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多目标规划是处理多指标函数的重要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规划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多目标规划的理论、求解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合多目标规划的特点和危险废物管理的特性,分析了危险废物全过程系统规划管理方法,确定了目标函数、决策变量、约束条件,建立了一个综合考虑了费用和环境影响相关目标的复合效用函数的危险废物全过程多目标系统规划模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选择。最后,将多目标规划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危险废物系统管理中。该模型的合理应用对我国区域性危险废物科学的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浦东新区市政公用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浦东新区市政公用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探讨实现从单向防控向综合治理、危机管理转变的依据。通过调研,对浦东新区道路、桥梁、燃气、电力和电信等市政公用行业的现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级划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机制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浦东新区市政公用行业突发事件管理行政上属于新区政府的范畴,同时,各行业也有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是我国市政公用行业突发事件管理现状,采用网格化动态联动式应急管理模式需要搭建统一预警处置平台。  相似文献   
93.
本文基于完全信息的经典双寡头古诺模型,构建不完全信息——不同理性程度的动态三寡头博弈模型,对三个寡头企业作出异质性理性的假设:天真理性、有限理性和适应性预期的理性行为,将传统博弈理论和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相结合,模拟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寡头厂商行为,在假设企业是通过在排污权交易市场购买额外的排污权治理污染的条件下,探究产量调整速度、边际治污成本和排污权价格对企业产量决策的影响,对纳什均衡的存在和稳定条件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产量调整速度处于一定范围内,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当超过这一范围时,适应性预期厂商的均衡产量只发生了倍周期分岔,而有限理性厂商的均衡产量经由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状态;边际治污成本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理性预期,随着边际治污成本的增加,有限理性厂商的产量越稳定,而天真理性和适应性预期的厂商刚好相反,经济系统出现周期分岔甚至混沌,混沌最终稳定在纳什均衡水平,说明边际治污成本越高,市场越不稳定;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排污权价格的增大有利于寡头市场产量供给的稳定。系统的奇怪吸引子、最大Lyapunov指数和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验证了系统处于混沌的事实。由于混沌意味着无序使模型预测变得困难,最后运用延迟反馈控制法使混沌稳定在纳什均衡水平,此时寡头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这对于稳定排污权市场,防止市场出现无序混沌的情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高速公路安全改善项目方案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特点,在对事故资料、道路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将事故黑点和事故多发路段类型划分为撞固定物、追尾及其组合不同类型。结合现场交通运行环境与运行状态调查,分析事故黑点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成因,提出安全改善对策研究的基本原则,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安全改善对策研究,建立高速公路事故黑点和事故多发路段安全改善工程对策集。在决策方法研究中,总结常用安全改善对策的可能效果,提出高速公路安全改善项目方案决策的原则,研究了安全改善对策选择的效用决策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挡气板对综合管廊燃气泄漏扩散影响规律,采用Fluent 软件模拟增设挡气板条件下泄漏燃气浓度分布特性,研究挡气板对探测效果及危险区域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通风情况下,增设挡气板可提升探测效果;正常通风条件下,探测效果无明显提升;挡气板高度达到0.5 m后,继续增加设置高度,探测效果无显著提升;无通风条件下,受挡气板区间段阻挡作用影响,燃气浓度危险区域扩张速度减小;正常通风条件下,挡气板背风侧安全区域间接促进泄漏燃气扩散排出,可有效防止管廊内部燃气聚集。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综合管廊燃气舱可燃气体探测布置方案提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氨基化合物是大气气溶胶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吸湿性,且沉降入海后可被海洋浮游生物直接利用,因此,可能在大气化学方面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利用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青岛采集的55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醛/N-乙酰-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其中游离氨基化合物(FAC)的浓度.结果表明,气溶胶中总FAC浓度为0.14~8.33 nmol·m-3,其中,精氨酸、甲胺和丙氨酸的贡献最大.不同季节FAC的组成不同,精氨酸在夏、秋季节对FAC的贡献高于冬、春季节,甲胺的相对贡献则在夏季较低,而冬、春季较高.采样期间气团来源和天气状况的不同会影响气溶胶中FAC的浓度和组成.FAC在受南方陆源影响的气溶胶中浓度最高,北方陆源次之,海洋源气溶胶中的浓度最低,蛋白质类氨基化合物对总FAC的贡献在海洋源气溶胶中最高,在南方陆源气溶胶中最低.雾天和烟霾时气溶胶中FAC的浓度分别为晴天时的2.5倍和1.8倍,沙尘天气时FAC浓度与晴天时基本相当,蛋白质类氨基化合物对总FAC的贡献在晴天和雨后相对较高,在烟霾和雾天时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7.
燃煤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特性的神经网络预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低NOx燃烧技术日益受到关注,但NOx的排放特性复杂,受煤种、锅炉设计结构和操作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某台600MW四角切圆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特性和飞灰含碳量特性进行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自学习特性,建立了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NOx排放特性和燃烧经济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根据燃煤特性及各种操作参数准确预报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NOx排放和飞灰含碳量特性,可为大型电站锅炉通过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综合管廊在安全疏散中的作用,应用Pathfinder疏散仿真软件对综合管廊疏散能力模拟分析,得出不同断面管廊通道、各疏散口部、楼梯处通过能力,分析管廊人员在单车、步行疏散速度下覆盖范围与事故波及范围,通过两者交集得到综合管廊疏散辐射范围。结果表明:综合管廊具备一定兼顾疏散能力,得出的通过能力可指导综合管廊人流量监控器布局,提供各部位人流量上限取值,预防拥堵和踩踏事故发生,为化工园区制定疏散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为加强对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方法研究建筑工人个体安全能力与影响因素间的效用关系。从个体特质和工作环境2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技能素质、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等16个影响因素。以工作环境的8个影响因素作为外源潜伏变量,其余8个影响因素作为内生潜伏变量,构建建筑工人个体安全能力SEM。利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实现影响因素效用的客观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人的个体安全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技能素质;工作环境中,效用最大的因素是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源配备;当前建筑行业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0.
Much of the biodiversity‐relate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direct effects to species and ecosystems. Far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human efforts to address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hich may equal or exceed the dir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biodiversity.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human responses is likely to be mediated through changes in the agricultural utility of land. As farmers adapt their practices to changing climates, they may increase pressure on some areas that are important to conserve (conservation lands) whereas lessening it on others. We quantified how the agricultural utility of South African conservation lands may be altered by climate change. We assum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an area being farmed is linked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doing so, using land productivity values to represent production benefit and topographic ruggedness as a proxy for costs associated with mechanical workability. We computed current and future values of maize and wheat production in key conservation lands using the DSSAT4.5 model and 36 crop‐climate response scenarios. Most conservation lands had, and were predicted to continue to have, low agricultural utility because of their location in rugged terrain. However, several areas were predicted to maintain or gain high agricultural utility and may therefore be at risk of near‐term or future conversion to cropland. Conversely, some areas were predicted to decrease in agricultural utility and may therefore prove easier to protect from conversion. Our study provides an approximate but readily transferable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potential human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into conservation planning. Uso de Cambios en la Utilidad Agrícola para Cuantificar Riesgos Futuros para la Conservación Inducidos por el Cli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