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02篇 |
免费 | 1559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108篇 |
废物处理 | 153篇 |
环保管理 | 1374篇 |
综合类 | 4332篇 |
基础理论 | 840篇 |
污染及防治 | 626篇 |
评价与监测 | 478篇 |
社会与环境 | 623篇 |
灾害及防治 | 6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188篇 |
2023年 | 268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379篇 |
2020年 | 384篇 |
2019年 | 367篇 |
2018年 | 302篇 |
2017年 | 424篇 |
2016年 | 422篇 |
2015年 | 420篇 |
2014年 | 446篇 |
2013年 | 508篇 |
2012年 | 771篇 |
2011年 | 737篇 |
2010年 | 542篇 |
2009年 | 593篇 |
2008年 | 412篇 |
2007年 | 619篇 |
2006年 | 597篇 |
2005年 | 509篇 |
2004年 | 442篇 |
2003年 | 386篇 |
2002年 | 356篇 |
2001年 | 241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172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前学界就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路径已基本达成共识,即采用“适度”的实质性编纂路径,最终形成体系型法典。但什么是适度法典化,法典的哪些要素可以适度妥协,还存在探讨空间。考察传统的法典理论,体系型法典的核心即体系,主要表现为价值体系的绝对完备性、外部体系的逻辑性与适度开放性。环境法的公私融合本质,决定了适度法典化理论的核心应为价值体系的适度。外部体系适度则不属于环境法的理论创新,而是传统法典理论的实践结果。为达成法典消除规范矛盾、尽量覆盖全部法律规范以提升法安定性的一般目标,生态环境法典的外部体系应尽可能融贯。是否建构起融贯的外部体系,是判断生态环境法典是否构成实质法典的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了数据管理系统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数据的特性和管理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关系型数据库有效集成的数据管理系统框架,实现对页岩气开发区域水环境、土壤环境、环境空气及污染源负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价,指出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的稳定性,同时考虑农村水生态景观建设需求,将具有强大调节能力的稳定塘技术、适合低浓度有机污水处理的接触氧化法和浅水湖泊草型清水稳态理论相结合,提出曝气生物净化塘工艺,应用于豫南地区商城县11个乡镇街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并选择其中4个典型案例运行1年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受乡镇街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豫南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及住户利用化粪池污水浇灌菜园习惯的影响,商城县各乡镇街区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低且存在较大的波动性;曝气生物净化塘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水可在塘中完全混合,并形成适宜低污染物浓度净化的菌-草共生清水稳态系统,使净化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指标均达到DB41/1820—201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且出水CODCr、NH3-N指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曝气生物净化塘适合低污染水平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且能形成清水型农村水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风险因素不确定性、随机性及动态反馈性等特点,建立新型富水岩溶隧道涌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1种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5个1级指标、29个2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熵权与加权平均计算法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利用云生成算法计算出云数字特征参数并生成足够数量的云滴;将方法应用于贵州省某隧道涌水风险评... 相似文献
16.
Sesbania rostrata in pure and amended Pb/Zn tailings. About 90% of seeds of S. rostrata germinated in pure Pb/Zn tailings, which contain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b, Zn, Cu, and Cd. Although seedling growth suffered
from the adverse environment of Pb/Zn tailings, they became established on tailings stands, in the greenhouse, as well as
on the actual tailings dam, and completed their life cycle in 4 months.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was
3200 kg/ha and 69.4 kg/ha, respectively in the actual tailings dam. Applying inorganic fertilizer to Pb/Zn tailings led to
no obvious improvement in growth and nodulation of S. rostrata, while tailings amended by river sediment or domestic refuse rich in organic matter improved the growth and nodulation of
the species. 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survived and formed N-fixing stem and root nodules in S. rostrata grown in pure Pb/Zn tailings with a nodule biomass exceeding 300 mg fresh matter per plant.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的组成、作用于流通范围,提出了环境监测信息的构架、环境数据库的设计原则、环境监测应用软件的开发思路,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fuel cell (FC) power train and conventional petrol driven propulsion system. FC has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CO2-emissions from road. However, FC power trains require energy storing device, to meet the peak power during extreme drive situations and also able to recover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vehicle during break operation. The proposed system includes a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based drive train and a super capacitor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e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imensioned for a conventional petrol driven propulsion system of the Mercedes B-Class160. The feasibility study also include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although FC power train is heavier compared to existing system, urban performance is better and produces no CO2 and other harmful emissions.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内江市沱江流域经济-环境系统1995~2010年时段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指出了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