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78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由于传统的隔振器需要足够的竖向刚度来支撑上部结构,因而不能隔离竖向振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隔振策略,即磁浮式半主动控制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弹性梁弯曲振动的半主动控制。将均质弹性梁简化为一带集中质量的简支梁,导出了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讨论了系统在平衡点的稳定性,应用推广的Runge-Kutta方法,得到了系统在随机地面输入下的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杆件的初始悬浮位置是磁浮式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平衡点,且平衡点是L稳定的;磁浮式半主动隔振系统具有类似于软弹簧的性质,与普通的弹性简支梁相比,磁浮式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振动频率较低,加速度响应明显减小,系统具有良好的竖向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52.
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对质量浓度为120~35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进行强化生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磁粉可使废水中DO提高约10%;与不含磁粉生物反应器比较,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工艺使填料挂膜时间缩短1~2 d,填料上附着微生物量增多;质量浓度为35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在20 h内的苯酚去除率可达80%,降解时间缩短了10 h.初步分析了添加磁粉提高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效率的机理.实验证实了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合理运用是强化处理含酚废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For several decades,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has widely been used as a fluorinated surfactant in aqueous film forming foams used as hydrocarbon fuel fire extinguishers. Due to concerns regarding its environmental persistence and toxicological effects, PFOS has recently been replaced by novel fluorinated surfactants such as Forafac®1157, developed by the DuPont company. The major component of Forafac®1157 is a 6:2 fluorotelomer sulfonamide alkylbetaine (6:2 FTAB), and a link between the trade name and the exact chemical structure is presented here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structure of the 6:2 FTAB was elucidated by 1H, 13C and 19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Moreover, its major metabolites from blue mussel (Mytilus edulis) an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photolytic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Contrary to what has earlier been observed for PFOS, the 6:2 FTAB was extensively metabolized by blue mussel and turbot exposed to Forafac®1157. The major metabolite was a deacetylated betaine species, from which mono- and di-demethylated metabolites also were formed. Another abundant metabolite was the 6:2 fluorotelomer sulfonamide. In another experiment, Forafac®1157 was subjected to UV-light induced photolysi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imed to simulate Arctic conditions and the deacetylated species was again the primary transformation product of 6:2 FTAB. A 6:2 fluorotelomer sulfonamide was also formed along with a non-identified transformation product. The environmental presence of most of the metabolites and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was qualitatively demonstrated by analysis of soil samples taken in close proximity to an airport fire training facility.  相似文献   
54.
Fe3O4纳米磁性微粒对全氟辛烷磺酸盐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Fe3O4纳米磁性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Fe3O4纳米磁性颗粒的粒径、形貌和磁性进行表征并研究Fe3O4纳米磁性微粒对全氟辛磺酸盐的吸附。结果表明:在PFOS初始浓度4 mg/L,pH为3,反应时间24 h,Fe3O4纳米磁性微粒投加量1.25 g/L,对全氟辛磺酸盐去除率达到90%。Fe3O4纳米磁性微粒对PFOS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55.
将大肠杆菌E.coli ATCC8739置于12.0 T超强静磁场(ultra-strong static magnetic field,SMF)中进行处理,获得了磁场处理0.5、1、2、4和8 h的菌株E.coli-SMFn(n=0.5、1、2、4、8)。在37℃、pH 7、静置的条件下,菌株对偶氮染料AR14(I.C.Acid Red 14)的脱色结果指出,当反应进行到4、6和8 h时,E.coli-SMF8的脱色效率分别为18%、55%和96%,远高于E.coli ATCC8739的3%、19%和50%,表明SMF作用显著地增强了菌株的脱色效率。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分子克隆以及基因测序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全部6例E.coli ATCC8739菌株的偶氮还原酶基因(acpD)序列均与GenBank中报道的完全一致;而E.coli-SMF8菌株的acpD-SMF8核酸序列中缺失了第99位的胞嘧啶。该缺失突变不仅使acpD-SMF8的核酸序列与acpD的存在显著不同,同时得到了具新活性中心的偶氮还原酶AzoR-SMF8。这个新的活性中心具有更强的黄素(FMN)结合能力,因此使该酶与偶氮染料的亲和力大大增加,促进了脱色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6.
李继香 《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901-2905
实验对比考察了常规混凝和加载磁混凝工艺对微污染河水中COD、浊度和T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系统研究了混凝剂用量、磁种加载量、搅拌条件和药剂投加顺序等因素对加载磁混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载磁种后沉淀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从常规混凝工艺的50.1μm显著增加到68.6μm;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混凝工艺,尤其对浊度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实验最优条件下COD、浊度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17%、99.28%和75.82%;并且加载磁种后可减少50%以上的混凝剂投加量,同时大大缩短沉淀时间。  相似文献   
57.
采用水相共沉淀法制备小尺寸磁性Fe3O4纳米颗粒,以没食子酸作为还原剂和表面修饰剂,还原Ag[(NH3)2]+制备出Fe3O4/Ag磁性纳米颗粒。研究该磁性纳米颗粒对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H为7.0,吸附温度30℃时可得到最好的处理效果,铅的去除率可达99.7%以上,Fe3O4/Ag颗粒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R2 > 0.99)。该磁性纳米颗粒经过多次再生处理后,仍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表明Fe3O4/Ag在水处理方面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对埃洛石纳米管进行加磁,得到的磁性埃洛石纳米管(MHNT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HNTs具有很强的磁性性能(Ms=34.02emu/g)以及较低损失磁性粒子的性能。制备的MHNTs作为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的盐酸土霉素,并且探索反应温度、溶液pH和起始浓度等对MHNTs吸附盐酸土霉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线模型更优于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利用拟二阶方程能够很好地进行说明。此外,MHNTs作为吸附剂经过3次的重复使用吸附能力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9.
针对南通地震台核旋观测的干扰 ,通过多种试验最终加以排除。这项工作表明 ,地震台站环境改造中要注意监测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铠装电缆的铺设要考虑到对磁、电观测的影响 ,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核旋的观测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0.
采用固相萃取法处理水样,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质谱法测定水中超痕量多氯萘,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优化。试验表明:方法在0.500 ng/L~5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体积为1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5 ng/L~0.01 ng/L;对实际水样进行2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平行测定6次的 RSD为2.7%~8.7%,回收率为70.2%~110%。方法适用性试验表明,水样中复杂的基质对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