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59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779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130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891.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污泥衰减、能量解偶联、低污泥产率厌氧反应对OSA工艺污泥减量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衰减是由微生物死亡及吸附于污泥表面的颗粒有机物水解酸化和微生物内源代谢2部分组成.间歇试验污泥厌氧过程中,上清液SCOD、NH 4-N、TP浓度均随厌氧时间逐渐升高,OSA污泥厌氧16 h后溶解性蛋白质高达33.09 mg/L,上升幅度高于多糖浓度的变化,证实了污泥水解现象.OSA污泥内源SOUR可达8 mg/(g·h),是CAS污泥内源SOUR的1.7倍以上,说明OSA系统中较高的内源代谢促使污泥减量.污泥衰减是OSA工艺污泥减量的决定性原因,可占OSA污泥减量效果的66.7%左右.间歇实验证实了OSA系统由于厌氧一好氧耦合环境,存在能量解偶联现象,但由于这种作用引发的污泥减量仅占7.5%左右.OSA工艺污泥厌氧池释放的SCOD作为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硫酸盐还原及产甲烷的二次基质,由于这些厌氧反应污泥产率低于好氧代谢,使得系统污泥产率下降,约有23.5%的污泥减量是源于这种因素.OSA污泥减量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2.
舟山近岸海域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肋骨条藻是舟山近岸海域的赤潮优势种,常有大小不等的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春秋两季非赤潮期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趋势,以探讨影响此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影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重要因子包括盐度、无机氮、悬浮物、水温和pH;秋季影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重要因子包括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悬浮物、硅酸盐、COD和盐度.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从而发现赤潮期和非赤潮期共同的或不同的影响骨条藻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89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atal pedestrian accidents involving vehicles traveling at low speeds in Japan. We focused on vehicles with 4 or more wheels. Such characteristics included daytime or nighttime conditions, road type, vehicle behaviors preceding the accident, and vehicle impact locations.

Methods: Pedestrian fatality data on vehicle–pedestrian acciden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Institute for Traffic Accident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of Japan (ITARDA) from 2005 to 2014. Nine vehicle classifications were considered: Trucks with gross vehicle weight (GVW) ≥7.5 tons and <7.5 tons, buses, box vans, minivans, sport utility vehicles (SUVs), sedans, light passenger cars (LPCs), and light cargo vans (LCVs). We compared the situational daytime or nighttime conditions, road type, vehicle behaviors preceding the accident, and vehicle impact locations for accident-involved vehicles traveling at low and higher speeds across all vehicle types.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destrian fatalities involving vehicles traveling at low speeds occurred more often under daytime conditions across all vehicle typ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pedestrian fatal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en vehicles were traveling at low speed, except when the accidents involved box vans or SUVs. Similarly, when vehicles turned right,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pedestrian fatal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en vehicles traveling at low speed were involved across all vehicle types. In terms of the frontal right vehicle impact location,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pedestrian fatal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en trucks with GVW ≥7.5 tons or <7.5 tons, sedans, or LCVs traveling at low speed were involved.

Conclusions: The 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atal pedestrian accidents involving vehicles traveling at low speed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can guide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new traffic safety regulations or technologies specific to vehicle–pedestrian interactions at low vehicle travel speeds (i.e., driver alert devices or automat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s). Ultimately, these developments can improve pedestrian safety by reducing the frequency or severity of vehicle–pedestrian accidents for vehicles turning right at intersections and/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resultant pedestrian fatalities.  相似文献   
894.
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堵灰普遍存在,它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很大影响。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堵灰产生的原因、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95.
氨氮生物硝化分段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氨氮生物硝化动力学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氨氮浓度对硝化速率有显著的影响.主体溶液中氨氮质量浓度小于2.3 mg/L时,硝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随着溶液中氨氮浓度升高,将会出现半级(本文为0.35级)或零级反应动力学,对应的氨氮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3~18.2 mg/L和18.2~100 mg/L.各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0.16 d-1/(mg/L)、0.23 d-1/(mg/L)0.35和0.61d-1.氨氮质量浓度不同,动力学级数不同,硝化速率不同,达到相同的硝化效率反应时间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硝化速率主要取决于出水氨氮浓度;因此氨氮出水浓度要求越低,硝化速率越低,反应时间越长,达到较彻底的硝化程度就越困难.  相似文献   
896.
本文借助CFD技术对低热值气体在旋流燃烧器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旋流燃烧器的导流叶片安装角度、燃料-空气预热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参数,对热值为4.2 MJ/m3的低热值气体的多个冷热态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燃烧器结构参数及着火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本文为低热值气体燃料的利用以及相关燃烧器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7.
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究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在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防突方面的适用性。考虑爆炸波、爆生气体、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地应力对裂隙的作用。研究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深孔控制爆破裂隙的扩展的过程、机理及防突效果。对比了理论分析结果和典型的现场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煤层深孔控制爆破致裂,是在爆炸波的动态冲击震裂和爆生气体及煤层瓦斯压力的尖劈压裂作用下共同完成的;深埋高应力煤层深孔控制爆破机理与常规浅孔采掘爆破机理不同;控制孔在高应力煤层中的导裂作用并不显著,其主要起到卸压孔和抽放孔的作用。几个典型的高应力低透突出煤层的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增透效果,且均未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相似文献   
898.
本文讨论了低热通量条件下消防员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通过测试。分析了低热通量条件下消防员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99.
矿井环境一直是制约矿井地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域,由于空气的各项参数都与海拔高度相关,高海拔地区矿井在通风方面要比平原矿井有更多特殊要求。为解决高海拔地区矿井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在对高海拔地区低压环境特性分析及传统矿用空气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增能增阻设计提出了多功能矿用空气幕联合增压模型,该模型在巷道两端分别布置引射型和增阻型矿用空气幕,以达到增压进而间接提高工作场所含氧量的效果。以青海省某金矿3 850 m中段开拓巷道掘进作业面为背景,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Fluent对构建的开拓巷道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相符,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空气幕的增压增氧调控技术可使开拓巷道掘进作业面绝对气压由63 835 Pa增加至68 273 Pa,氧分压从12 040 Pa提高至14 213 Pa,达到海拔3 000 m的水平,可明显改善通风效果和通风质量;同时,随掘进作业面压力提高,采空区有害气体的逸出也得到有效抑制。该调控方法可以克服传统风流调控设施存在的布置困难、影响通行的问题,为提高高海拔地区井下压力及含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00.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瓦里关站1997年3月—2009年11月十多年的臭氧总量地基观测资料,对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频数分布、低值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大气臭氧总量略有下降,臭氧损耗减缓;各年的频数分布呈左偏态分布,且夏秋季节(6—10月)的臭氧低值频率与同期臭氧总量平均值呈现极好的负相关,这可能是引起其年均值较低的原因之一;该地区臭氧总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的臭氧低值频率远远高于冬春季,冬春季节臭氧总量平均约为300 DU,夏秋季节平均约为270 DU,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最小值出现在9月份。臭氧总量的连续观测与分析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气候能够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