fatal crashes in South Australia over a 3-year period (2008–2010) were examined. The personal and crash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rs with an illegal BAC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had a legal BAC. For each driver with an illegal BAC, information was recorded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s of last trip, location and social contex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quantity and type of alcohol consumed, BAC level, presence of drugs, perceived alcohol intoxication, and alcohol dependence. Official traffic offense records were also obtained.

Results: Of the 284 fatal crashes included in the study, 34% (n = 95) involved a driver or rider with an illegal BAC. Prior to the crash, alcohol was most frequently consumed by drivers in rural areas, within private homes, and was part of normal social activities. Drivers recorded a high level of alcohol impairment, with a mean BAC of 0.173 g/100 ml and a level of alcohol dependence that was above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average (7.4 vs. 3.9%). In addition, 23% of drivers were known to be experienc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at the time of the crash. The results also confirm that drink driving recidivism continues to be a significant problem, with 44% of drivers recording at least one prior alcohol driving offense.

Conclusions: Alcohol-impaired driving continues to be a leading cause of fatal crashes. The popularity of drinking at home,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s, has implications for police enforce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s that drink driving interventions that focus on community values and looking after friends might be beneficial. Importantly,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broader holistic approach to reduce the high level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lcohol dependence underlying drink driv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445.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当前抑制大气中CO2过快增长的有效方法,但在CCS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CO2泄漏而影响地表环境及生态的风险.本研究以龙粳31号和龙稻18号为实验对象,模拟研究地质封存CO2以不同速率泄漏对稻田水环境基础水质指标DCO2、pH、DO和ORP的影响,探讨稻田水对地质封存CO2泄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CO2泄漏对稻田水的DCO2、pH、DO和ORP长期影响显著,不同CO2泄漏速率对稻田水质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在各指标平衡后,稻田水各水质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其中DCO2呈早晚高、午间低的先减后增规律,而pH、DO和ORP均呈早晚低、午间高的先增后减规律.根据各指标差异性分析,建议将稻田水DCO2作为稻田系统CO2泄漏监测的主要指标,将pH、DO、ORP作为CO2泄漏监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46.
为了实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救援费用的公平负担,保障救援机制的可持续性,通过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探讨了在第三方队伍参与救援的情况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救援费用的承担原则和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队伍参与事故救援所产生的当次费用原则上必须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但在其拖欠费用或者暂时缺乏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应当由承担应急救援职责的事发地政府先行垫付;由此在事发地政府和事故责任单位之间产生的是公法之债,可以通过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加以追偿。  相似文献   
447.
为准确预测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及交通2类事故数量趋势,探究其内在联系,在单一的灰色GM(1,1)模型基础上与马尔科夫过程组合形成灰色GM(1,1)—马尔科夫预测模型,以2013—2017年2类事故数量的原始序列探讨了该组合预测模型的实际应用,采取平均相对误差、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预测模型较优情况的研究中,2类事故数量历年来波动性相似,因危险化学品自身的性质、包装和装卸使得2类事故量变化频率存在偏差;2018—2019年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分别为485起和480起,交通事故分别为225 294起和234 454起。  相似文献   
448.
为了掌握输气管道在城市综合管廊舱室泄漏扩散的基本规律,采用FLUENT软件,针对管廊正常通风—泄漏报警—事故通风—警报解除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首先在正常通风速度建立的稳态风场中,模拟天然气在不同管输压力下发生小孔泄漏后的报警时间,根据首个响应的报警器的位置判断泄漏源位置。结果表明,当泄漏孔径为20 mm,通风速度为1.92 m/s,且泄漏源处于2个报警器中间时,管输压力为200,400,800 kPa时对应的报警时间分别为10.4,6.7,4.5 s。事故通风速度下,对不同管输压力的天然气扩散进行分析,当天然气朝逆风侧扩散时,随动量逐渐减小而到达不同的边界坐标。同时,环境大气压的降低不仅会缩短报警器的首次报警时间,还能延长总扩散距离。预测所得的天然气爆炸上下限浓度区移动速度有助于动态了解处于爆炸上下限浓度之间气体的实时位置。解除报警时间与进风口风速呈近似线性关系,可为现场救援队伍选择经济通风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49.
为了输氢管道的安全建设与运营,基于计算流体力学FLACS软件,模拟了埋地输氢管道在半受限空间内的泄漏爆炸事故后果,探讨了泄漏孔径、泄漏时长、输氢压力和环境风速对爆炸事故后果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相应的危险区域。结果表明:泄漏孔径、输氢压力和最大爆炸超压均与危险区域呈正相关关系,泄漏时长对事故后果几乎无影响;随着输氢压力的增大,危险区域受建筑物和风速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建筑物附近形成了狭长的危险区域带;最大爆炸超压和危险区域随环境风速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50.
为实现油气管道事故中城镇大规模应急疏散的智慧决策,构建基于改进的自适应蚁群算法的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模型,开发基于油气管道典型事故后果分析的城镇大规模应急疏散决策优化系统平台(LSSED)。LSSED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针对油气管道泄漏引起的扩散、喷射火、池火、BLEVE、蒸气云爆炸等典型事故进行事故后果分析,对疏散通道当量长度和疏散时间成本函数进行定量评价,实现大规模应急疏散方案的智慧决策和避难方案的全局优化。案例分析表明,LSSED平台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事故时变环境信息和应急疏散路径优化算法的数据传递及系统集成,实现了基于事故后果分析的城镇大规模人群疏散路径和避难方案优化,可为城镇安全规划和应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