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7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主要介绍国家标准GB/T 29512—2013的实施背景以及防护手套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并提出标准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1994年我国环保系统106个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年龄构成的现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但是年龄老化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分析了造成目前环保科研队伍年龄构成不太理想的原因,并对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排污企业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存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第三方运维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且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对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多年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监督核查管理经验,提出排污企业应尽量安装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自动监控设施、建立针对第三方的监督考核机制,运维企业应制定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动态管理台账等建议,以提升企业自动监控系统管理水平,确保自动监控数据真实、合法、有效,为企业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4.
为研究城市地下环路疏散出口对疏散的影响,优化疏散出口布置,应用Pathfinder软件对城市地下环路的人员疏散进行研究。调研分析城市地下环路的人员类型与紧急状况下的行动速度,分析不同疏散出口距离、宽度、类型对疏散时间及疏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疏散出口距离的增加,人员的疏散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疏散出口宽度大于1.0 m时,对人员的疏散时间影响较小,反之影响较大;地下环路内人员的疏散,不仅与疏散出口有关,还与疏散人员的肩宽以及车辆与防撞侧石的距离有关;借用车库出口疏散可增加疏散的效率,但确保疏散楼梯前畅通对疏散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5.
膜生物反应器无剩余污泥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本文介绍了以膜生物反应器为基础的剩余污泥产量最少或无剩余污泥产生的最新的污水处理理论和技术。从技术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转化概念和细胞产生和平衡的理论,提出了确定维持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转化系数的方法,从理论与实验上计实了膜生物反应器无剩余污泥排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6.
针对维修机构中由于维修资源的有限性造成的排队现象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有限服务者多种类顾客的维修排队模型,研究了一种求解维修机构中每种故障件数量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计算任意时刻排队系统中每种故障件的数量,然后根据维修机构中故障件的种类和数量,判断是否应该在该时刻将某种装备进行停机维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停机损失,最后通过与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7.
基于FAHP的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维修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如何进行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基于"人-机-环-管-接口"的理论,研究了影响航空维修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并通过专家判断来构建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按照层次结构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并把结果进行了分级和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维修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和维修人员的惯性违章等航空维修应该重点改善这3个因素并兼顾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有助于确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8.
BP神经网络在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航空机务是飞机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为提高航空机务系统的本质安全性,需要对航空机务人员的本质安全程度进行准确评价。在对本质安全人进行定义并明确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项目后,构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用于本质安全程度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实例分析中,以某航空公司10位机务人员的专家打分数据作为样本输入,在对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明确期望输出后,通过编程计算,确定了网络隐含层神经元的最佳数目。采用优化结构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BP网络的期望输出值和实际仿真输出值能较好吻合,证实了模型的可信性。基于BP网络的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9.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供配电系统触电事故以及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影响生产,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介绍了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变配电所的运行和维护、电力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及其他安全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0.
The potential to capture carbon from industrial sources and dispose of it for the long-term, known as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option to reduce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Specifically, CC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emissions cuts sufficient to stabilize greenhouse gas levels, while still allowing for the continued use of fossil fuels. In addition, CCS is both technologically-feasible and commercially viable compared with alternatives with the same emissions profile. Although the concept appears to be solid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initial public perceptions of the technology are uncertain. Moreo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evelop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 necessary to implement CCS project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a particularly dicey issue--how to ensure adequate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sites. Bonding mechanism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to reduce these problems (where bonding refers to financial instruments used to ensure regulatory or contractual commitments). Such mechanis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a number of settings (e.g., to ensure court appearances,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payment of taxe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use of bonding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looks at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nascent CCS projects. We also present evidence on the use of bonding for other projects involving deep underground inj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purpose of long-term storage or dispos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